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245)+番外
他从前觉得杨旭为人踏实可靠,品貌端正,前途无量,对晋诗月来说是个能立得住的良配。
可如今再看,却觉得是自己看走了眼,倒还不如晋宁王妃有远见。
若是当年顺着王妃的思路,为晋诗月寻一低配的人家,如今夫家怕是日日将他捧在手心里,也不用受婆母这般委屈了……
“是,只有京城的百姓才是百姓,大晋其他地方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沈宣对杨旭心中有气,便有些不客气的嘲讽道。
“杨大人舍不得马上就要到手的大好前程,只能牺牲县主,实属人之常情,倒也不必包装成一副爱国爱民的拳拳之心。”
杨旭没想到沈宣竟会如此直白的说出这番话来,此时便也皱眉道:“沈哥儿大可不必如此讽刺在下,我对诗月的真心天地可鉴,无一丝弄虚作假!”
“我承认你对县主的确是有几分情意,只是也不过如此罢了!此事乃是你们的家事,我也管不着。”沈宣冷冷说道,便回头上了马车,不再与杨旭多说些什么了。
马车驶离巷子,杨旭独自站在街头,目送沈宣离去,面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大人?今日当差已经快迟了,我们现在去么?”一旁的小厮有些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
“走吧。”杨旭甩了甩袖子,便也转身上了马车,朝着翰林院的方向去了……
“沈哥儿,我瞧那杨大人,待晋宁县主也算有情意了。”马车里,金枝忍不住开口说道:“这京中的老爷们,不纳妾不外宿的就已是凤毛麟角。杨大人与晋宁县主成婚三年,也只得他一人。还会为了他的心思来找您询问,已算是京中数一数二的有情郎了。”
金枝生在侯府,平日里见的多的也都是薛家的男子,他姐姐银霜又是文姨娘贴身伺候的,见多了薛侯爷朝三暮四的嘴脸,也没少偷偷在他们面前吐槽过。
薛凤麟这样的属于异类,撇开不提,那老侯爷与薛凤鲤身边可都是花团锦簇。就连薛家旁支的老爷少爷们,就算身无功名,哪个身边又没几个通房妾室的?
金桂见沈宣心情不好,忍不住瞪了金枝一眼说道:“就你话多!胳膊肘往外拐,怎么还帮着别人说话?”
沈宣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金枝说的倒也没错。其实世子这样的才是少数,这世道……哥儿与女子若是自立还好,若是只将希望寄托在男子身上,便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这番话说完,马车内金枝仍旧不以为然,金桂却是一脸若有所思。
沈宣这边走马车里说话的时候,杨旭便已经到了翰林院。
刚进入院中,便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只见他今日虽迟了一些,但往日的同僚们却纷纷一脸笑意的迎了上来,与他寒暄一番。
一日当差下来,连平日里不怎么说话的上峰也过来与他寒暄了几句。待下了差事,杨旭前脚刚踏出翰林院的大门,后脚便瞧见了自己母亲杨夫人一脸喜色的侯在门口。
见了他便上前说道:“我的好旭儿,母亲在梁府做客时得了个好消息,忍不住第一时间就想过来通知你!”
“是什么事情?”杨旭皱眉,将杨夫人带到马车上面。
杨夫人待马车驶出去一段,四周无人之后才开口说道:“我听说!马上翰林院晋选,大臣们在陛下面前争论不休,好几位大人提名的人都突然出了岔子。最后是陛下亲自提了你的名字,各位大臣们都没有意见!若是没有意外,年后不久你就能晋升五品侍读学士了!”
杨旭自进入翰林院后,没有和任何派系站队。平日里,他看似不是最受器重之人,但此时的好处便显现出来。
听到杨夫人的话,杨旭皱眉说道:“母亲,你一个妇道人家,从哪里打探到这些朝堂之事?当心被人利用,日后还是少关注这些事情为好!”
“梁家夫人宴席上主动与我说的!”杨夫人听杨旭这样说,有些不高兴的说道:“一件好事,你怎么一点儿也不高兴,反而挑起母亲的刺来?难道是晋诗月他背地里又说了我的不是?”
杨夫人不提倒好,一提到晋诗月,便又戳到了杨旭的痛处。
杨旭十分不耐的说道:“他什么也没说过,倒是母亲你能不能收收对他的偏见!平日里少去找他的麻烦?”
“你还说他没说什么?你看看你对母亲的态度?也不知他给你吃了什么迷魂药了?这么些年竟连个妾室也不肯纳!成婚三年,家里只得了一个哥儿!”杨夫人越说越是激动,只觉得乖巧的亲儿子与自己有了外心,而这一切都是从他与晋诗月认识以后开始的!
“不行!今日我一定要找他过来,当面与他对峙!看看他是怎么诋毁我这个做母亲的!”杨夫人一脸怒意的在车上说道!
杨旭见杨夫人这般张牙舞爪的模样,烦不胜烦。索性直接对车夫说道:“回杨家老宅,先把夫人送回家去!”
就这般他改道送了杨夫人回家,又被杨夫人以不孝为名抓着在家中数落了一顿。最后以留在家中吃晚饭为代价,避免了杨夫人亲自杀到晋诗月面前对峙……
申时过后,杨旭身心疲惫的坐车回了自己府上。
悄悄走入院中,便听到见到晋诗月正对自己身边的随侍说道:“今日的事情,你们谁也不许外传,不许让旭郎知道,更不许让我母妃知道了!听到没有?”
“可是县主,万一老爷高升,杨夫人真的塞了人到这里可怎么办?杨夫人实在是太欺负人了,怎么说您也是县主,身份高贵,怎能任她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