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216)+番外
“宣记云朵糖这铺子刚开不久,只有彭州一处店铺,如今一日也能进账二十两银子的流水,一年也就挣个三千多两吧。”
“待明年糖厂的产量上来了,我还要将铺子开到乐州、京城等其他繁华的城市。那边的客人更多,挣的肯定不会比彭州少,加起来收益还要更多一些呢。”
沈宣突然自爆收益,自是为了证明糖厂的前途,为了薛凤麟之后办事方便铺路。
只是他这一番发言让旁边的官眷们惊得下巴都要掉了,要知道彭州这样的地方,在整个大晋也就算是中等,远称不上繁华之地。
当地的官员们收入自是有限,就算是想办法置了产业,一年能挣个几百两便算是多的。
而沈宣云淡风轻的说一间铺子不过挣个三千多两,似乎还瞧不上三千两的模样,让所有官眷们心中差点吐了一口老血!
三千两还不够多么?他们数遍家中的家底,怕是加起来还没有三千两银子呢!
饶是三姑娘算是见识多的,听了沈宣的话内心也是翻江倒海!
此时唐夫人刚好带着最后到来的客人走了进来。人都来齐了,宴席便算是正式开始了。
三姑娘坐回唐夫人的身边,脸上还有些魂不守舍。直到宴席结束了,许多官眷都围拢到了沈宣身边,将他簇拥在其中,左一言右一语的奉承起来。
看出些端倪的唐夫人才找到三姑娘,将她带到一旁,询问她方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姑娘将此方才沈宣的话告知唐夫人,唐夫人闻言也是一惊。想了许久才道:“这沈哥儿与薛大人都非常人。的确是值得好好结交一番,也难怪那些官眷们都围拢过去了!”
“你父亲现在虽然瞧着是那薛大人的上峰,还有几分高傲,但有钱能使鬼推磨,日后难免没有我们求他办事的一天。”
“你不如谦虚一些,多与那沈哥儿来往来往,就算学学他的理财之道,也是有些好处的。”
第116章
唐大人的宴席,唐大人自是主角。
只是薛凤麟天生容貌出众,走到哪里都格外引人瞩目。便是唐大人未将他纳入身边的上座,还是成为了赴宴的众官员们讨论的对象。
“那边那位年轻的知州,就是京中那位世子吧?之前只是听说,如今一见,果然如传闻中那般风姿卓然。”
“既是世子身份,却为何不在京中谋个荫官儿,反而到咱们这样的乡下地方外放了?”
“听说他参加了科考,拿了一甲四名,是被当今圣上指派到此处为官的!”
“圣上特地将他外放,难道是不喜欢他?”
“我看未必,我听京中的友人说了,是陛下让他自己选的,若是不愿外放,还可留在翰林院做编修。这薛知州也不知怎么想的,自己挑了这五品的外官,因此才外放了过来。来此之前,圣上还特地为他指了婚!”
“那可是不容小觑啊!瞧着这架势,说不定他哪天就回了京。”
“可不是么?他家父毕竟还是陛下身边的近臣,招他回去不也就是美言几句的事儿?此人还得要好好结交一番才是!”
……
薛凤麟身份特殊,又有个当侯爷的爹。连唐知府心中不悦都对他有所忌惮,还特地请他赴宴,更别提唐知府下面的这些小官儿了。
不一会儿,薛凤麟身边就围满了奉承溜须之人,只是他想要谈话的李煜冉却是满脸清高的端坐在另一处,似乎并没有想要与他相交的意思。
话说这李煜冉家中商贾出身,靠自己读书考出了知州,与那些世家纨绔相比,也是吃了不少苦头,自觉与薛凤麟并不算一路人。
他本就擅长庶务,利用商贾出身的优势,将建州管理的不错,也颇有成就感。
旁人都去迎逢这薛知州,想要借机结识京中权贵,他却偏偏不去。因为比起升官儿入京,这李煜冉倒是更喜爱如今的官职。
这李煜冉不去找薛凤麟,薛凤麟自也不会端着,而是应付完了那些奉承之人之后,亲自过去找了李煜冉说话。
“旧闻李大人大名,今日得见,实在是薛某荣幸。”薛凤麟主动端了一杯酒水,坐到了李煜冉旁边。
李煜冉一怔,没想到这薛知州竟然会主动来找自己说话,姿态放的还如此低,心中也是打了个问号。
他自问不过一个建州小小的知州,并没有什么能让这薛知州旧闻大名的地方。
心中有此疑问,李煜冉便索性问了出来。
薛凤麟闻言笑笑,对李煜冉道:“李大人官职虽不显,但薛某却知道李大人在建州的业绩。”
“建州与砂州比邻,自然环境差不多,百姓几乎也一根同源。然而砂州贫瘠已久,建州这些年却蒸蒸日上。我作为砂州的父母官儿,对李大人自是心中敬服,也想来请教请教李大人是如何将建州的民生提振起来的。”
薛凤麟此言诚恳,又涉及民生一事。李煜冉一听,心中也是一震,对这薛知州的印象一下子就有了改观。
再加上他这些年在建州做了不少事情,心中也确实有些自豪。被薛凤麟这般一夸,李煜冉便不再把薛凤麟当成与自己不是一路的京城纨绔,而是很有些惺惺相惜起来。
借着唐大人的宴席,薛凤麟与李煜冉聊起了砂州与建州的民生之事。
薛凤麟本就很会聊天,先引着李煜冉说了许久建州之事。夸奖一番之后,薛凤麟才忽然提起两城一起联合构建产业链的事情。
这思路是从沈宣那里得到的灵感,落地的部分,也是薛凤麟自己结合了砂州沿海的条件就琢磨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