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15)+番外

作者: 日进斗金 阅读记录

而且这几日沈宣吃的比之前好了,瘦削的脸颊上多了些肉,看起来圆润饱满了一点。整个人不再是干瘦干瘦的模样,反而凸显出了五官的好看。

薛凤麟突然觉得,比起肖似女子般柔弱的样子,哥儿这般少年人俊秀的模样也别有一番味道。

他看着看着,不知为何就觉得有些口干舌燥。

目光从沈宣的脸上挪到脖颈,又从锁骨落到了腰上。

然后便见沈宣突然站了起来,抖了抖手里那只渔网做成的笼子。

薛凤麟心中想到:沈宣腰这么细,身上没有二两肉,屁股倒是还挺翘的,也不知到底是怎么长的。

沈宣突然抬头,便发现薛凤麟正在看自己,有些疑惑的挑眉问道:“怎么了么?”

薛凤麟这才咳嗽一声,有些心虚的道:“没什么,就是觉得新鲜,以前没见过这种东西。”

沈宣听了便笑笑道:“当然没见过了,外面没有,这是我自己改良的捕鱼地笼。”

说着他便拿着那捕鱼地笼在薛凤麟面前炫耀了一番,眉飞色舞的讲了一下地笼的原理。然后趁着天还没黑,把地笼放进了附近的河沟里。

放完地笼后,沈宣才回到家中,开始准备晚饭。

有了早上挖的鲜笋,晚上两人又美美的吃了一顿鲜笋炖排骨。

待收拾完了碗筷,沈宣才开口对薛凤麟说道:“明天我有事要去一趟城里,怕是很晚才会回来,让你知晓一下,也免得白白担心。”

薛凤麟一愣,点了点头。心中想着沈宣这话,不像个哥儿,倒像是要外出的丈夫对家眷说的。

薛凤麟以前在京中见过的哥儿,为了博取男子欢心,一个个都表现的比女子更加柔弱。

薛凤麟其实一直不太喜欢这样的哥儿,便是他们表现的再柔弱,也生不起一丝怜爱。

然而沈宣与他们正相反,似乎什么都能亲自干,一点也不把自己当成个哥儿。

越是这般,薛凤麟心中却反而对他生出了一丝尊敬之心。又怜悯他吃了很多苦,总想着待自己回了京城,就算是不会娶他,也必定好好照顾他一世。

翌日,沈宣一早起来,用剩余的猪油煎了饼子。

吃过早饭,他便去了昨晚放地笼的河沟。先试探的拉了拉拴地笼的绳子,感到里面比昨天沉了很多。

沈宣心中一喜,用力把地笼拽了出来。便发现五节地笼里,越到底部,越是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鱼虾,足足有十来斤重。

沈宣的背篓里已经装不下了,就把地龙连着里面的鱼虾先搬回家。

他将河虾和一些小鱼分捡出来,放进一个水盆里养着吃。剩下的泥鳅和鳝鱼则装进了一个大竹筐里面。

做完这些,沈宣就把地笼铺在地上晒好,然后背着那只大竹筐去了官道。

今日因着要去城里,为了方便行动。沈宣用了一根破布条绑住了额头,遮住了那颗暗淡的孕痣。

不一会儿,远处有一辆牛车驶了过来。一看就是要去城里卖粮的农民,车上堆满了玉米棒。

沈宣伸手把那辆牛车拦住,花了两文车马费上了车。

这种村里进城的牛车,都很乐意在路上捎人,一个人两文,车主也可以顺便赚些外快。

沈宣刚一上车,赶车的大爷便盯着沈宣看了一会儿,然后对他道:“你这么俊的一个男娃娃成亲了没有?若是还没娶亲,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

沈宣虽是个哥儿,但遮了孕痣以后,却完全同一名俊美的男子无异。那大爷也是个好做媒的,就想着给他介绍一门亲事。

沈宣一时有些尴尬,只得笑了笑道:“不必了,我已经成亲了。”

那大爷一听就颇为好奇的问道:“已经成亲了?娶了什么人家的好女儿?”

沈宣只得胡乱编道:“娶了个哥儿。”

“你啊,怎么娶了个哥儿?”哪知那大爷听了便十分遗憾的摇摇头道:“就你这张脸,要是放我们村里,黄花大闺女你随便挑,怎么就娶了个哥儿呢?”

沈宣:“……”

他很是有些无语,大晋朝哥儿处境艰难,女子倒也没好上多少。

村里无论是女子还是哥儿,不过都被男子们视为私人物品罢了。女子瞧着地位高些,也不过是因着更好生育。

沈宣在现代世界里熏陶了多年,思维早就已经与现代人一般无二。

他心中虽对大晋哥儿的社会地位颇为不平,但也知道凭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无从改变什么。只得闭上双眼,靠在玉米堆上,沉默了一路。

半个时辰以后,牛车终于来到了城门口,沈宣给了那大爷两文钱下车。

这里是乐洲城,离云水村最近的城市,也算是颇为繁华。

沈宣一进城,就打探了归云楼的位置,然后便朝着城北最热闹的一条锦鲤街直奔而去。

云水村生活单调,可以赚钱的营生也十分稀少。沈宣又无田地,若是一直只呆在云水村,根本无法立足。

他早就想到乐州来寻找商机,这次既然来了城里,自是要抓住时机好好考察一番。

第9章

从城南到城北的距离颇远,沈宣用最快的速度步行,走直线过去,也整整走了快一个时辰才到。

他清早出门,一路奔波。等到了锦鲤街时,时间已经快到巳时,街上的铺子都开了门,路上也已有不少百姓来来往往。

乐州城很大,城南城北就大不相同。城南住的多是些普通百姓,南码头的集市卖得也是些老百姓的生活用品。

而这城北的锦鲤街却不同,因着靠近乐州书院,附近住的也都是些有钱人。商铺大都是茶楼、玉器、笔墨书画等高雅路线,路上的行人也都穿着绫罗绸缎,明显要比城南富贵了许多。

上一篇: 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