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118)+番外

作者: 日进斗金 阅读记录

嫁入王府之后,晋宁王爷就对她颇为敬重,二十多年未有妾室通房,只有她一个正室。夫妻感情恩爱,又育有一个儿子一个哥儿,可见她是个颇有智慧的女子。

晋诗月在外虽然性格张扬,但是在家中却是很听自己母亲的话。

他当下便道:“我早就发了不少帖子给沈宣了,是他一直说忙,推脱不来。哪里是我小瞧了他的身份?”

“罢了,既然他忙着经营那铺子,想来也是没空,大不了我亲自去找他一趟。”

“倒是也可。”晋宁王妃听了就点点头道。

她的孩子她最是了解,晋诗月的脾气虽大了一些,但有一点好处却是并非斤斤计较之人。

瞧他这般行事,倒是早就认可了这沈宣的为人,想要与其往来,那主动一些也不算坏事。

于是今日,便有了晋诗月直接杀来宣字坊门口的一幕。

沈宣将他迎入后院,泡了好茶招待。晋诗月也不喝茶,而是好好打探了一番宣字坊,看到不少还未脱模的香皂后才道:“原来这铺子真是你开的,难怪我给你发帖子你都没空。”

“你这哥儿,瞧着不显,倒是什么都会,让我也不得不说声佩服!”

说完以后。晋诗月就挥了挥手,招来身边的随侍,说要在宣字坊里买下二十套香皂。

“你一下买这么多香皂干嘛?”沈宣听了忙道:“上次送给你的若是用完了,我这边再送你与王妃一套便是,何必破费?”

晋诗月闻言却道:“此事一码归一码。你这是做生意的又不是开善堂的,我可不能白拿。”

“再说马上过年,家中大大小小的亲戚,还有不少外客都要来拜访。本来我还寻思着今年不知买什么回礼才好,如今有了这些香皂,倒是省事儿了。只是你这香皂价格还便宜了些,我拿出去送礼份量不够,还得再添置一些布帛绢花之类的。”

沈宣听他一出口就如此阔绰,心想果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宁王府瞧着行事低调,但不过一个年礼,也比普通人家富有太多了!

于是他也没再阻止晋诗月,而是让人带着晋诗月的随侍过去,包了二十套香皂出来。

晋诗月卖完东西,才算是神清气爽,打量了外面的掷金街一眼后才道:“这掷金街上倒是比琳琅街要热闹多了,街上好吃好玩儿的都多。”

“我听说这街上有间叫做戏园仙味的小吃铺子,卖的一个炸鸡和一个叫做红油串串的小食,都十分好吃,不如现下买来尝尝。”

沈宣一听倒是好笑,没想到晋诗月来了掷金街想吃的也是自己铺子里做的东西。

他见晋诗月叫了身边的随侍去买,便没有多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那随侍却是两手空空的回来,小心翼翼的对晋诗月道:“县主,我去的时候,那铺子外面排了好长的队伍,轮到我的时候,所有东西都卖完了。”

“怎么偏偏到了你就卖完了?真没用”晋诗月听了不太高兴,责怪那随侍说道。

沈宣一看,那随侍不过十三四岁。被晋诗月说了一顿,眼睛已经红了。

现下刚过了申时。这几日要过年了,戏园仙味的生意更好了些,每日的确是很早就关门了。

他见晋诗月还要对那随侍发脾气,觉得那随侍可怜,便接过话头说道:“这样吧,你一会儿到我府上,我做顿饭给你尝尝。”

“你还会做饭?”晋诗月听了,注意力倒是立刻被沈宣吸引了过来。

“我以前在乡下都要自己做饭,自是会做,而且做的还挺好吃。”沈宣对他说道。

晋诗月一想也对,沈宣以前是要自己做饭的,心中对他的厨艺也挺好奇,就答应了。

于是沈宣今日便提前离开了铺子,带着晋诗月去了沈府。

反正现在宣字坊里几个下人早就已经做熟了,也不用他时时看着,倒是十分方便。

晋诗月这是第一次到沈府做客,来到沈府门口,才发现沈府虽然不大,但地段倒是不错。

毕竟是宫中赏赐的宅子,东城三条街杨柳巷四周都是官宦人家,治安很好,又十分安静。

进了院子以后,晋诗月便将他引入后院。又叫了素云素月过来,用好果好茶招待着,然后自己便洗手更衣,去了厨房下厨。

沈宣虽然许久没亲自做饭了,但手艺学在身上,本事儿没丢,该有的手艺都在。

他先做了一道糖醋鳜鱼。然后又特地拿了之前调制好的香料出来,做了一道炸鸡和一道红油串串。

之后沈宣才交代了黄厨娘炒两个青菜,再加一道清汤。然后让金枝金桂过来端了菜,过去给晋诗月吃。

他刚刚回到了屋内,便听晋诗月指着桌上的炸鸡问道:“这鸡味道怎么这么香?是你还是你家厨娘做的,以前竟没有见过!”

沈宣听了便笑笑道:“你不是想吃戏园仙味的炸鸡么?这便是的。”

然后又指了指旁边的红油串串说道:“这是红油串串,也是戏园仙味的招牌。就是味道辛辣,也不知你吃不吃的惯,你且试试?”

晋诗月一听愣住,好一会儿才眨眨眼道:“你家里怎么会做戏园仙味的招牌菜?难道那铺子也是你开的?”

沈宣笑笑,倒是没说什么,脸上的表情却是已经默认了。

晋诗月这时才十分确认的说道:“果然如此!那戏园仙味竟也是你开的!你怎么这般能干?”

他说完之后立刻尝了一口炸鸡。只觉得外皮香酥可口,鸡肉鲜嫩多汁,味道一绝。接着又吃了那红油串串,虽然辛辣但是香味儿扑鼻。最后吃了那糖醋鳜鱼后才道:“唉,现在看来,若是不看出身,你与世子两人倒是也挺般配。”

上一篇: 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