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职业疯批(358)
之后的日子一如往常。
徐氏去隔壁学了一天,回来自信满满的开锅做糕,这天姜予陪着徐氏做百花糕。
折腾一天下来,徐氏做的糕点漂亮美味,姜予做的也勉强能看。
这是姜予第一次做出这样成功的食物。
从前她年轻的时候,做饭有自己的想法,炸锅炒糊是常有的事,好面子又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了,每次都找借口火大了水少了,然后下一次继续向着奇怪的方向可劲努力,努力到最后,好友们看见她架锅扭头就走。
中间隔了很长时间没有自己做饭,如今再做就如此成功,心里升起些满意来。
只是环顾一圈,除了徐氏也找不到分享喜悦的人。
迟来的寂寥冲淡了本就薄薄的喜悦,姜予咬下一口,又给凑到脚边的狗崽喂了剩下半块。
奇生和狗崽依旧共感,呸了一声:“真难吃。”
姜予一边给他禁言,一边心道:说话真难听。
百花糕做完,姜予又找不到事干了。
上次叶溪给的银子很足,到现在也没用完,她不用为生计苦恼,日子于是就闲了下来。
每天闲着没事上山捡捡果子蘑菇,或者去摸摸鱼捉捉蚯蚓捡捡田螺,看见院子里长出杂草小心的拔出来,傍晚时躺在竹椅上懒洋洋的看夕阳。
倒是徐氏看她那么闲,念叨了几句:“孙颜都要成亲了,马上该到你了,有没有相中的小伙子?改天娘好去对方家里走走……”
“不用了。”姜予半合眼皮说:“像这样就挺好。”
徐氏想起自己失败的婚姻,也不提了。
转而是姜予扭头看她一眼。
徐氏还不到三十岁,在这个年代已经不年轻,但在姜予看来还没老。
姜予曾经在收拾家里的时候,发现过徐氏藏起来的书信。
又叫048打听了一下,徐氏年轻的时候其实是有喜欢的人的。
那人住在徐家隔壁,一颗梨花树隔开两个院子,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那人一家都搬走了,在这个三十里的距离就走上一天的年代,两人只能时常书信往来。
再后来,徐氏被孙老三设计下嫁,便断了这份缘分。
但直到现在,深夜里徐氏还是会偶尔拿出曾经的书信,在烛火下逐字逐句的看。
048还查到那人如今的住址,还在城里,这个人后来一直未娶,一个人在城里开了家书墅,还惦念着那个在梨花树下对他笑的姑娘。
难怪做那天分拣花的时候,唯独梨花徐氏特别喜欢。
姜予反正闲着无聊,远程问叶溪要了匹马,又跟徐氏说进城找朋友玩,离家几天。
到了城里,叶溪特意架着马车来城门口接她,还有些稀奇:“怎么突然要马?要出远门吗》”
姜予说:“想去别的城逛逛。”
问了她要去的县城,叶溪说:“正好我在那边也开了几家铺子,一起去呗,我安排马车舒服点。”
也行。
叶溪挽着帘子让她上马车,一边继续提议:“今晚要下雨,今晚先去我那住,明天再出发。”
姜予一边上车一边点头:“好,多谢。”
奇生被留在马家村守着徐氏,狗崽则被她带了出来。
叶溪一早就注意到这只在姜予怀里探头探脑的狗崽,姜予越过她坐进马车里时像又发现了什么,惊奇的“啧”了一声,然后欲盖弥彰的解释:“没想到你居然会养宠物。”
姜予揉揉狗崽,没说什么。
叶溪又问:“小家伙叫什么名字?”
“闻摆。”
“好名字。”
也不知道好在哪里。
傍晚孟子宸放假回家,刚进门就从管家口中得知夫人邀了一个朋友回来吃饭。
虽然早就知道自己这位继母向来跳脱,等孟子宸到了正堂,看见那个所谓朋友显然比自己还小好几岁时,才高八斗的孟秀才还是找不到合适的称呼,都怀疑管家是不是说错了,这年纪更像继母相看的儿媳。
“回来啦?我都忘了今天你放假,张管家,给子宸加副碗筷。”叶溪高兴的招呼这个便宜儿子,又给他介绍旁边的姜予:“这位,是你孙姨。”
孟子宸行礼的动作微钝,消化片刻才复杂的喊了一句:“孙姨。”
叶溪接着介绍姜予旁边吭哧吭哧舔汤汁的半大狗崽:“这位,是你狗叔。”
孟子宸:“……?”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第275章 种田文里的炮灰(9)
在叶溪的府上住了一晚,第二天几人乘着马车出发。
路上走走停停,倒也见识了附近村落的风土人情,等到达系统给的地点时,已经是五天后。
叶溪说去顺便查账不是随便说的,到地她给了姜予一匹良驹和一把防身的宝剑,两人便分开了。
入城后,姜予牵着马找了家客栈入住。
客栈不远处就是那家书塾,姜予进客栈订了房后,让先上了一桌菜。
她就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这里往外看恰好能看见对面的书塾,以及不高的围墙后越过墙头的梨树。
正是梨花开放的季节,那树花开得热烈。
姜予就坐在窗边望着那梨花。
不多时,里面的孩子散学三三两两走出课室,一个穿着浅蓝儒衫的中年男人送孩子们到院门外,门外等着接孩子的人纷纷与他打招呼。
走前孩子们规规矩矩的向男人行礼,男人回以儒礼,等学生差不多都离开后,他转身走回院里,路过那树梨花时,仰头驻足了片刻。
光看面容举止,此人看起来儒雅随和。
姜予回忆那些揉皱的信纸上的字句,望着那树下的人,拼凑出青梅竹马相约梨树下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