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将至(11)
“姜至,”李惟钧突然出声叫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就来找我,我能帮到的一定帮,不用客气。”
姜至愣了会儿,慢慢品出他这话里并没有客套的意思,才点点头,“行!”
“我周一到周五不在民宿,周末过去看店,平时你给我发微信打电话都可以,有时候上班在山里信号不好,会回得晚一点。”
姜至问他:“你在山里上班?还有副业啊”
“民宿是一个副业。”李惟钧耐心解释:“我跟几个人合伙在山里开了个跳伞基地,不过现在不太适合跳伞,冬天那边是滑雪场。对了,跟我合伙的有一个你也认识,窦维。”
“窦维!就是咱们班当时招飞去当飞行员的那个?”
李惟钧颔首:“是他,大四去跳伞的时候跟他碰着了,他就在西途的军校上大学。”
印象里,李惟钧好像也去参加了招飞,不过最后好像没选上。
姜至聊起他:“你也在西途上大学的?”
又觉得这样突兀地问不太好,便加了句:“我大学也是在清潭,上这么多年学就没走出过清潭。”
李惟钧想起来当年班主任为了鼓舞他们,往教室后面贴了张海报,让他们填意向大学,姜至把中国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名牌大学都写了一遍,踌躇满志要选去哪一个,结果最后四个大学都被擦了,高三最后一次家长会时由她妈妈亲手改成了:清潭大学。
他说:“我在西京大学上的,计算机专业。”
“西大的计算机很不错啊,”姜至想他高中成绩那么好,去西大很简单,不过她还是好奇,“但你怎么跑到西途来工作了?我听人说,西京现在发展前景很不错啊,好多大厂给的条件都挺好。”
这话音刚落,就想起来“盛夏将至”还有个前身——他妈妈的小旅馆。
果不其然,李惟钧说:“其实毕业之后拿到了西京的一些offer,但是得回来接手我妈这间民宿,我不弄就没人弄了,留着也是荒废,所以大学毕业就一直在西途待着了。”
他不弄没人弄……
按照这话的走势,姜至觉得不太好继续往下问,便拐了个弯,“那你这几年过年都是在这边儿过,没回过清潭啊?你爸爸也跟着你一起来西途了?”
李惟钧脸色十分平静地握着方向盘,看不出任何异样,就这样沉默了几秒,说:“他不在了。”
第6章
李承良是个很伟大的人,李惟钧觉得,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任何人比他更好了,可好人没好运,好人不长命。
上高中之前的十几年里,他们父子俩一直住在清潭市下属的一个小县城,秋谷县。
当时的秋谷县没有完全开辟出旅游区,经济算不上发达,唯一的经济大头是玻璃厂,李承良就在玻璃厂当操作工抬玻璃。
一块玻璃25公斤,一抬就是一天。
上小学时李承良不让他到车间里来,嫌他太小怕他磕到碰到,上初中后李惟钧的力气练出来了,个子也窜了不少,虽然很瘦但很有劲儿,一有空就去车间帮忙,周围的操作工都拿李承良打趣,说他有个好儿子,学习好,长得又好,脾气温温和和的,人也知道努力争气,还知道给下了课来给爸爸干活,懂事!
这是那些人当着他们父子俩的面说的话。
背地里,他们会说:
“活得多窝囊啊,媳妇儿都卷钱跟人跑了,自己还欠了一屁股债,穷得叮当响。”
“听说还蹲过监狱呢!”
“要不说他窝囊,那是人家把他给坑了!”
“他媳妇儿相好的坑的?”
“我听他们村的人说,一开始李承良跟他媳妇儿在秋谷挺有名,他给市里包工程,他媳妇儿在工地开饭店,后来李承良跟人合伙做买卖,亏了本了,跟他合伙那个一看还不上窟窿,把责任往他身上一推,拍拍屁股走人了,那李承良也是傻,不长心眼,初中毕业又不是没有文化,结果白让人家坑了一把进去蹲了段时间。他媳妇儿没救人,可能也没办法救,就跟那合伙的人一块跑了。”
“……”
“李承良他爹废了老大力气借钱把他从监狱捞出来,没多久人也死了,这一大家子就剩他跟他儿子。”
(′з(′ω‘*)轻(灬ε灬)吻(ω)最(* ̄3 ̄)╭甜(ε)∫羽(-_-)ε`*)毛(*≧з)(ε≦*)整(* ̄3)(ε ̄*)理(ˊˋ*) “那孩子也是可怜。”
“你别说,我看人家将来准有出息,再熬几年就能出头,老李有这儿子是他福气。”
不管是在车间里,还是在住的地方,甚至在学校,李惟钧都能听到有人在背后嚼这样的舌根,他从不主动招惹是非,但有些初中男生的恶意来的不明不白又突然,他们不了解李承良,把他过去走过的路当做笑柄,当做轶事,嘲笑他穿的破破烂烂,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就连怜悯也是在看笑话。
李惟钧很小就知道什么是忍耐。
他能活到现在,是靠着李承良一块一块玻璃抬出来的,李承良抬出了他的人生。
他从不觉得李承良丢人,但李承良总是怕自己给他丢人。
2010年,李惟钧以秋谷县中考全县第一的成绩考进清潭一中,高一入学那天,李承良特意把几百年没穿一次的西装找了出来,挑了件浅色短袖衬衫搭配西装裤穿,那身西装还是当年和媳妇儿结婚的时候买的,银灰色,面料很好,就是款式有点老了。
李承良还说:“结婚的时候这身西装穿着别提有多帅!当然主要是你爸我人长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