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鸟哨(61)+番外

作者: 岚山鸶鸶 阅读记录

找到你了。

二中几乎能用“广阔”来形容,但寻觅她绝非难事。

因为他有点偏执。

因为很多时候,他只看得见她。

“你在干嘛?”课间,赵安琪戳戳他在笔记本上画的线条。

温霖继续计算着:“概率。”

“可概率题不是这样做吧?”

同桌一脸好奇看着本子上的圆圈和叉。他觉得越界了,提醒道:“下节物理课。”

“对哦!”赵安琪连忙翻开物理辅导书,“快预习快预习。”

*

阳光灿烂。

社团招新日,温霖放弃了午饭,叼着半个面包藏进榕树的阴影里默默等待。不远处,高年级学生正为了抢占地盘忙前忙后,踩着树荫搬来展板。

他对社团没兴趣。那是高中生的游戏,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蛛网似的黏合在一起。虽然其中不乏例外,譬如他听说同级的某个女生已经凭借演技拿下了话剧社主演——这种容易流传的新闻,他只在自己需要时才偶尔想起来。

二十分钟过去,路上渐渐热闹了。

招新对象往往是蓝色校服的高一新生,涌动的蓝,荡漾而浩瀚。

但宁蓁不会被埋没。她身上总带着层柔和的光,衬出冷清的眉眼。

她一个人走走停停。

温霖跟在身后保持距离。

她与文学社的社长交谈,点头,微微地笑。

树叶窸窣,万籁俱寂,他拨开眼前的光。一缕发梢垂下,她拿起桌上的笔俯身,顺便抬手轻轻别在耳后。

等宁蓁离开,周遭恢复了既往喧嚣。

“我高二了还能入话剧社吗。”

“Why not,谁说只有新生才能进社团啊?”

“可是别人会不会觉得我不务正业……”

旁边的学姐犹犹豫豫,温霖越过她们,率先走向文学社的展板。

“欢迎欢迎!”社长眯起眼睛笑,“想加入文学社吗?不管什么样的文学爱好者都可以,在这里写上信息吧!”

初二的校服也是蓝色,巧合,亦是麻烦。

另一位女生瞥见他衣服上的星星,神情有些为难:“咦,你是初中生呀。”

她们坐着,隔了条长桌,比站立的人矮了半截。

“嗯,”温霖垂眼,“不行吗?”

阴影倾斜。碳素笔已经握在手里,而且并不打算放下。

“怎么不行啦,”社长打了圆场,“只要来了就都是好朋友!”

他低身写下姓名和班级,顺带扫了眼报名表,上面通通是高中生,可他只在乎自己那一栏紧贴着宁蓁的名字。

现在是他十年来离她最近的时刻。

但,还不够。

路边的店空着,只要有人停留光顾,后面就会大排长龙。表格也如此,或许他揭下了某个封印,所以到场的新社员里不乏一二年级的初中生。

“感谢大家报名文学社!今天主要介绍我们社内的活动,大家可以自行抉择要不要留下参与……”

十月中旬,新成员首次活动日。讲台上,社长一边讲解,一边用粉笔写着板书。

温霖选了斜后方,离她一排远的座位。

“社内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希望你们以‘师兄师妹’相称,这是建校之初的传承,毕竟我们学校拥有超过两百年的历史……”

他目光忍不住移向她白皙的后颈。

如果这样的话,我要叫你师姐。

“文字嘛,用进退废,我们一直延续着初代社长开设的‘鱼传尺素’活动,内容是每两周交换一次匿名信件,在书写过程中训练你的写作能力。至于你究竟要和谁搭配,到时候由我抽签决定。确定想要参加的同学,下周的同一时间……”

窗外变了天。

“抽签”。

温霖的眼神逐渐阴沉。

难道要依赖概率,祈祷幸运女神降临?别开玩笑了。

这种触手可及的机会,他不可能交给运气。

日趋倾颓的绝望世界里也存在bug,夜晚,温霖缩回卧室,拿着手柄想到。

需要一点小把戏。

*

结果在掌控之中。时间飞快,到了第一次收信那天,他心跳怦然,从书架上的木盒里找出画有他们的符号的那封,珍重地拿在手里。

“这……总该是情书了吧?”

赵安琪盯着他的信发呆。

以往接下情书时,温霖习惯把它们轻轻弯一下,藏进校服袖子。

但这次不同。

这次,他偏不想藏。

“不是。”

“那是什么啊?”

“文学社的学姐给的。”

他没觉得赵安琪刨根问底,反而耐心回答。

故意不说“师姐”,因为那是信里的专属称呼,或者,他希望是这世上独属于自己的称呼。

信件往复,他们以纸笺作为桥梁。师姐用文字袒露了她的心,她会聊喜欢的武侠和推理小说,聊侦探如何摆脱视角的限制以及“后期奎因问题”,她也流露敏感的情绪,对天气,对于季节的变化。校园里的玉兰花期太短,她难免略显伤感,对应那句话,温霖在信纸上写下花谢了叶子才会长出来,小鸟们应该很喜欢。

笔尖谨慎地滑动。

“喜欢”二字,似乎怎么写都不满意。

有时文学社内擦肩而过,他幻想着师姐能不能发现回信的人是我。

但遗憾的,是与你相差三岁的我。

第33章 也许你说我是她的狗

“昨天大课间我去看学长练球啦!”

“那个一米九的学长?”

“对啊对啊,真的好帅,投三分超准的!我们一起躲在台阶上,他还往这边看了呢!”

温霖离开活动教室,迎面撞见两个手挽着手的高一学姐,被迫听见几句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