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184)+番外
天幕一句“不重要”急坏了天幕下的张说。
这怎么能不重要呢?这对他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现在,没有比证明他清白更重要的事情了!
若不是顾忌着在李隆基面前的仪态,张说已经想背着手焦灼地走来走去了,他甚至想叫起来。
他以权谋私,给女婿谋了个职位他承认。
天幕要是说他贪财……他咬咬牙也能认!
但他发誓,真的很少很少,真的只有一点点,他们硬塞给他的,他已经拒绝了很多了。
张说化身流泪猫猫头,心里的悔恨绵延千里。
他现在只恨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想着去提携女婿,靠他自己的本事不好吗?
女儿有他这个当爹的在难道还能差了去?
在子寿第一次说起名册有失偏颇的时候,他就应该将名册里不合适的名字全部删掉,包括他那个蠢女婿!
以权谋私,那确实。
张说立正挨打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是要说他和术士交好他是万万不会承认的。
他没干过的事情,凭什么要把这事强行安在他脑袋上?
宇文融才不是那冤大头,他才像那个愚蠢的冤大头。
他天天不是忙着工作就是忙着和手下那些文人吹牛,他哪里有这个时间去结交术士啊。
且旁人不知道陛下对术士的厌恶,他能不知道吗?
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术士的吃了多少亏,他就是那力保陛下的重臣之一!
他一心扶持陛下,留守东都无怨无悔,怎么会有不知死活去结交术士呢?
张说眼巴巴看着李隆基,寄希望于李隆基能明察秋毫,看到他的忠心。
另一边的李隆基沉思。
他无甚表情,但心里的天平已经往张说那里倾斜了。
“要不是张说等一众重臣宁愿自己被贬也要力保李隆基……”
是啊,张说是自己的老师,在自己是太子羽翼未丰之时,就像一只大鸟张开臂膀将他放在后面,为他挡住了许多的疾风暴雨。
他这才得以有喘息的机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的势力,慢慢成长起来。
李隆基看着如今已两鬓苍苍的张说。
那个当时力保他的老师,现在已经老了。
时间在张说身上留下了极为明显的痕迹,想起过去的种种,李隆基深深叹了口气。
张说明知道他讨厌术士,又怎么会去结交术士呢?
这罪名是真是假也许确实有待商榷。
且宇文融那样为达目的誓不罢休之人,想把张说拉下台来编出什么谎话实在太正常不过。
要不是上次天幕告诉他清查黑户一事出了纰漏,他至今都被宇文融蒙在鼓里。
李隆基叹息是对过去的怀念,是对张说这个老臣的心软。
但张说看到李隆基叹息,心拔凉拔凉。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认同了天幕那句“张说是否真的犯罪了这并不重要”吗?
还是陛下现在对他的态度就像对待犯了错的姚崇一般,犯错只是一个引子,实际上陛下早有罢相之心?
想到这个可能,张说的心更凉了。
不要相信天幕啊,他还能救一救,能不能不要放弃他?
[为什么不重要啊?我感觉这挺重要的。]
[是啊,毕竟张说也做了挺多的事情。]
[引领文坛的人呢,张九龄能有之后的成就和他也是密不可分的。]
[感觉还是把理由说清楚吧?]
此时此刻,张说感觉向来喜欢背刺人的天幕终于说了让人内心熨帖的人话。
天幕飘出一条评论,张说点一次头。
是啊是啊,真的很重要,他一身清白可不能毁在宇文融那小子的手上。
【为什么说张说犯不犯罪都不重要了呢?我们看看李隆基成立的这个重案小组里有哪两个重量级的人物。】
【第一个是源乾曜。没错,就是在泰山封禅的时候已经和张说结下梁子的那一个。在封禅的时候,张说把所有能被记录在史册,以及能在李隆基面前露脸的活儿全部都抢走了。源乾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在封禅的时候没有发作,是因为他心里很明白,封禅之时的张说盛极一时,那时候的张说不是他能抗衡的对象。】
【但今时不同往日,张说得罪的人太多了,以宇文融为首,那么多人想拉他下马,他怎么能不逮住这个好机会呢。更重要的是,源乾曜知道,这时候的李隆基已经没有之前那样宠爱张说了。在任命之事上的小小插曲被宇文融注意到了,又怎么逃得掉源乾曜的眼睛呢?】
【我们刚才说过源乾曜和李林甫的关系,源乾曜和李林甫的关系不错,他提拔过李林甫。而将矛头对准张说的宇文融,他和源乾曜的交情也不浅。我们之前讲宇文融的时候简单提了一下,他因获能力突出获得京兆尹的赏识,彼时的京兆尹就是现在的宰相源乾曜。】
【所以我们可想而知让源乾曜来调查张说的结果了。】
[我的天!关系网这么复杂!]
[说实话我之前在博主提到源乾曜的时候都没怎么注意到他。]
[是啊,存在感好低,在张说和张嘉贞斗法的时候他作壁上观,根本不参与。]
[我一直以为他是那种守成的老实人,原来也是一个不简单的?]
[就我这脑子,把我塞进去当天我就得凉。]
宇文融死灰一般的心又重新跳动了起来。
源乾曜!
天幕说的对,源公在朝廷之上是元老级的人物。
他本不知道源公和张说有矛盾,现在他知道了。
既然他知道了,他就不能让让这个消息白白流走,他就要利用起张公和源公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