关灯
护眼
字体:

误惹清冷长公主后(145)

作者: 时不规 阅读记录

她此前常常觉得某人可爱,总不自觉想对某人好,时而因着某人的行径而心如擂鼓,对某人一些出格的举止并不排斥……倘或这不算爱慕,那什么才算呢?

前世相处了几十载才朦胧意识到风月情愫,今生倒是一个月不到便有了感情。

此情岁月不可平。

可……自己是将军,是要挂帅亲征的战士,保不齐哪日便会血溅当场,徒留亡魂荡悠悠。

前世,她看着利刃穿透姜虞心脏时,感觉自己似乎也被捅了一刀,痛楚蔓延至四肢百骸,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那……倘或今生的自己真的和姜虞彼此心悦,面对自己突如其来的死讯,某人能承受得了么?

是故既然姜虞并不知晓前世,现如今最好的处理方法便是按捺不动,佯装自己也不知。

沈知书漫不经心地瞥红梨一眼,似笑非笑地说:“怎的如此八卦?活派少了是不是?”

红梨忙道:“那哪能呢,不过是关心关心将军。”

身后有旁的侍子压着嗓子交头接耳:“将军居然没反驳!”

“我就知将军有情!”

“咱们定要见着长公主府上的侍子,同她们商榷商榷!”

“附议!”

“……”

沈知书:……

不是,众位密谋得有点大声了吧……

-

春节似乎与往日里没什么不同,不过是外头的炮竹声多了一点,街上众人穿得红了一点,晚间的灯会热闹了一点。

沈知书原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她跟随着沈寒潭进宫。

春节官员进宫谢恩是常有的事,春节休沐七日,六部尚书常携家带口面见圣上。

沈知书原想躲懒不去的,被沈寒潭大批“成何体统”,只得不甘不愿地套上厚重的朝服,五更便睡眼惺忪地爬起来梳洗,天蒙蒙亮就站在殿外,屏息候着。

她进殿后并未抬头,一直盯着自己的脚尖看,是故并未发觉上首除了皇上,还立了另一人。

那人的视线懒洋洋在屋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沈知书身上,眸色渐深。

皇上说了一大通核心思想为“去年辛苦了,今年继续”诸如此类的话,六部官员们也齐声应着。

沈知书夹在人群之中,跟着何娘沈娘一块儿喊口号,同皇上你来我往了约有一刻钟,殿内重归平静。

忽闻上首之人朗声道“沈卿”。

沈知书没应声,知晓皇上叫的应是她娘。

果见沈寒潭出了列,恭恭敬敬应着。

皇上笑道:“去岁礼部办事得当,仪典严明,凡朝贺祭祀,皆无一差,朕心甚慰。特赐白银五千两,以彰其勤。另有沈卿治礼有方,谨慎持重,特赐各色绸缎五十匹,加俸一年。”

沈寒潭忙歇何夫人与沈知书跪下谢恩。

皇上三两步跨下高台,亲手扶起了沈寒潭,温声道:“爱卿不必多礼。”

沈寒潭颤巍巍道:“承蒙圣上厚爱,臣等感怀于心。”

皇上收了声,低低地笑道:“爱卿还是拘礼,女儿也随你,如此守节,进殿两刻钟,竟连头也没抬过。”

她说着,转向了沈知书,又道:“今儿又非上朝,沈将军不必如此拘谨,抬起头来,与朕瞧瞧。”

沈知书敛了眸光,心想,还是避不开。

她是不想与皇上见面的——对方勤勤恳恳将姜虞养大,却又有意无意中伤姜虞。

是故她总不知如何面对姜初。若心无波澜,未免无情无义;而若起了其余心思,又是为不忠。

沈知书静了几息,方抬起头,对上了那张与姜虞很像的脸。

上回见皇上,是在长公主府。皇上与长公主将话说开,自此桥归桥,路归路。

皇上的眼眯了一下,道:“半月没见,沈将军倒是愈发光彩夺目。”

沈知书只道:“托陛下之福。”

她眼睛看着皇上,余光恰对着高台。

高台上立着的那个身影往旁边跨了一小步,陡然撞入她的视线之内。

沈知书一开始没怎么注意,以为是某个贴身伺候皇上的内侍。然而待皇上转身向上首走去时,她不经意间瞥了一眼,这一瞥就是一愣。

她又不可置信地看了好几眼,慌忙贴到沈寒潭身边,低低地问:“皇上身边那人是谁?”

“国师啊。”沈寒潭道,“这张脸你不认得?”

沈知书霎时间有些恍惚。

认得啊。她想。怎么不认得。

前世的十二仙之一,不爱同旁人打交道,与其他十一仙仅是点头之交。据说她身边只有一个小仙相伴,放在山头养着,从不带出来与人瞧。

国师的脸与记忆里那人一模一样。

……是转世么?可国师据说活了三百多年。

明面上活了三百多年,暗里只会更久。

所以……

或许这位故人当年压根儿就没死?

第88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国师知道自己的存在么?必然是知晓的。

她同自己直视的时候,沉沉望过来,眼里的熟稔与戏谑丝毫不加掩饰。

沈知书忽然明白为何自己一回京,国师便递帖子说想见自己了——

在千年万年之后与故人重逢,就像在无边的沙漠里猛地撞见曾经生活的小木屋。即便知晓那极有可能是空中楼阁,也耐不住陡然升起的错愕与惊喜。

况且这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板上钉钉的真事。

于是人群散尽后,沈知书随着人流走在宫道上,忽然听见后边传来一声温润的“沈将军”。

是国师。

国师邀沈知书去偏殿一叙。

沈寒潭不放心,被沈知书连哄带骗地赶回了家。

上一篇: 孤重生成太后情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