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113)+番外
但大多数香粉味儿重,用多了十分刺鼻,远没有这只加了一种花朵精油的香气自然。洗澡以后,身上的味道也就散了。
那位姑娘听说这香皂用来洗脸洗澡以后身上还能留香,当下就有些心动。
此时文兰便端来一盘温水,鼓动这位姑娘试用一下。
姑娘倒也没有推辞,反而用了那块桂花香皂洗了洗手。
洗净双手以后,她再将手放到鼻子边闻了闻,果然就闻到了一股清甜的桂花香气。
“这香皂味道果真不错!”那姑娘心中一喜,立刻就要将这块桂花香味的香皂买下。
一旁的文兰却道:“姑娘,这块儿香皂是我们是试用品。您若是喜欢这香皂的味道,我给你拿一块儿新的。”
说完以后,就取了一块包装好的桂花香皂送到面前,又对她说道:“店里还有些其他味道的香皂和能够滋养黑发的洗发皂,都是一样的价格,姑娘若是喜欢,都可以随便看看。”
那姑娘是京中盛丰布行家的千金盛如芝,家中自是不缺钱的。
见这香皂好看又好闻,店铺里服务的又周到客气,一个高兴,就将这里的香皂一样都买了一块儿。
见盛如芝一下子购买了整套六块儿不同味道的香皂,文兰就将她引到柜台前面。
她拿出一只十分精致的竹盒,将六块儿香皂整整齐齐放在格子里收好后,才盖上了那只印了宣字的盖子。
“姑娘,一共十二两银子。”文兰说道。
“这盒子不用钱么?” 盛如芝有些诧异的问道。
这样精致的竹盒,若是在市面上单独来卖,怕是也要五百文钱!
文兰:“姑娘您买了整套香皂,这盒子是送给你的。”
盛如芝听了,心中更是欣喜。使了身边的丫鬟抱了盒子,高高兴兴的就出了门去。
店铺里旁边有人见见多识广的盛家千金也买了这些香皂,立刻蠢蠢欲动。
不少人抢着让几位店员介绍起香皂的功效与味道,一一试用了以后,就也爽快的付了银子,买了喜欢的香皂离开。
沈宣此时正在对面的茶馆里喝茶,通过雅座的窗户观望铺子里的情况。
这宣字坊的铺子走的是高端路线,客人自是不像戏园仙味那样的小吃排起长队。
但凡是进了铺子的客人,特别是从两边铺子里过来的那些,基本都买了东西离开,这客单率还是相当高的!
到了中午的时候,路上的客人大多用饭去了,宣字坊里闲下来了一些。
沈宣才让金桂悄悄去了铺子,清点起今天上午的收益。
没想到短短一个上午,铺子里就卖了二十四块香皂,赚了四十八两银子。
这铺子果然如沈宣预料的一般,极为赚钱。
就算是扣除香皂比较高的制作成本,半日的纯利就抵得上戏园仙味整整两日的了。
第63章
单价越贵,利润越高。大晋贫富差异巨大,平民百姓吃饭都是勉强温饱,又哪儿来的钱消费?
沈宣在现代世界大学就是学的金融管理一类,家里又有家族企业。做生意从来没想过薄利多销,赚的都是有钱人的钱。
就如那盛如芝一个人就买了一套香皂,花费了十二两银子。
这十二两银子可能是京中普通家庭一个月的口粮。对盛如芝而言,也不过是点零花,洒洒水罢了。
果然,到了下午的时候,盛如芝竟然又来了,还带来了几个盛家姐弟。
“如芝?这就是你说的香皂铺子?看起来倒是与众不同。”
“好香啊,这味道果然清甜好闻,我进来了一会儿,就感觉头发丝都变香了。”
盛如芝上午在宣字坊买了一套香皂回去,中午吃饭之前,就当着一家的面拿了出来,在自己的姐弟和亲眷面前炫耀。
盛家是几百年的旺族,布行的生意做的极大,家里也有亲戚在户部任五品官。
盛家内眷早就开始使用肥皂,有的人还特地用了从南面运过来的椰油皂。然而如盛如芝手上的这种香皂却还是第一个见。
“这香皂倒是稀罕,瞧着晶莹剔透,形状精美,味道也好闻。”盛家的老太太见了也是忍不住赞道。
盛如芝的母亲是出了名的孝顺,听了老太太的话就立刻说道:“既然娘喜欢,如芝这套香皂就送给娘先用着。”
盛如芝也是立刻说道:“娘说的对,这香皂就算是孙女献给祖母的。就是不甚贵重,还请祖母莫要嫌弃这礼物便宜。”
“不嫌弃不嫌弃。”盛老太太听了孙女儿媳的话立刻眉开眼笑。
这点香皂不过十多两银子,算不得什么贵重东西。但自家儿媳和孙女孝顺有心,就让她心中十分高兴。
因着心情大好,吃了饭后,老太太就使人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了一些银两出来。又叫来家中的哥儿姐儿,让他们一起去买些香皂,也是图个新鲜有趣。
盛家老太太有钱,一个人给了二十两银子的零花,够他们买一套香皂还有余的。
于是这些盛家的小辈们就一起来了这掷金街上的宣字坊,采购起了沈宣的香皂。
“我要给我娘和我嫂嫂也买一套。”盛如芝道。
她本就是个有眼力见的,作为嫡女又不缺钱,见家中母亲和嫂嫂也是颇为稀罕这香皂,索性就一人给她们带了一套,做个人情。
就是盛家不太受宠的庶子,因着有老太太给的赏钱,也是买了一套香皂。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宣字坊里就又售出了十套香皂,合计一百二十两银子的流水!
宣字坊的几个员工收钱收的手软,没想到这新开的铺子竟这般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