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成了毒闺蜜粉碎机(27)
原身在苏红叶身边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收获,在苏红叶眼里原身跟蚍蜉无异,对原身根本不设防,有时候为了展示自己的优越感会透露出一丝蛛丝马迹。
苏厂长的死对头之前跟苏厂长一起竞争纺织厂厂长一职,后来被苏厂长阴了一把,这才跟厂长之位失之交臂,死对头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搞不好苏厂长现在已经下台了,苏家其他人的工作多少都受到了牵连,否则苏红叶的妈妈不会给她打这个电话。
洛筝猜的分毫不差,苏厂长的死对头已经找到了苏厂长这些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的证据,并且将其上交给公安局。
苏厂长当天就被带走了,人证物证俱在,苏厂长逃无可逃,不仅如此,还拔出萝卜带出了泥。
跟苏家有过钱·权交易、为苏家保驾护航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清算了。
苏家其他人的好工作基本上都是苏厂长跟人“等价交换”来的,所以他们也都被打回原形。
苏家大哥大嫂在闹离婚,苏红叶两个还没结婚又丢失了工作的哥哥也逃不开下乡的命运。
总之,苏家现在比唱大戏还热闹。
苏红叶妈妈看回天乏术,这才给女儿打了电话,让她在乡下好好待着别想着回城,家里也不能再贴补她了,让她省吃俭用,别再大手大脚。
苏红叶听到这个噩耗脑子就嗡了一下,她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挂上的电话,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知青点的。
此时,苏红叶正扑在床上呜呜大哭,哭家里突然遭难,也哭自己命苦,没有了家里的托举,她以后的日子不用想也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万幸的是她下乡的时候爸妈给了她不少钱票,还给她置办了不少东西,怎么着也能支撑一段时间。
她开始认真思考起今后的路,想到那道时常出现在她身边的身影,苏红叶擦干了眼泪下定了某种决心。
下乡时,苏厂长夫妻给了苏红叶五百块钱以及全国粮票若干,自私的苏红叶完全没有想过把钱和票寄一部分回去帮家里度过眼前的难关。
晚饭时,面对大家的关心,苏红叶愁眉苦脸地说妈妈重病住院,她却不能在身边照顾觉得非常愧疚。
大家对她又是一顿安慰还纷纷夸她孝顺,在大家的劝解下,苏红叶的脸色终于好了不少。
大家本以为这次能获得一些好处,没想到苏红叶竟然什么都没有给他们,他们心里不愉,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
面对洛筝似笑非笑的、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神,苏红叶狼狈地收回了视线,她心如擂鼓,难道洛筝知道了什么?
不可能!
洛筝的父母兄弟压根就不关心洛筝,洛筝下乡那一刻就等于被家人放弃了,她的家人不可能打电话或者写信给她的。
洛筝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苏红叶表演。
此时洛家也翻天了吧。
她的第二封信是往纺织厂寄的,信中洛筝大义灭亲,罗列了洛大海监守自盗、倒卖厂里的物品的事实,l洛大海将厂里的好布匹当成瑕疵布倒卖从中牟利,严重损害纺织厂利益。
洛筝下乡的时候把家里的钱都搜刮殆尽了,一个普通职工家庭竟然有三千块的巨额存款,在这个人均工资二十多块钱的时代三千块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洛大海和林翠娘只是普通职工,还要养四个孩子,虽然原身是棵小白菜,可是洛光宗三人可是家里的金疙瘩,林翠娘没少在他们身上花钱。
年年新衣服新鞋子新书包,更不用说在吃的上面了。
为了让几个儿子吃好点,林翠娘没少跑鸽子市,要不然也不能把三个儿子养得膘肥体壮。
两人每个月的工资一大半都花在三个金疙瘩身上了,怎么可能存下这么多钱。
最后,她也没放过林翠娘,往街道办主任的办公室偷偷塞了一封信,讲述了林翠娘糊火柴盒时偷工减料,偷偷昧下了不少面粉的事实。
这个时代糊火柴盒的原料主要包括木片、纸片以及面粉,不少接了活的人家都会偷偷昧下一点点面粉,积少成多,一年也能攒下一两顿饺子。
只有林翠娘贪得无厌,每次昧下的面粉都不少,最后还勒令原身一定要把火柴盒糊牢固,原身没少为此费尽心思。
不过每次吃饺子的时候林翠娘总会找借口将她支出去干活儿,等她回来的时候连饺子皮都没看到。
呵,吃饺子的时候轮不到她,干活的却次次都是她,洛筝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拳头都硬了。
此时,开阳市纺织厂家属楼。
家属楼里尽管平时小摩擦、小矛盾不少,不过大面上邻里关系还是很和谐的,虽然不说一家有难八方来帮,但真遇到困难邻居们总会上前安慰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林翠娘坐在地上哭天抢地,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安慰。
大家看向林翠娘的目光只有鄙视和仇视,“呸,洛大海就是社会的蛀虫,国家的败类。
洛大海一家不配住在家属楼,赶紧滚出去,别脏了咱们家属楼的地儿。”
大家日子过得紧巴巴,洛大海却利用职务之便倒卖厂里的物品吃的满脑肥肠,损害大家的利益,众人没有上前撕了林翠娘已经算是好的。
就在刚才,洛大海被公安同志逮捕了,罪名就是倒卖厂里的物品,将厂里的好布当成瑕疵品低价卖给别人。
面对众人鄙视和吃人的目光,林翠娘打了个激灵,连忙爬起来啪叽一下把门关上,继续坐在地上呜呜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