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243)+番外

作者: 日进斗金 阅读记录

沈宣见他面上似有愁容,不禁有些疑惑,便开口问道:“恕我直言,你以往可不是这般性子,今日再见,似乎是变了不少?也不知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是杨旭他欺负你了?”

“哪里哪里!”晋诗月连忙摆摆手道:“旭郎他待我一直很好!只是……”

他略微顿了顿,瞟了眼旁边的杨佩,给伺候杨佩的随侍使了个眼色。

那随侍连忙将杨佩抱了出去,之后晋诗月才叹了口气说道:“左不过还是杨家那些事情。我那婆婆你也是知道的,她那性子,实在是让人头疼!”

“你们都搬出来住了?与她又有什么关系?”沈宣一怔,有些不理解的问道。

“她就旭郎一根独苗,虽说我们是搬出来了,但又不是与杨家断绝了关系。家里许多事物,她还是要来插手的!”晋诗月十分无奈的说道。

“那你为何不与杨旭说?他若是不管,不就是他的问题?”沈宣说道:“他若这般待你,那我可要找他说道说道!”

“别别别!是我舍不得他为难。”晋诗月连忙说道:“他平日里差事忙得很,回到家中就想歇一口气,我不愿拿着家中琐事烦他。杨夫人毕竟是他生母,我若与她闹将起来,他虽然是向着我的,心中却也苦闷。”

“事情再闹大了,我父王和母妃那边也会不高兴,又要与他施压。”晋诗月说道。

“上次杨夫人说我与他成婚三年,却只生了一个哥儿,要塞个妾室过来伺候。我母妃知道了,就将他叫到家中数落了一番。说我自嫁给他后,住的是陪嫁的宅子,吃的是陪嫁的庄子上的米粮,不到一年就为他添得一子。旭郎一个七品小官,一年的俸禄还不够养活家中下人的,婆母却急着给房里塞人,难道是有万贯家财需要人继承?闹得他好生没脸。”

“回家以后,旭郎就喝了一宿的酒,醉了以后还一直说自己没用,实在对不起我……”晋诗月说道这里,微微有些哽咽。

“也不知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与他两人明明都是好好的,可这日子过的却是鸡飞狗跳。因此我便觉得,平日里我若忍忍,大事化小,日子便也凑合过了,总比两家人搅合进来,闹得鸡犬不宁要好。”

“唉……王妃说的倒也没错。”沈宣没想到事情竟会是这个样子,听到这里,便也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

“杨家清流出身,家中无甚产业也便罢了。即选了你这个县主做夫郎,又占了晋宁王府嫁妆的便宜,平日里便应低调一些。”

“京中这等人家,只要是夫郎或是妻子带来的嫁妆多,夫家哪个不是将人捧着?就说我那叔哥儿叶秘,与他夫家王家的情况与你和杨旭相似。”

“他在王家一向是颇得敬重,虽说成婚多年未有所出,但王家的婆妈对他可不敢质喙什么,更别提主动给他房中添人了!”

晋诗月听到这里,面上的神色不由得又黯然了几分。他从小娇生惯养大的,性子一向刚烈,若不是与杨旭感情好,又哪里肯受得杨夫人这番气?

沈宣见他如此,心中也不免有些自责。当初晋诗月犹豫这桩亲事,质询自己的意见。他见着他与杨旭投缘,杨旭为人也算可靠,言语之间便多有撮合。

没成想两人明明感情颇丰,到了婚后却还是败在这杨夫人的掺和上面。

如今看来,倒还是晋宁王妃有先见之明,所以当初才会开口反对这桩亲事。如今晋诗月过的不好,沈宣倒是觉得自己无颜再面对晋宁王妃了……

“大好的日子,就别说一些不开心的了。”晋诗月见气氛沉默,便连忙笑笑,让贴身的随侍将厨房里准备好的点心一一呈上来。

沈宣便也识相的换了话题,聊起了自己与薛凤麟在砂州的经历。

他虽然在信中也有简短提到,但到底是不可能写到那么多的细节。如今回了京城,闲来无事,便仔仔细细的与晋诗月说了不少南洋之地的见闻。

晋诗月生在京城,最远也只到过附近的洪县避暑,现下听沈宣讲到其他地方的见闻倒是十分新鲜。听完又是一脸羡慕的说道:“如此说来,你与世子在砂州时倒是比在京中还要自在,又没有侯府的人来管束,实在是羡煞旁人。只可惜旭郎他身在翰林院,我此生怕是没有机会出去了。”

两人这般聊了几个时辰,直到快到申时,杨旭快要从衙门里回来了,沈宣才告辞离开。

待晋诗月将沈宣送到门口,便正巧碰到了杨旭从翰林院里回来。

翰林院的差事繁忙,杨旭下了差事回家也是满脸疲惫。

一见到沈宣,杨旭便十分惊喜的上前一步,与他寒暄道:“竟然是沈哥儿来了?许久未见,你与世子在外可过的还好?”

沈宣因着晋诗月的状况对杨旭心中也是有些怨气,此时见了他过来,便也没心情摆出什么好脸色,只淡淡的说道:“多谢杨大人关心,那自是还不错的。杨大人与其担心我,到还不如多关心关心自家的事情。”

杨旭闻言一怔,旁边的晋诗月也是满脸紧张的握了握沈宣的手,示意他别再说了。

沈宣看了一眼晋诗月,又看了眼杨旭,摇摇头叹了口气,终于忍住了口边的话,转身上了马车离开。

待他走后,杨旭才看了晋诗月一眼,满脸不解的问道:“沈哥儿这是怎么了?几年未见,如今他似乎对我有些意见?”

“沈宣他有了身孕,火气难免重些,与你无关。”晋诗月连忙说道。

杨旭沉默的看了晋诗月一会儿,才点点头道:“好吧,既如此那便进去吧,时候也不早了。”

上一篇: 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