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虐文里给人类当崽[快穿](123)+番外

作者: 蛋糕会有的 阅读记录

星星也看到了这个采访视频。

他觉得妈妈说得不对。

自信面对镜头的妈妈,已经不是末日里变异的藤蔓了。

“那星星觉得,妈妈现在是什么?”梁瑾瑜用手捧住星星白白净净的小脸,对小朋友心中新的自己格外好奇。

星星眨眨眼,把下巴枕在妈妈有点粗茧的手心里,乖巧坦诚地认真回答:“妈妈现在是大树~”

梁瑾瑜微怔,下意识追问:“为什么是大树呢?”

下一秒,被她捧着脸蛋的小朋友就笑着把眼睛弯成了可爱的月牙儿。

一字一句,慢慢腾腾,但每个发音都很清晰准确地说:“因为妈妈长大了,从可怜的小花,长成变异的藤蔓,现在又长成了好高好粗壮的大树。”

“妈妈,高高的大树不会像小花一样被人抬脚踩进路边的泥巴里,有笔直树干的大树也不用伸出藤蔓触须去争夺养分和生机。”

“只需要把根扎得深深密密的,就算被坏蛋砍伐掉,也会在另一片土壤里破土而出。”

在对世界认知尚且懵懂的星星的眼中,大树最终会长成巨木,是一片森林里,比任何猎食者都要安然强大的存在。

而如今的梁瑾瑜,就是那棵正在阳光雨露下疯长的大树。

迟早有一天,这个在原剧情里像可怜小花一样的人类妈妈,会长成参天的巨木。

望着小朋友灼灼晶亮的眼瞳,梁瑾瑜却好像是被人从脑后敲了一闷棍似的,大脑一片空白,甚至恍惚产生了耳鸣,否则她怎么会听不清也突然听不懂星星这番稚嫩却又坚定的话?

大树?

巨木?

自己吗?

可能吗?

她突然感到不安和恐慌。

自己真的是挺拔独立的大树吗?将来又真的能长成星星口中强大繁茂的巨木吗?

他怎么会这么坚定自信?

人生明明随时都是转折点,每一次选择都会影响结果。

那自己能保证永远走在对的道路上吗?

能保证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吗?

应该……做不到吧?

“妈妈。”

软糯的童音唤醒她突然嗡鸣浑噩的理智。

梁瑾瑜的视线重新聚焦,下一秒,她的脸反而被一双小手轻轻捧住。

两双相似的眼睛对视着。

成熟的那一双眼底藏着对未来的恐慌和茫然。

幼嫩的那一双却干干净净,清晰倒映出了另一双眼睛里所有的情绪,令其无处躲藏。

“妈妈,你知道大树是怎么长大的吗?”

“什么?”梁瑾瑜没明白星星这句没头没脑的星言星语。

星星眼睛弯弯,小手捧住妈妈的脸,软声说:“大树在长大之前,是小树呀~”

“像星星这么矮的小树,它可害怕了,吹风的时候,它怕自己被风折断;下雨的时候,它又怕自己被雨淹没;有小松鼠或者别的小动物路过,它又害怕自己被撞断踩烂;就连小虫子小蚂蚁爬到它身上,它都会偷偷掉眼泪,怕自己被咬出好多难看的窟窿。”

“……那后来呢?”梁瑾瑜发现星星好像在学自己曾经每晚给他讲的睡前故事,就连停顿的语调都很像。

不过这个故事明显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讲话也慢吞吞的,听得人心里软趴趴说不上来什么感觉。

星星不在意妈妈发现的真相,依旧用他特有的语速慢慢讲:“后来,小树发现,不管自己有多么害怕,也没有办法。”

“它被风吹的时候,长不出小鸟的翅膀帮它飞走;它被雨淋的时候,也不能躲在别的大树下面避雨;有小动物路过它的时候,它没办法长出四肢躲开它们;就连被小虫子咬的时候,它也做不到用爪爪把它们全部赶走。”

“那它……最后呢?”梁瑾瑜轻声问。

星星揉揉妈妈的脸颊,终于朝她扬起一个大大的笑:“最后,小树还是长成了大树,又从大树变成了超级厉害的参天巨木!”

梁瑾瑜:“……”

她也想跟着笑,却根本笑不出来。

哪有那么容易呢?

这个小故事未免太天真了些……

“真的喔!”星星打断她心里的想法,收回手手,拧眉强调道:“妈妈,这是真的,我没有骗你!”

星星*的能力是心声倾听和传递控制。

末日里,万物生灵都有各自的心声,他曾经无聊的时候,真的听了好多好多。

这也不是小故事,而是一棵超级高超级粗壮的巨木偷偷告诉他的。

“宝宝,妈妈知道你是在安慰我……”梁瑾瑜摸摸星星的头,正准备继续说些给自己打气的话时,突然被星星伸手捂住了嘴巴。

“妈妈不许说话!”小朋友难得有点凶。

星星皱着小脸,盯着妈妈愕然的眼睛,极为严肃地说:“妈妈先听我说!”

接着也没有放开小手,而是继续说起了刚才的小故事。

“妈妈觉得小树长大很难很难,星星以前也觉得难,但是小树跟我说,它其实什么都没有做!”

“它没有长出翅膀,没有长出手脚,也没有挪动生长的位置。”

“它从小树长成大树,又从大树长成更大的巨木,只是因为它一直在做一棵树应该做的事情。”

“它努力扎根,努力晒太阳喝雨水,努力把这些营养用来供养自己长高长大,然后获取更多的营养。”

“妈妈,小树真的长成了巨木,它有一百米那么高,它扎根在哪里,哪里就是一小片森林。”

“妈妈,就像小树一样,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害怕也没关系。”

星星松开捂住妈妈嘴巴的小手,抿了抿唇,又对她轻声说了一次:“没关系的妈妈,小树也会害怕,但小树会长大,妈妈和星星也会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