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成了毒闺蜜粉碎机(75)
洛筝点头,“太好了,我正好要用呢,爸,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韩显民的心一沉,果然让他猜中了,他家彤彤肯定是在外面受了委屈。
现在经济下行,很多公司说裁员就裁员,说降薪就降薪,打工人永远都是被欺压的一方。
“回来好,你妈可想你了。”孩子在身边他们也安心,在家里怎么也饿不着。
洛筝笑了笑,她并没有急着解释为什么要回来,回来住多久,回来要做什么,这些后面再慢慢解释。
离村口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洛筝就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在村口翘首以盼。
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原身的妈妈刘惠,刘惠是个矮小却又很勤快很能干的女子。
到了村口,洛筝下车牵着妈妈的手,陪着她一路走回去。
“妈,你怎么出来了,在家等着就行。”
从她出去读书起,每次回家刘惠都在路口等着她,小时候她觉得刘惠把她当小孩儿让她很没面子,她没少为此生气。
渐渐地长大后才知道这是妈妈爱她的表现,她也开始慢慢接受这样深沉的爱,并为此感到高兴。
刘惠目不转睛地看着女儿,好像怎么看都不够。
“我在家坐不住,累了吧,妈给你煲了海鲜粥,家里热水器也开了,你一会儿吃饱了洗澡就好好睡一觉。”
刘惠夫妻都十分节省,家里无论煮饭做菜还是烧水全都是用的柴火灶。
这个热水器还是原身毕业后挣了钱网购寄回来的,让他们一定要装上,他们怕浪费电,每次都是在灶里烧洗澡水,只有女儿回来才舍得用。
洛筝点头,“我有口福了,我最喜欢吃妈做的海鲜粥了,在外面吃的都没有妈做的好吃。”
这是实话,刘惠做的海鲜粥鲜美浓郁还带着清甜,在外面买的吃起来总感觉差了点感觉。
这话刘惠爱听,听了女儿的话她笑成了一朵菊花,“好吃你就多吃点,管够!
妈放了两只大青蟹呢,你爸昨个儿去红树林抓的,明儿妈去红树林抓些土鲍鱼回来给你煲粥。”
韩显民昨天去红树林抓了两只大青蟹,他都已经拿到市场上了,接到女儿的电话又折返回来,人海鲜店老板还在后面追了他一段路。
吃着鲜美的海鲜粥,洛筝的眼眶沾上了些许雾气,“妈,我也去,我都好久没去红树林了。”
洛筝许久没吃海鲜粥了,她连吃了两盆才满足,他们这里吃喊海鲜粥一般用不锈钢盆。
吃饱后,刘惠把她赶出厨房,让她在院里消消食,一会儿洗澡休息,自己则留在厨房里收拾碗筷。
洛筝也没跟她抢,反正她会长期待在家里,干家务的机会多着呢,不差这一天两天。
晚上,洛筝洗了澡并没有睡觉,而是开始修图,一直忙到半夜,刘惠来敲了三次门才关电脑休息。
第二天,洛筝照样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迎接她的是老妈牌儿鲜虾海鲜粥,旁边还放了切好的芥菜叶子以及葱花。
她生火重新将粥煮开往里下入芥菜叶子,准备盛出来时再洒上葱花。
为了今晚的捡土鲍鱼活动,韩家的晚餐格外的早,吃完饭,太阳才西斜,洛筝全副武装、带上装备跟着刘惠去红树林抓土鲍鱼。
第65章 去藏区旅游的闺蜜6
“彤彤,你拿着相机做什么,那里灰扑扑的有什么好拍的。”
红树林里蚊子又多又毒,以前彤彤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去那里蹲守过,尽管已经全副武装最后十个手指都被咬得肿成了大馒头,身上也又痒又疼,涂了好几天的药才好。
洛筝扬了扬手机,“接了个单子,要去拍一下,晚上还要去拍一个落日余晖的景象。
妈,一会儿我还要录像,你不用理会,专心忙活自己的事儿就行。”
刘惠闻言就笑了,她家彤彤就是厉害,竟然还能接单子,对于女儿的工作她肯定要支持的。
刘惠突然想到了什么,她着急地看向洛筝。
“彤彤,需要我说普通话么,妈的普通话不好呀。”
洛筝笑着安抚,“没事儿,咱们就讲方言,人家要的就是这份真实,我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就好。”
刘惠闻言松了一口气,不用她讲普通话就好,她长这么大还没说过普通话呢。
要说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也有弊,好处自是不必说。
弊端就是小孩子从上幼儿园就开始说普通话,连家乡话都不会,等他们这一辈的人都没了,家乡话估计就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了。
韩显民听说跟女儿的工作有关,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跟了上来。
“我也一起去,我眼神好着呢,没有一只土鲍鱼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溜走。”
洛筝欣然答应,于是三个人骑着两辆小电驴朝着红树林出发,红树林距离下庄村并不远,开着小电驴十几分钟就到。
到达红树林时,这里已经有人在抓土鲍鱼了,渔民们头上都戴着电筒,一会儿天黑了就开电筒抓。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渔民们都是靠鱼货来贴补家用。
土鲍鱼学名叫石磺,当地人喜欢称其泥龟,以高营养价值和滋补功能闻名,收购价在三十块左右。
只要有土鲍鱼的季节,渔民们都会来抓土鲍鱼去卖。
刘惠跟相熟的人打了声招呼就带着韩显民和洛筝去了一块没有人的区域。
洛筝把三脚架架好找准角度开启了录像功能,又拿着手机加入捡土鲍鱼的队伍中。
原身虽然喜欢吃海鲜,但是极少去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