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136)+番外

作者: 日进斗金 阅读记录

以至于薛侯爷求爷爷告奶奶的一家一家找薛家旁支借粮,到了今日还没归还,让薛家旁支都上门责问了。

若是白家有粮,白氏却故意说没有,岂不是眼睁睁的看着他受苦,一点儿也不把他这个侯爷放在眼中!

想到这里,薛侯爷也对白氏生出一丝不满。秦姨娘又软磨硬泡了一番。

总算是让侯爷答应了粮荒结束以后就给她设立小厨房。

又过了几日,薛家还是没有还粮。薛家的好几家旁支们却是集体上了门,把准备上朝的薛侯爷堵在了自家门口。

“侯爷,您当时找我们借粮的时候,说得可是年后就还。”

“是啊!你堂堂侯爷,说话一言九鼎,可不能就这么赖账吧?”

“如今京中菜价米价贵的吓人,我们这些旁支的手上可没有侯府这么多的产业,日子艰难,都要揭不开锅了!”

“你们若是再不还粮,我们就只能去衙门里告你的状了。好让世人看看堂堂侯府也有欠债不还的事情!总不能让家里的孩子们饿死吧?”

……

薛家这些旁支,平日里对着薛侯爷都是又吹又舔。哪知如今不过一个粮慌,就全都翻了脸,说话也是不客气了起来。

薛侯爷实在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只能把白氏叫来,让她无论如何,先买下一批粮食还了。

白氏听了后便道:“如今米价上了天,现在买粮,怕是要白白浪费几千两银子,我们一年的产业都要花光了!”

“那也得买,难道真的让他们去告我的状?再让朝中那些老家伙们参我一本?”薛侯爷十分生气的说道:“此时也怪你没有头脑。我瞧京中许多人家,早就准备了囤粮,怎得就你没有准备?也不知这个家到底是怎么当的!”

薛侯爷以前向来是不会说白氏一句重话的,这次却对着她一顿埋怨,让白氏也是生了一肚子的气。

她平日里再是装的温柔体贴,此时却是一点儿也装不出来。只是冷着脸道:“我对侯府如何,侯爷难道不知道么?这次竟如此说我,不过是府里来了新人,就看不上我这旧人了。”

“罢了,既然侯爷非要现在还粮,那就去买吧,左右花的也是公中的钱。”

只是说好了要买粮还了,市面上却是压根找不到能拿出那么多粮的渠道。

粮铺里的粮食,如今都是按斗来卖,一斗白米就要卖上七八两银子。几石粮食拿到铺里就被抢空了。

薛家之前找人借了五十石粮,加上答应加倍奉还的粮食,至少也要一百多石粮食。

这么大量的粮食,只能私下里提前找人来订,压根就不能靠在粮铺里抢到。

这买粮之事不过又拖了几日,来薛府闹事儿的旁支却是越来越多了!

此事终于传到了朝上,又被他的老对头们抓住了把柄参了一本,叫晋武帝当着朝中众臣的面,让薛侯爷做个表率,早日厘清家事。

就在薛侯爷忍无可忍的时候,薛凤麟突然回了一趟家,对薛侯爷说道:“父亲,我倒是知道一处地方还有粮卖,这几日叶家的囤粮没了,也是托了人在那里买到的。”

此事于薛侯爷正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哪里还顾得上别的。便立刻让薛凤麟去帮忙打听,看看那里还能买到多少粮?

当天下午,薛凤麟就去了沈宣那里,对他说道:“侯府如今正急着买粮,你之前囤的粮还剩多少?”

沈宣便道:“还有糙米一百石、粳米一百八十多石。”

薛凤麟想了想便道:“你准备一百石糙米和五十石粳米,我会派人来取。”

沈宣吩咐了素云把五十石粳米送到宣字坊里,夜里薛凤麟就派了人去,把一百五十石粮食都偷偷运走了。

侯府缺粮,沈宣自是没想过收钱的。只是过了几日以后,无心却又来了一趟,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沈宣说道:“沈哥儿,这是上次侯府买下你粮食的银票,世子让我带给你。”

沈宣这才知道,原来薛凤麟让他准备粮食却不是白给的,而是让侯府花了银子。

等无心离开,他拆开那信封一看,里面竟有厚厚一打银票,都是一千两银子一张的。

沈宣睁大了眼睛,取出这摞银票,才发现竟然有整整十八张,共计一万八千两银子。

这么大的一笔金额,着实可怕。就算是侯府这样家底雄厚的世家,怕是也狠狠的出了一大笔血。

原来自那日薛凤麟派人将粮食拉走之后,就运到了一处宅子,又请了个有南方口音的人,伪装成了卖米的商人。

那商人对薛府来人之谎称这些米都是自己从南面运过来的,数量有限,且有许多世家争抢。

若是薛家想要,就需得花两万两银子一次性把一百五十石粮食买断。也省得他卖给薛府以后又得罪了别的世家。

两万两银子的巨款,买一百五十石粮。就算是市面上的粮铺也没有这么贵的!

但如今侯府急着用粮,整个京城也只有这里可以一次性买到这么多的粮食。

薛侯爷这几日被人弹劾的着急上火,嘴巴里都生满了疮。被逼无奈之下,他只得又亲自去与那商人见了面,最终以一万八千银子的价格把那些米全都买了下来。

侯府虽然产业众多,一年光靠着田庄和铺面的收益也能有五六千两银子。但府中花用也大,每年都结余不了太多。

这一万八千两银子付了出去,之前许多年存下的银两就被掏空了一大半,叫白氏也好生心疼,直接气病了好几日。

好在是总算是打发了那些要账的旁支们,府里也终于安静了下来。

上一篇: 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