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210)+番外
沈宣闻言便道:“这世道,女子与哥儿比男子总是要更难些。她独自养育哥儿不易,我能帮的也就帮她一把。”
这糖厂刚刚起步,现在也没什么活计。
沈宣准备先培训这批工人学习制糖技术。之后等规模扩大了,再招更多工人,让他们去教授他人制糖的技术。
现在沈宣租下的几百亩土地已经全都种上了甘蔗与水果等作物,但要等到地里有收成,就还要到明年初夏。
厂房虽然已经修好了,但也只能先从其他地方买来一些材料,先试着制作一些东西探探市场。
大晋制糖的工坊不少,冰糖、白砂糖都已经有了。
一般的百姓,买不起太贵的糖,过年就会买些便宜的糖角子给孩子们吃。
像京中的大户人家,早就已经吃着白糖了,制作糕点甚至会用蜂蜜。还有加了松子、果仁或是芝麻的粽子糖、花生酥糖、姜糖等也颇受欢迎,算是过年过节有钱人家招待客人的必备零嘴儿了。
沈宣开了糖厂,若是只按部就班生产一些市面上的普通糖品自是没什么优势。
砂州贫困,吃得起糖的人家不多。砂州本地没有糖厂,有钱人家大多都会去彭州买糖回来。
沈宣的糖厂规模很大,又种植了那么多的甘蔗,当然是不可能只考虑本地需求。
要让自家的糖厂脱颖而出,在其他地方打开市场,就必须独具特色,做出现在市面上没有的新品种。
想到这里,沈宣心中又是灵光一闪。
这市面上各色糖品的确不少,几乎涵盖了各种口味,但他却独独没有看到过现代世界十分流行的棉花糖!
棉花糖的制作并不困难,加入天然色素后,还很容易制成各种造型,倒是可以用来打开一条出路!
第113章
回到家中,沈宣就捣鼓起了棉花糖来。
棉花糖并不难做,只需要淀粉、白糖、琼脂、蛋清等材料就能制成。砂州本就临海,别的物资不多,但琼脂粉却是不缺的。
沈宣一进入厨房就捣鼓了起来,仔细研究起了棉花糖的原料配比。终于在三日之后,沈宣完美的复刻出了与现代世界里口感形态都差不多的棉花糖。
白净暄软的棉花糖又甜又香,好似云朵一般轻柔。
饶是金枝金桂在侯府里见过了不少点心,也从未见过这样的糖果。
“沈哥儿,这棉花糖真是稀罕,瞧着就招人喜欢,口感还很特别。若是卖到京中,肯定会十分风靡。”金枝尝了一块儿以后忍不住又拿了一块儿,边吃边道。
“是啊,我们跟着沈哥儿您也算涨了不少见识,京中什么样的糕点糖果没有见过?这棉花糖可是独一份的,卖出去定会大受欢迎!”金桂也不由的点头说道。
沈宣见状却是淡然的笑笑道:“这棉花糖看着稀奇,是因为没人做过。但它的制作方法其实十分简单,卖出去不久,怕是就会有其他制糖的工坊复制。”
“要想一次性在大晋站住脚,就不能只制作这么简单的糖果。还得玩儿些花样,让这棉花糖变的更稀罕一些才是。”
“啊?还能有更多的花样?这糖果还能有多少花样?”金枝闻言睁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沈哥儿的脑子里总是有许多点子,旁人是绝想不到的。”金桂在一旁对金枝说道:“他说有更多花样,那必定是有的。就像那香皂,若不是沈哥儿开了宣字坊,世上哪儿能有人想到一个洗澡的还能那般讲究?”
金枝金桂这些日子跟在沈宣身边,早就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又唯他马首是瞻。
在他们的心目当中,沈宣的聪明才智不下于世子,简直就是个赚钱的天才!
就说那些炸鸡、香皂什么的东西,世子可发明不出来,更别说这棉花糖了。
普通的白棉花糖容易被人复制,民间的制糖工坊,都是什么时兴就跟风做什么。
若是只做普通的白棉花糖,刚开始会流行一阵儿,但很快就会被人学走,就失去了竞争优势。
但大晋如今的制糖工坊都是些民间的小铺子,属于私人作坊的体量。是没有沈宣修建的糖厂这么大的规模的。
沈宣能做的,就是把棉花糖做的更精致,让民间的小作坊除了白棉花糖外复制不了更复杂的工艺。
就如同香皂一样,不和廉价的低端香皂一起竞争市场,而是去走高端路线,挣那些有钱人的钱!
毕竟大晋贫富差异巨大,百分之八十的银子都掌控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上。这些人不愁吃穿,才有多余的钱来吃糖果点心,他们才是糖果消费的主力军。
想到这里,沈宣又暗暗开始思索起了怎样才能让棉花糖变得更有特色。
除了在口味上加入更多层次以外,沈宣觉得还可以在色彩和包装上做文章。
既然种了不少香蕉和菠萝等热带水果作物,沈宣便决定将这些水果制成果泥,和棉花糖一起制成夹心棉花糖。
除了果酱夹心的棉花糖外,他还加入了碎坚果等材料,制成了各种雪花酥。
除此以外,沈宣还试着加入了一些带有天然色素的汁液,改变棉花糖的颜色,制成了彩色的棉花糖。
沈宣甚至找人雕刻了几个模具,都是小动物的喜庆可爱的形象,然后将加入了不同色素的棉花糖浆挤进去,烤制成了小动物形态的棉花糖!
这些棉花糖做的实在精致,让从没见过这样糖果的金枝金桂见了,简直是瞠目结舌。
棉花糖不过是一种糖果,却让沈宣玩出了花,做的如工艺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