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公出轨我离婚(104)

也因此肖楠一肚子困惑,不得其解。

但听到江与薇的回答之后,肖楠就更为惊讶了,他近乎不敢置信地问:“您是因为联系不到我们老大,所以特地打电话过来问的吗?”

“是,我给许意发消息他没回,电话也不接,所以我只能来打扰你了,许意他没事吧?”最后半句话透露出江与薇藏不住的担心。

但电话那头的肖楠却迟迟未曾说话。

直到江与薇喊他:“肖楠?”

他才匆忙回过神来:“诶,与薇姐,我在。”

肖楠不敢怠慢,忙跟江与薇解释:“老大没事,他……”本来想直接跟与薇姐说老大去西藏了。

但一想老大没跟与薇姐说,自然是想给与薇姐一个惊喜。

他现在要是直接给透露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个惊喜,给老大坏事?

他脑子活,很快就说:“老大没事呢,就是这会在闭关工作,没看手机,他工作起来就这样。等忙好了,我就让老大给您回消息,您看可以吗?”

江与薇自然不会想到肖楠这是在骗她,她信以为真,原本那颗紧绷的心也放了下来。

她松了口气说:“没事就好,不用打扰他,等他看到会回我消息的。”江与薇也不想耽误许意工作。

之后她又就着之前的事跟肖楠道了几句谢,和他说了之后回京市请他吃饭,这才挂断电话。

这次通话结束,看着依旧没回消息的对话框,江与薇倒是不再着急和担心了。

正好有人来找她,江与薇自然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她刚刚就是抽空出来的。

他们已经在那曲待了五天了,临月他们也已经在学校正式任教了,除了最开始和孩子以及当地的居民沟通起来有些磕磕绊绊地不适应外,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这里的人都知道来了一批大学生,专门来搞教育的,教导他们孩子读书的。

但起初他们不相信他们能待得长久,以为他们也会像之前的老师一样过阵子就跑。

但德吉向他们解释了他们的身份。

多吉和格桑也和他们说了这次是个藏汉合作的长期项目,江与薇是投资建设学校的负责人,之后就算他们走了,也会有其他老师再过来,孩子们一定会有老师教,不会再像从前那样。

有他们三位德高望重的人替他们说话,现在这些百姓都十分尊敬他们。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好的老师本来就是受人尊敬的。

江与薇最初陪着临月他们待了几天,又看了下当地学生和临月他们有没有什么短缺的东西,之后跟德吉老师一起去镇上采买了一大堆东西。

还给当地的那些学生带了不少崭新的文具和本子。

这几天她倒是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她这次说是负责人,其实也没多少事真正需要她负责的,教育孩子自然有临月他们,别的事也不需要她负责,说是负责人,其实更像是后勤。

她爸妈本来也就是想要她换个环境好好休息散散心。

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学生们认真上课尊重老师,不再逃课,当地的居民也不再排斥他们,临月他们也每天热情蓬勃,有着使不完的劲。

江与薇自然没有了什么用处。

这几天她租车把那曲先好好逛了一遍,发现那曲这几年游客业其实还是十分发达的。

只是可惜没怎么运作好,使得当地的经济还是处于没怎么发展起来的样子。

江与薇一早就想过。

让学生作为支教,本来就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不能作为长期发展的项目。

学生可以来这支教、学习,但绝不能由他们作为主要的老师。

这些孩子始终需要几个稳定的老师来教导他们,就像德吉一样。

但如何能让人在这心甘情愿地待下去呢?江与薇这几天就是在想这个事情。

而这两天还真让她想到了。

无论什么地方都一样,不管是为了建设家乡还是情怀,只有一个地方的经济变得发达起来,才能吸引人真正地留下。

不然终归只是昙花一现。

这几天旅游业之所以那么火,就连许多政府人员都开始直播,讲述家乡,为得就是吸引人过去,提升当地的经济,使得当地百姓可以自给自足,变得富足起来。

那曲这边的风景很好。

本身旅游业就还算不错,只是还没有像拉萨那边有完整的线路。

江与薇是真的希望这里能发展起来。

但作为外来人,她自然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必须要在尊重当地宗教和信仰的前提下去做事。

好在江与薇并不是没有认识的人。

她先把这件事先和多吉说了一下,她是当地她唯一认识的政府的工作人员,这块东西,他也更为了解。

多吉听她说完倒是十分激动,也十分感激江与薇,还说要帮她引荐个人,是他的同事,名叫卓玛,正好从事文旅这块。

今天就是他们约见的日子。

刚刚多吉先来了,在格桑家先和江与薇喝了一碗酥油茶,之后卓玛还在路上,江与薇担心许意便先出来打电话了。

这会电话打完了。

江与薇往前看,见格桑家的小孩出来找她了。

他也会一些汉语,能简单地交流,但毕竟年纪还小,说得还不算流畅。

但江与薇还是从他的几个字词中,知道她今天要见的卓玛已经来了,现在他们都在等她。

“我这就回去。”

江与薇笑着摸了摸小孩的头,又给了他一颗糖,之后便牵着他的手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