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172)+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届时陛下只会更喜欢张说。

于是源乾曜瘪了瘪嘴,带着几分违心:“无碍,我并没放在心上。”

这事儿在礼法上挑不出毛病,但在情感上,任谁都能看出这事张说办的极不妥帖。

李隆基也不是那种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瓜是吃完了,现在他的大臣在生闷气,他得出言安慰两句。

毕竟这气是为的在自己面前刷脸而生的。

瞧瞧那句“无碍我并没有放在心上”,那不正是说反话呢吗?

这业务他太熟练了,他后宫的妃嫔们也会这般讲话。

李隆基安抚源乾曜道:“你为封禅做的那些事……”

嗯,什么事来着?想不起来,不管了,不重要。

“你为封禅做的那些事,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朕很满意你做的,还需你长久辅佐朕才好。”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朕也没有忽视你,你也很棒,不要生气啦。

李隆基相当满意自己所说的,先对臣子的工作进行肯定,然后进行表扬,最后再表示你十分重要朕离不开你。

他一听不得被朕迷死啊!

来自李隆基的肯定.jpg

源乾曜生气的最根本原因也的确是张说把所有的风头给抢走了,现在因为这突然出现的天幕,这件事被暴露出来,张说这风头究竟在不在还要两说。

但总归他是不会白干活了。

源乾曜在李隆基开口的时候就竖起了耳朵。

李隆基话没说完,他心中就已经由怒转喜了。

要说他能力确实不如张公,却依旧能得陛下一句“还需你辅佐”。

这如何能不令他感动!

于是吃瓜群众李隆基,在吃饱瓜后,顺便来到这瓜的尾巴处,把事件受害人给哄好了。

全当瓜后消食了。

李隆基很开心。

源乾曜开心了,张说也放心了。

他看源乾曜已经不似最开始气鼓鼓的模样,心知这事算彻底揭过了。

他最终没像天幕说的那样,和源乾曜结下梁子。

要知道源乾曜虽然只是一个辅佐性的宰相,在地位上虽比不过他张说,但源乾曜要是想给他使绊子,也足够他喝一壶了。

张说的心是放下了,但天幕下一句话又把让他一整颗心都悬起来了。

【泰山封禅后,表面上张说是李隆基脸前红的发紫的红人,无论是权力还是声望都达到了最顶峰。张说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实际上,现在的张说危险的很,他现在的状态有些像烈火烹油,只要一滴水进去,整个锅都会炸掉。】

【张说在封禅中得罪的人太多了,偏偏张说无知无觉,依旧以为自己是李隆基面前最红的,最不可替代的那个人。】

【这样自大自傲,目空一切的状态,让他面对张九龄的第二次提醒后依旧满不在乎。】

【我们刚刚说了,张九龄在封禅的时候就提醒过张说,他在看过登顶泰山的人员名单后,感觉十分不妥,所以提醒张说,现在时间还来得及,希望他重新拟定一份名单。但张说满不在乎,认为他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就是按照这个名单来又有什么影响呢。最后这名单引发轩然大波,给张说拉了不少仇恨值。】

[求求张说听听张九龄的吧?那毕竟是以后的宰相呢,不会差的啊?]

[张说不会还不听吧。]

[张说:你别管,主打的就是自信。]

[上一个这么自信的是姚崇,他已经罢相了。]

[感觉张说要凉凉,提前来一首凉凉送给他吧。]

[感觉张九龄人是真好啊,张说都不听他的了,还愿意劝他。]

张九龄站在一边广袖翩翩站着,就被发了好人卡。

张九龄对天幕所说的倒是无所谓,他比较好奇他究竟因何而第二次劝谏张公。

但旁人就有所谓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发出了想和张九龄交朋友的声音。

这样模样俊朗,风度翩翩,还会在关键时候拉你一把的朋友,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啊。

众人又看了看张说,顿时唉声叹气。

先是因为张说不知好歹不听张九龄的劝告而唉声。

然后因为自己没有张说的权势而叹气。

张九龄是张说一手培养起来的,他不向着张说还能向着谁?

要怪只能怪自己没有张公有实力啊。

唉,是他们太没用了,抢不来张九龄。

一时间,天幕下多了许多垂头丧气的脑袋。

【“辩给多词,不可不备也。”这是张九龄的劝告。“此狗鼠辈,焉能为事!”是张说的回答。张九龄的第二次劝告,张说也没有听。这次不听张九龄话的后果是惨重的,因为张说的轻敌,他最终被罢相了。】

罢相?

罢相!

张说要疯了。

他捂着自己那颗马上就要衰竭的心脏,险些哭出来。

天幕有话就一次性说出来吧,再来几次的话他心脏是真受不了啊。

他人老了,受不得那样大起大落的刺激。

这“狗鼠辈”究竟是谁?快告诉他啊!

【作者有话要说】

接着去码字了,多搞点存稿留着这周六周日搬家用,毕竟这两天是要日万的(失魂落魄地离开)

第59章 (视频) 随机选的小喽喽是未来的大boss

“辩给多词, 不可不备也。”

“此狗鼠辈,焉能为事!”

【让张九龄对张说劝了又劝,且也让张说毫不在意的这个人是谁呢?是我们之前说的宇文融。从他整顿黑户这件事中, 就能看出这人是有几把刷子的,他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所以在经济发展上, 李隆基尚且需要仰仗他。】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