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195)+番外
要他说啊,这天幕就是太过于风声鹤唳了,总是想些什么莫须有的东西吓唬自己。
陛下哪里就像天幕说的那样吓人了。
李隆基激动起来。
对上了对上了,对应上了!
李峤确实是这么劝他的,天幕所言非虚。
看来姜皎是真的凭空捏造他废后的谣言啊!
李隆基觉得要是这事他还是能继续忍下去,他枉为一个皇帝!
蹲在墙角长蘑菇的姜皎已经不对这件事抱任何希望了。
李峤这愣头青居然直接把这件事告诉陛下了,他甚至还想和陛下去理论,简直不知所谓。
这不就是戳他的痛脚吗?
完了,现在不仅他要完蛋,李峤也要完蛋。
如果李峤真的已经把这件事告诉陛下了,也许不用等陛下回来他就要遭殃。
他告诉陛下了?他真的告诉陛下了?
姜皎动起了自己长时间不动的脑子,开始分析。
如果李峤已经把这件事说出去,那陛下或许当场就发作了,根本不用等到封禅回来。
陛下没必要忍着这气啊。
可天幕又说了,废后是在封禅结束的一年之后。
李峤要是把这件事说出去,那时间也对应不上啊?
难道陛下真的忍了这份气?就等着封禅结束回来把大家打包了一起收拾?
那这样酝酿已久的怒火就更不是他能承受的了。
经过一通乱七八糟的分析,姜皎彻底把自己吓住了。
这就是未知的恐惧,他知道头上有把刀要掉下来,但这刀摇摇欲坠,他不确定究竟何时才是自己的死期。
这个过程才是最折磨人的。
李隆基连连摇头。
天幕说他马上就要恼羞成怒了,他没有。
他只是让李峤小声一点,他没有惩罚李峤,他甚至也不知道他要废后的事情是姜皎告诉李峤的。
天幕又在污蔑他。
【李峤上来就戳到了李隆基的痛处,李隆基自然恼羞成怒了。他最开始只是有废后的想法,但如何去实施这件事他是没什么主意的,所以他才要问问姜皎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既然没有一个完全的废后计划,那废后这件事就还不能暴露。李隆基废后的想法只跟姜皎一个人讲过,他自然把所有的错处都怪在了姜皎身上。】
[李隆基居然还有脸怪姜皎?那不是他自己说的要废后吗?]
[姜皎实惨。]
[伴君如伴虎是真的,一个合格的皇帝的朋友嘴巴就应该像铁焊的那样严实。]
王皇后看着天幕,心中不免担忧。
阿兄知道皇帝最近有废后之心,莫不是从李峤的口中听到的吧?
李峤又是从姜七口中得知这个消息。
如此看来,姜七或许要有难了啊。
王皇后想起那个总是跟在李隆基身后,见了她会一口一个嫂子的恣意少年,心里有感念,更多的还是担忧。
姜七其实大可闭嘴不言此事,他能在陛下身边长获盛宠,自然是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
他不是那等莽撞草率之人,同李峤透露这件事,恐怕不是为了一时的口舌之快,而是因为李峤的另一层身份,他不仅仅是宗室之人,他还是她的妹夫啊。
姜七这是想借李峤之口,把这件事告诉她,让她及早想应对之法。
只是没想到李峤会如此鲁莽,知道找到了陛下,和陛下说了这件事。
所以现下李峤究竟有没有和陛下说了这件事呢?
若真是说了,恐怕陛下归来之日,就是姜七大祸临头之时。
此时的姜皎已经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了。
他目光呆滞看着前方,光是听天幕的声音,整个人就已经木木的,像是失去了灵魂一般。
果然,一切都往他所想的方向去发展了。
陛下只把废后这件事告诉了他,那么出现任何人知道陛下有这个心思,这都会变成施加在他身上的罪状。
他不该心软,他应当老实本分,牢牢管住自己的嘴巴的。
姜皎伸出手,对着自己的脸就来了一下。
让你多嘴,让你多嘴,你一个靠着圣上荣宠而获得爵位的人,怎么敢那么碎嘴巴啊。
李峤品出了不对劲来。
难道陛下这是表面上答应了他不废后,实则内心知道是姜皎给他透露的消息,现在正在记仇?
陛下是那样小肚鸡肠的人?
他当时没有感觉到陛下脸色有什么不对劲啊?
【所以李隆基明面上和李峤说,自己不会废后,但是背地里,他给姜皎安上了挑拨自己和皇后之间关系的罪名,先是削去了姜皎的爵位,在朝堂之上,当着群臣的面打了姜皎六十板子,然后流放岭南去了。】
【姜皎小时候就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李隆基登上皇位之后他的日子就更舒坦了,流放对他来说就是判处死刑。果然,他甚至没能到岭南这个地方,在路上就死掉了。】
[我就知道姜皎不能善终了,果然。]
[我猜到李隆基恼羞成怒,我没猜到他怒的那么厉害。]
[唉,只能说姜皎真的太惨了。]
[我还记得当时张说和张嘉贞争论过刑究竟应不应该加于士大夫身上。]
[当时张说拦住了李隆基,以后可能没有人能拦住他了吧。]
王皇后站起了起来。
她难以置信看着天幕。
“打了六十板子。”
“流放岭南。”
“在路上就死掉了。”
姜七,因为间接性给她传递了消息,所以死了?
王皇后有些站不直了,这消息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背后议论皇室确实有罪,但何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