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诡域管理所:和姐妹们勇闯诡域(30)

作者: 摘星松鼠 阅读记录

可在这时,许多人早就滴到了血,运气好没滴到的,赶忙跟柏萧她们一样将头颅反转过来。

接着,悲剧就开始了。

没过几分钟,滴到血的也在几秒钟内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一整个十个人的队伍,只剩下了三个人,柏萧,宸萍,还有另一个黑皮女孩。

宸萍心里不由得唏嘘,刚开局第一个晚上死亡的人数就这么高,可见这诡域的难度有多高了。

很快,三人便回到了山上,在老远处看到院子门口站着一行人。

她们挥着手走过来。

柏萧一眼认出了唐然。

她看起来脸色不太好。

“柏,你们去哪了”,她望了望二人身后,“只有你们吗,其她人呢?”

“其她人……死了。”

她这句话,唐然身后的几位也听到了,微微低下头叹了口气。

柏萧望了望门口的几位,比离开这里时少了七个人。

很明显,她们也遇到了鬼的考验。

“这么说,先前进来的二十人如今只剩下了六个,一夜之间,鬼就杀掉了十四人,这……实在是太恐怖了。”,有人说。

“……”

柏萧微微侧过头,“没错,这个诡域的鬼很狡猾,为了活下来,我们交换一下线索吧。”

唐然点点头,将她们去打猎后发生的情况告诉了她们。

据她说,她们离开后,十个人去到了一片森林,还没进森林多久几人就莫名其妙的分开迷路了,走了好一会大家才发现自己遇到了‘鬼打墙’。

她们一直走一直走,不管如何都无法破解,于是,身上有灵器的三个人只能用灵器打破鬼打墙离开,其她人却毫无行踪。

三人离开后,森林里很快就遇到了钦帖木,他说他已经打完猎了,猎物都装在了袋子里。

后来,她们打开袋子一看,里面全是没走出鬼打墙的客人的头颅。

“……”

等她讲完,宸萍也将她们在山下木屋里遇到的情况大概的讲给了她们。

“如此看来,这个诡域里不止一个鬼。”,柏萧摸了摸下巴。

“另一个鬼会不会是那个男npc?”

众人思考之际,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了。

“不,我能肯定,他不是鬼。”

第26章 人影

大家都看向了说话的女子,她眉目凹深,偏小麦色的皮肤上,沾了一些像血液一般的红色,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她没有继续说她先前的话,而是扫视一下众人,重新开口道:

“你们也看到了,这个诡域的鬼异常凶残,既然我们能确定这不是竞争性诡域,我们之间最好不要相互算计,这样只会加快我们全军覆没的速度。”

“我希望大家也都能拿出点诚意来。”,她转头瞥了一眼身后的眼镜男,“害别人,也最终会害了自己。”

这么看来,这个女人刚才被这个眼镜男坑了一次。

眼镜男想要解释,但又不知道要说什么,一脸难堪的表情。

倒不是因为他自责后悔了,而是他认为在这种时候给别人留下‘卖队友’的印象实在太不合时宜了,万一她们都丢下自己怎么办?

尤其是在面对危险的时候,诡域里单枪匹马的危险性有多高,他心知肚明。

女人没理她,反而望向了柏萧她们,继续说,“相应的,我也会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你们。”

她的刘海微微颤动了一下,眼神已经失焦,开始回忆自己在森林里遇到的事。

……

孜拉莱没有队友,她是一个人进的诡域。

分队的时候,她内心也比较倾向于跟男npc去打猎,因为这样可以搜集更多的线索。

她们走出屋子,一股子凉风从发丝间穿过,让她不由得皱起眉。

男npc没骑马,而是带着众人徒步下山,大家三三两两的跟在npc身后,时不时会窃窃私语着什么。

但孜拉莱独自走在方阵最后面,夜晚里用心观察着一切细节。在以前的诡域世界里,她都是靠自己的敏锐的直觉成了唯一活下来的人。

这个诡域,她也必须活下去。

就这样走了半个时辰,大家才辨认到了远处一片密密的森林轮廓。

呜呜——

不知名怪鸟的声音从森林深处传来,莫名的寒气让人很不舒服。

“那个,喂,我们不是去打猎吗?怎么不给我们发放武器。”,一人说道。

钦帖木转过身来,很自然地说:“你们猎杀的东西,不需要武器。”

大家不明白他的意思,就这么迷迷糊糊跟在他身后。

一踏入森林,不祥的预感将孜拉莱警觉起来,她四处观望,确定一切很正常后,这才要跟上其她人的脚步。

就在她要转过头的时候,直接愣在了原地。

明明就走在她前面的几个人就这么消失了?

她四周张望,整个压抑幽暗的森林里,只剩了她孤零零一个人。

她瞬间心慌,呼吸开始困难起来。

“怎么,这就……”

她甚至都不记得自己触碰了什么杀戮法则,就这么糊里糊涂的中了鬼术?

但很快,她调整呼吸,静下了心。

心慌是本能,平静才是智慧。

她转过头看向身后,她们刚进森林不远,可现在却根本看不到森林的外面,代替那里的是又深又远的树木。

她回想了一下,刚进森林时她回头看到的是森林外面那干燥又平的空地在月光下的样子,而现在那里就这么变成了树林,她立马猜测到自己遇到了‘鬼打墙’。

孜拉莱在其她诡域里也遇到过‘鬼打墙’,但在她的经验里,鬼很少在‘鬼打墙’里面杀人,它们却会用此迷惑人类触碰杀戮法则。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一纸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