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年不忘(3)
宋雪低着头看着地面,追随着文修的脚步。她感觉有那么些难受,虽然她只有十四岁的年纪,第一次从穷山僻壤到城里,第一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再去一个不相干的家里,做着谁不知道,但始终是局外人。
咬着嘴唇,直到尝到一丝腥味。没过多久就看见一所高大的淡黄色房子,和电视上看到的一样。她的视线轻微的查看了一下周围的情况,主人应该是极其喜欢园艺的,院子里都是草木花卉,她说不出名字,有些甚至从未见过。看到一株白色的不知道什么花,开得甚是漂亮,她不想表现出“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架势,所以只是轻微一瞥记住位置。
“就是这。”文修说了一句就轻轻的敲门。
宋雪仍就在酝酿,她该如何开口,还是等着对方开口?对方对她的态度是喜亦或是不喜?还有对方收养完全可以挑一个未记事的,为什么偏偏挑了她?千万个为什么一下子冲到了脑门,让她顿时不知所措。
在车上的时候她也曾设想过见面的场景,每一种都是经不起仔细考量的,她心里产生的一种难以言喻的抗拒,她想里面的人或许也是一样。就算是骨肉至亲,久未谋面也难免生疏,更何况是一个毫不相干硬生生塞到别人生活里的累赘。
但真的来临的那一刻,她只是默默的看着那张慈祥的脸,那是一个中年女人,到了此等年纪风韵犹存,她盯着宋雪看了好久,嘴角微微上扬,仔细打量后,一瞬间眼睛暗了暗,说了句:“进来吧,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
宋雪明白自己是不受待见了,既然如此为何要收养她呢?正当她犯忡的时候,文修说:“这是我的杨阿姨,她的身体不大好,是寄宿在这里的。”宋雪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难道这家主人有收留别人的癖好?
文修见宋雪傻愣愣的像根木桩子一动不动,附耳小声解释道:“这是我叔叔家,杨阿姨以前是叔叔请的奶娘,没什么直系亲属。现在在这边帮忙做饭什么的。当然,我也住在这里。”
“哦。”宋雪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纳闷的看了文修一眼,他为什么也住在这里,他不在自己家里住吗?家里再不济那也是自己的家,总比寄人篱下来得痛快那么点点。但是家人有时候比陌生人多了一个概念,陌生人打疼了一个人只能留下身体的创伤,而家人不同。家人很微妙的词语,家人之间的感情也是。
宋琛可以得到父母的疼爱,她聪明可爱,而自己少话木愣,从一开始就不受待见。母亲经常说如果当初只生了一个就好了。父亲虽不说,可是从他的眼神里,宋雪知道就是因为她的出生破灭了生个二胎的希望,要是真那样,也许运气好会是个儿子,宋琛说不定也不会死。
“跟着我来吧。”杨阿姨说着走到前面,似乎是带路的意思。宋雪一手拿过文修手上的背包,向他轻鞠一躬,跟随着杨阿姨上了楼。这种楼梯和家乡那种纯木质的不一样,是钢筋水泥土做的,上面贴着一层类似木头的地板。杨阿姨走到三楼的最角落,打开一扇门。“就住这里吧。”她说着意味深长的看了宋雪一眼,转身离开。走到楼梯口的时候顿了顿脚,回过身子看了宋雪许久,才下了楼。
第4章
宋雪早就有这样的预感,可当一切真的发生时却没有想象里来得轻松自然,心不由自主的颤抖。这就是新家吗?她极度忐忑,这样华丽的房子是她以后的家吗?
走进房间,强烈的不合感让宋雪感到没有失望也没有惊喜。里面就有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摆设简约。整个色调都是优雅的西式风格,和她这样的“乡巴佬”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值得庆幸的是这里比孤儿院好一点,以前孤儿院里的房间是几个人挤在一起的,有时候来的人多了就得经常搬动位置,难免给人一种不和谐的颠肺流离之感。
宋雪曾听中间人提起过这家的主人以前也是农村人,后来做生意有了钱就留在了省城。当初就是因为如此她才答应来这边,至少这种家庭或许可以容忍她这样的外来人员。
隔壁的门突然“吱呀”一声开了,宋雪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心中默念隔壁的人千万不要来这边看稀奇。事实总是和所想背道。
“你就是那个新来的?”一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子立在那里,长相白皙漂亮的少女立在宋雪眼前,她还有两只小梨涡,看起来十分可人。她看到宋雪的时候,脸色极其不自然,像是看到什么熟人,又似乎不是。端详了许久,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宋雪仍就有些羞涩,来的路上她一遍遍告诉过自己,一定要把每一次离别作为新的开始。她淡淡一笑,“我叫宋雪,你呢?”
少女惊诧的看着宋雪好一会儿,说:“我叫李雨辰。”
“你住在这儿?”宋雪记得这家似乎并不姓李,而是和她一样都姓宋,这又是一个她来这里的原因,这个姓氏
太过沉重,这个名字也太过沉重,正因为沉重才更有理由用它压住心中的沉痛。
“不是,我只是来这边看看而已。”女孩指了指隔壁的房间,见宋雪不动,她扯着她到了门口。门还开着,宋雪顺着她的手指往里面环视一圈,发现整个房间都是深浅不一的紫色调调,像是欧洲的贵妇人住的般。窗台上养着一盆昙花,靠窗的位置上空挂着一大串紫色贝母的风铃。一阵微风,风铃叮当作响,紫色的纱幔在风中晃晃悠悠,很有意境。里面的床也很大,放着几个手工不错的哥特式娃娃,整个格调都是浓浓公主风。书桌上放着少量的几本书,但缝制娃娃的工具有不少,看得出主人一定极其擅长手工,并且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