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职业疯批(367)
杜清恒第一个面色铁青的骂道:“这些贪官!简直不把百姓的命当回事!”
“往好处想,”叶溪苦中作乐,说:“这事正好把这边的篓子捅到朝廷上,朝廷也会派人彻查,不然这几个县城永远被几个贪官把控着,百姓的声音根本传不上去。”
“这事哪有什么好处?!”杜清恒听得脸色越发难看,道:“但凡洪灾,哪次不伤及百姓?去年庄稼收成本来就不好,今年又遇到洪灾颗粒无收,洪灾早点退事情早点解决还好,不然要是影响明年春种,几百万百姓都要受苦!”
提到这个,众人都是叹气。
如杜清恒所言,大雨停后,附近几十个村子都成了废墟。
几天后,失去家园和储粮的百姓进到城里乞讨粮食,县公堂外时刻守着无家可归的难民,就等着朝廷开粮仓赈灾,县令急得不行却又没有半点办法,一是就算是他也没有资格大摇大摆开粮仓;二是粮仓里根本没有粮食!
民以食为天,没有了粮食的百姓能做出什么事,他们根本不敢想。
县太爷想起自己还有个粮商小舅子,赶忙去找他求救。
可吴老板才不管百姓饿不饿县太爷官位稳不稳,见时机合适,故意抬高粮价。
一人抬价全城学习,他的做法险些气死县太爷,但他又拿吴老板没办法,只能低声下气的哄着捧着,求着他改回价钱。
吴老板才不管。
他是商人,不是善人。
叶溪是最先带头施粥的几家商户之一。
她这两年往远处郡县买了不少粮食屯着,到能撑一段时间。
转眼,已经是一个月后。
朝廷赈灾的队伍还没到,赈灾的大家们存货已经不多。
更危险的是,城外开始有人患水病,俨然有发展成瘟疫的趋势。
刚开始官府还没注意这件事,光每天愁粮食和朝廷盘查的事就已经足够让他们焦头烂额,哪有功夫去关注城外又死了几十个人。
“如果真发展成瘟疫。”叶溪知道水病后,第一时间去问姜予:“你有法子吗?”
姜予摇头,主系统给的资料里只知道世界的大概走向,精细到药方就没办法了,另外上一世研究出药方已经是几个月后,那个时候的药方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的病状,不过:“孙颜有。”
孙颜是亲身经历过上一世的重生者,由于种种原因对药方十分熟悉。
于是她垂眸,敲敲躺桌上的小木剑:“该你出马了。”
只要拿到那药方,就能找大夫根据症状调理药的用量。
第279章 种田文里的炮灰(13)
洪水爆发后第二个月,朝廷终于派来治水的钦差大臣。
到这个时候,城里的难民数量已经达到一个可怕的数字,治水队伍进城的时候,满城难民眼神绝望而又麻木的看着队伍穿过街道。
叶溪早早得到消息,当天刻意带着姜予坐在街畔酒楼高处透过窗户往下看。
队伍正前方,一身华服骑着威武大马的正是离开马家村一年多的穆州。
或者说穆寻州。
“真是他。”叶溪啧啧感叹。
穆寻州后方还有不少官袍打扮的,其中有一个身着绯红官袍的俊朗青年,却是几月前出发赶考的孟子宸。
半月前,叶溪就知道孟子宸高中状元,就等正式委任官职。
只是没想到他会出现在这次治水的队伍里。
正好。
穆寻州到县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兵冲进县令府绑了县令及其下属幕僚,压着人来到菜市口雷厉风行的治罪,此举是在取信安抚当地百姓。
之后几天,官府开了赈灾棚子,但难民数量太大,施粥也是杯水车薪。
孟子宸跟着忙活了好几天,才找到机会回家来休息。
一来,又是谦逊尊敬的向家里的长辈们见礼。
众人正围着火炉吃烤肉,剩下那头猪终究是没逃过被宰的命运。
见他回来,也没刻意迎接,杜清恒回以一礼,闻摆冲他“汪”一声,叶溪则摆摆手招呼:“快来一起吃。”
吃完一顿饭,杜清恒又去账房帮忙,徐良蕙则去孟家搭的医铺义诊,等他们走后,姜予用手帕擦了擦嘴,起身对孟子宸道:“来书房。”
三人来到书房,先了解了一下孟子宸这段时间在京城的经历。
据孟子宸所述,现在正是京城桓王与太子夺嫡的关键时期,这次洪灾牵连到的潮州郡守,正是桓王妃母族嫡兄,当初全权负责白云堰修筑的也是桓王的舅舅。
“简单说就是,这次白云堰坍塌导致西南七郡蒙难的原因大半是桓王手下贪污,如果处理不好桓王就要彻底失势。”孟子宸总结道:“从殿试张榜那天洪灾奏章递上来开始,朝廷上就派谁赈灾这事就吵了小半个月,太子一直被桓王压着,好不容易看到翻盘的机会,一心想彻查;桓王则想派自己的人去补救。最后,太子输了。”
“这次来治水的最高官员魏武侯世子穆寻州,就是桓王的表弟。”
“至于其他的,我还没接触到。”
孟子宸作为新科状元,这次治水队伍本不该有他,是太子党与桓王党争斗到最后眼看希望不大,只能见缝插针的在队伍里插人,他是得到天子赞赏的新科状元,又正好来自洪灾郡县,阴差阳错的就被填进了名单里。
叶溪听完表述,对那位太子简直恨铁不成钢:“这太子不行啊,那么大优势都输了。”
孟子宸张了张口,想提醒继母妄议皇家是大罪,想到过去几年被继母统治的记忆,默默闭嘴。
姜予从头到尾坐在一边,捏着茶杯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