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在虐文里给人类当崽[快穿](176)+番外

作者: 蛋糕会有的 阅读记录

魏凤延没眼看儿子这上蹿下跳一点都不成熟的模样,却又实在好奇自己弟弟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于是只能皱着眉强压着魏锦安站军姿,嘴巴也不许停。

“说吧,你弟弟哪儿不好了?”他倒要听听这小子嘴巴里能吐出个什么象牙来。

魏锦安轻咳一声,勉强正经了些,语气却还飘忽着,“也没什么不好,就是……太乖了些。”

不等他爹表示怀疑,他又连忙说了起来:“很乖很粘人,反正就是……跟妹妹一样,爹你懂吗?妹妹小时候就黏人得很,一言不合就会掉眼泪,一年到头身体都不好……星星也差不多,不过星星哭不会真的掉眼泪,喝药的时候也不会像妹妹那样要哄要抱要喝甜水吃糕点。”

魏锦安努力比较起小时候的妹妹和现在的星星,最后语气一点点落了下去,轻声道:“星星太乖了,如果他出生就在我们家的话,他肯定和妹妹一样被养得可爱娇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喝药的时候,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好像一点苦味都尝不到。”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星星喝药的模样时,还惊讶过,后来是小五在给星星洗药碗的时候,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了一句:“药很贵,当乞丐的时候,别人喝一口干净的水我们都羡慕极了,更别说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药,这药再苦,也没有我们饿着肚子跪在雪地里给别人磕头求半块麦饼的日子苦。”

小五说,喝药是有钱人才会做的事情。

所以每次星星喝完药的碗底,小五都会习惯性往自己嘴巴里灌,喝干净了才会拿去洗。

魏锦安试图阻止,说是药三分毒,可小五不听,他知道那是很贵的补药,所以就算家里有钱了,他也舍不得倒掉。

“爹,祖母说得没错,我们家亏欠星星太多了。”魏锦安语气沉闷。

如果不是生在他们魏家,星星也不会意外丢失,不会变成小乞丐,更不会在被认出来后就不得不背负魏家的危机,小小年纪从繁华安稳的京都,被迫来到边疆战场生活,在这里朝不保夕,未来更是飘渺不定。

魏凤延安静听着,等儿子絮絮叨叨地把这一路的经历和心中所想,还有在镇阳关对两个小孩的安置都细细说了一遍后,才抬起手拍拍儿子尚且稚嫩的肩膀,沉声道:“与其多想,不如多做。”

说什么后悔愧疚自责的话都已经晚了,魏凤延比魏锦安多吃了几十年的饭,自然清楚当下和未来,远比已经过去的日子更为重要。

“那个孩子才三岁,只要我们魏家不倒,只要我们魏家还有人活着喘上一口气,就绝不会让人害了他。”

“就算有朝一日我魏家遭逢大难,只要他在边疆,我们就能给他安排好后路,绝不会让灾祸牵扯到他。”

这才是真正的庇护,而不是嘴巴上随意说出的两句话。

听到父亲的话,魏锦安也重新打起精神,他深吸了一口气,拿起自己的兵器,一边往外走,一边落下一句:“随您安排,不过我可已经跟星星说过了,再过两天,您要亲自回去看望他的,人都来了,您这当大伯的总要给个见面礼吧?”

魏锦安倒不怕他爹会不喜欢星星,就怕太喜欢了,就像当初在家一样双标。

对他就是口口声声不争气的逆子。

对妹妹就是捧在手里都怕碎了的宝贝闺女。

星星不是妹妹,可魏锦安也和他爹一样双标,他觉得星星就是这世界上最好的星星了。

第83章

镇阳关中甚少有孩子。

少有老人,少有孩子,来往行走的都是壮年男性和女性。

当小五好奇问起镇阳关中为什么到处都是大人的时候,负责照顾他们的李叔就坐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屋檐下,一边用仅有的手臂配合着腿脚搓麻线,一边给两个好奇的小孩解释镇阳关的由来。

“镇阳关并非黎国地图上本有的城池,而是我们魏家军抵达边疆后,数十年里一点点建造起来的一座新城。”

“一开始只是为了给随军的军属,还有战场上伤退的将士们有个落脚之地,但战争连年不休,伤退的兵卒也越来越多,还有很多兵卒在这里安家结亲生子,所以镇阳关里的人就越来越多。”

“镇阳关前面就是打仗的前线,于是镇阳关就成了守护黎国的第二道防线,孩子们稍大一点就被送去了后方更安全的地方,能留在这里的,基本全是退役兵卒和壮年女性,是随时都能抄起武器应敌的将士预备役。”

镇阳关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老人稚子却很少见,就是因为魏家军在前线拼杀,魏家的将军们都会将战士们的家人往更安全的后方安置。

但镇阳关中依然有很多将士们的亲属,因为将士们的妻子在这里,他们的儿子长大后也会回到这里,所以军中所有将士无论胜败,都会默认镇阳关是他们此战必须维系的最后底线。

除非战死,否则绝不容许敌人进入镇阳关半步!

他们保卫的不仅仅是国土边界,更是自己的妻儿血脉,是上了战场拼死厮杀后,重伤濒死之际,仍旧会强存一口气想要活着回去的唯一牵挂。

小五是个性格有点敏感的小孩。

听完李叔的这些话,他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抱着弟弟,好半晌才哽咽道:“可是,京都的百姓根本不知道你们的存在,谁也不会提起你们的付出。”

他说的是实话。

也没有问值不值得。

李叔听懂他心中替将士们燃起的那点小小不忿,笑着摇摇头,对眼泪汪汪的小孩说:“不用难过,我们也只是听皇帝和将军们的调令,这世道……谁不是今天还活着,明天就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