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232)+番外
他究竟说了什么?能让陛下转变心意,不喜欢张九龄,而更喜欢他呢?
【张九龄和裴耀卿迈着大步,昂首挺胸离开了。李林甫假装随着他们两个人一起走,实际上装作一瘸一拐的模样,走的很慢。】
【李林甫边走边嘀咕:“东都和西都都是陛下的,陛下往返于两个皇宫之间,就像是往返在自己的两个家中一样。从这个家回到那个家去,哪里需要选择时候才能出发。”】
【在李林甫一瘸一拐的时候,李隆基就知道他有什么话要讲,没想到他除了张九龄这个只会跟他对着干,惹他心烦的宰相之外,还有李林甫这样体谅他的宰相!李林甫这嘀咕可以说是嘀咕到了李隆基的心坎上了。于是李隆基伸手把李林甫召回来问:“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李林甫不仅把刚刚说的话重复说了一便,还提出了扰民的解决办法。李林甫说:“如果在路上耽误了百姓收庄稼,免除他们的赋税以表补偿就好了,陛下想回自己的家还需要问别人的建议吗?我建议,陛下现在就给相关的部门下命令,明天就回家!”】
【于是在李隆基对张九龄逐渐不满的时候,李林甫在李隆基心里的地位逐渐攀升了起来。张九龄脾气臭说话不好听,还总是要跟他对着干,但李林甫就不一样了,李林甫脾气好,说话好听,还愿意事事顺着他,他喜欢李林甫。】
李林甫沉默了。
感觉这个方法也是行不通的样子。
天幕所说的“口蜜腹剑”原来是这个意思。
天幕没冤枉他。
但在现在局势已经变了,陛下对这种甜言蜜语的戒备心相当之高。
且不仅仅于此,朝廷之上那么多虎视眈眈的谏官,等着抓陛下的错处,他们不仅要抓陛下的错处,他们还要抓朝臣的错误。
他们那么多双眼睛天天擦的雪亮,没什么事就在找那些“妖言惑众”试图迷惑陛下的害群之马。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是真的像天幕说的那样做,那就是把自己的小辫子露出来等着别人薅。
李林甫转头看了一眼宇文融。
就比如这个看起来脑子不灵光的二傻子,就在等着他犯错。
李林甫表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心里却在深深叹息。
知道了怎么得陛下欢心又有什么用。
顺着陛下的心意说话,这招在天幕里有用,在现实里可一点用都没有啊。
宇文融的视线简直黏在的李林甫的身上。
他的意思相当明显了,说啊,你按照天幕的话说给陛下听,哄陛下开心啊。
你敢说我就干谏死你。
李隆基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李林甫,感觉不错很好。
给出解决办法,还能让他早早离开洛阳回到长安,谁愿意跟那群妖怪待在一起。
李林甫真会说话啊。
“东都和西都都是陛下的。”
“往返于陛下的两个家中。”
是啊,都是他的。
不仅仅长安和洛阳都是他的,这整个天下都是他李隆基的!
李隆基甚至对李林甫放下了几分心防,只觉的面前乖巧老实的臣子甚好。
说话好听,事办的也漂亮。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可惜道理谁都懂,但是大家都爱听好听的话。]
[李隆基能是“大家”吗?他是皇帝啊,大家爱听,他不能听啊。]
[李林甫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闭塞言路的。]
“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闭塞言路的。”
这话把又有几分飘的李隆基给扯下来了。
李隆基想邦邦给自己两拳。
你冷静一点,安史之乱啊,你忘啦?
你怎么敢飘的啊?
李隆基想想自己如果一步步踏上天幕所说的轨迹,会招致怎样的骂名,他瞬间清醒了。
天幕的话简直提神醒脑。
他后怕看了眼李林甫,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幸好有天幕的提醒,不然他该走在犯错的边缘了。
至于怕妖怪怕鬼……
李隆基往后坐了坐,被自己的大龙椅包围的感觉相当有安全感。
他胆子很大!
从今天起,他,李隆基,就不再怕鬼了!
天幕说的,世界上本没有鬼。
他相信天幕。
或许真的是有人在搞鬼呢?
谁是从这个回京时间中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呢?
李林甫!
李隆基的屁股又往自己的大龙椅后挪了挪,看着李林甫的眼神也带着几分质疑。
或许也有一种可能,是他自己想回长安来……
李隆基惴惴不安开始考虑自己一手策划回京事件的可能性。
李隆基心虚又正直。
心虚的是,长安确实更舒适一些,他贪图享乐还真说不定。
正直的是,他在谴责这样的行为,他可以拿砖头,把天幕里的那个李隆基一板砖敲死。
张九龄本也不确定陛下的态度。
若陛下日后依旧如天幕所说的一般公私不分,他依然会选择上谏。
他的每一次谏言,都没有考虑过保全自己的这个可能性。
更何况他已经知道大唐于安史之乱彻底没落,他身为宰相,就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张九龄往高位上的李隆基看去,只见李隆基目光灼灼,质疑地看着李林甫,完全没有一丝被蛊惑的样子。
张九龄满意了。
陛下如此,他应当放心了。
【刚刚我们说的这件事,只是李林甫扳倒张九龄的第一个机会。很快,他的第二个机会来了。】
【这个时间被称为牛仙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