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165)+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张说这波以公谋私可以说是十分明目张胆了,他甚至一点掩饰都不做,明晃晃告诉众人,和我张说交好,就能升官。】

【所以大部分的文官都对这件事怨言很深。】

[张说这以权谋私太膈应人。]

[怨言很重是正常的,张说这是在挑战别人的底线吗?]

[我就说封禅不应该封的吧,这下好了,封飘了两个。]

[李隆基和张说是不是都以为封了个禅自己就牛逼坏了。]

[感觉张说真的以为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再给他一点时间说不定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

张说吓疯了。

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这是赤裸裸的污蔑啊。

张说慌张摆手。

李隆基眼神晦涩看着他。

张说“噗通”一声就跪下了。

“臣绝无此意啊,后人也只是揣度的随口之言,还请陛下恕罪。”

李隆基沉声道:“随行人员全都是你一手安排的?安排的人都是你的心腹?以权谋私?”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

张说本来就心虚,这可吓坏了他。

张说一个哆嗦,想到了什么,庆幸又害怕:“是臣安排的,但绝不似天幕说的那样全是与臣交好之人,至于小吏便更是无稽之谈了,我如何会让小吏跟随陛下一同登顶泰山呢!”

李隆基沉默看着张说,判断他说话的可信度。

在张说的耳中,李隆基的沉默震耳欲聋。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应该怎么办?

请问有这个想法但是没有把这个想法实施会被判罪吗?

李隆基不再那样信任张说了,吩咐高力士:“把随行名册拿给我过目。”

张说心里清楚名册上的随行人员都是谁,他拿着大袖子擦擦鬓边吓出来的汗水,然后偷偷往张九龄那里看了一眼,眼睛里了感激快溢出来了。

感谢,万分感谢。

今天要不是你,我就彻底嗝屁了!

张九龄也正在看他,点了点头,表示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但眼底到底还是有几分担心。

在看小册子的李隆基没有看到张说的小动作,他在专心看着小册子。

这名单看着,好像很合理。

里面虽然有同张说交好的人,但并不像天幕说的那样离谱。

更不存在两个小吏。

李隆基放了张说一马:“起来吧。”

张说松了半口气,剩下半口气松不松,还得看天幕说什么。

【张九龄是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书。于是张说就把这份名单给了张九龄,让他按照这个名单起草诏书。但这回一向和张说交好的张九龄都觉得这名单太离谱了。所以他劝张说:“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

【还是应当以德望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应该升官的标准,而不是个人的喜好。如果这个名单公布出去,讥讽毁谤数不胜数啊,张公你要深思熟虑。现在诏书还没有写,一切都还有改正的机会。】

【张九龄不愧是要当宰相的人,这份名单会给张说招来多大的骂名,他看得清清楚楚,也希望张说能重新拟一份名单。】

【但张说一身反骨:我不!我就要这么干!】

【所以这名单昭告天下的时候,就像一滴水进了油锅,炸翻天了。】

张说再次摆手。

不不不,我没有不听张九龄的话。

他是有把小吏放进名单的想法,但是他一想到天幕的背刺,就一阵后怕。

他自己也知道,把两个小吏的名字放进去太离谱了,所以这想法甚至没有在他的脑子里存在很久。

他确实也把一些同他交好之人的姓名放进去了,但是正如天幕说的,张九龄提前看到了这份名单。

在张九龄的提醒下,他又把旧名单拿回去反复斟酌替换了几个人,这才有了最终让李隆基看到的人员名单。

张说现在一边冒汗一边庆幸。

还好他听了张九龄的话悬崖勒马了呀,否则他现在就会被天幕戳成筛子,当场死在这里!

李隆基带着狐疑看向张说。

要知道,天幕说的事情一向没有错过。

或许张说曾经是有这样想法的,只是没把这事做出来。

但有以权谋私的想法就对了吗!

有这个想法也不可以!

想着想着,李隆基瞪了张说一眼。

张说偷偷瞟了李隆基一眼,胆战心惊,又把视线收回来,老老实实立正站好。

【说到这里,还有一则趣事可以拿出来说。除了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张说还在这名单里塞了一个人,这人叫郑镒,是张说的女婿。】

[我知道!泰山之力!]

[原来这个好岳父是张说?]

[急急急,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哈哈哈哈笑疯我了,泰山岳丈的源头找到了。]

张说看着天幕,这回彻底慌了。

第57章 (视频) 张说:顺利拿下五杀成就

“除了和自己关系好的人, 张说还在这名单里塞了一个人,这人叫郑镒,是张说的女婿。”

张说摇摇晃晃, 有些晕眩。

他快站不直了。

后人连随陛下一同登顶泰山人的名册都能看到?

张说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

随行人员那么一排的名字啊,他只因为自己的私欲掺进去一个名字。

仅仅是一个名字,就一个啊。

就才这一个不起眼的名字, 就被天幕拿着放大镜给找到了?

不可理喻。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