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26)+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假如能发现壁画,那么我们不仅能从中了解墓主人生前事迹,更是能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当时的人文习俗。】

这下所有人的眼睛都冒光了。

是啊!壁画!

他们本以为,借墓志铭以瞻仰巾帼宰相生前事迹已然是万幸了,但是现在天幕说什么,天幕说,他们还有机会能看到壁画!

五个天井的墓啊,那么长的墓道啊,这得有多么长的壁画可以看啊!

他们无缘得见婉儿真容不要紧,他们有画可以看呐!

这神迹若真的只降临这一次,那么在他们之后,再无人再能亲眼目睹婉儿的墓志,无人能亲眼目睹婉儿的墓中的壁画!

皇室二品的昭容,生前还握有那样的权柄,这该是怎样精美又详细的壁画!

无论为官者还是读书的平民百姓,此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甚至将一双眼睛都放亮了。

千年之后,既然能将墓志铭展示给世人观看,那么这更为精美的壁画,想必也应当一并展出的吧?

但神音接下来的话将每一个伸长脖子之人的希望都打碎了。

【可考古专家进去之后,仅能看到墓道灰扑扑的两壁。】

【壁画没了。】

为官者和读书人都愣住了。

壁画没了?

怎么就能没了呢?

他们如此期待这壁画的现世,他们伸长着脖子眼睛都不眨地看着天幕,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结果天幕跟他们说,壁画没了?

天幕好像在逗他们玩?

是不是在墓志铭被发现之前,就有盗墓贼把壁画刮去了?!

一时之间,愤怒席卷每个人的胸腔。

没有一刻能比现在,更让他们厌恶盗墓之贼。

【究竟有没有壁画呢?是有的。考古专家在墓道的东西两侧发现了灰白涂层,这说明墓建之初,是有壁画的。只是等墓道完全开采出来之后,只余白灰与泥土的混杂物。】

【有人猜测,壁画没有被完全保存下来,是因为这里原来是水浇地,随着岁月变迁,朝代更迭,壁画没有被保存下来也是正常的。】

听到这里,百官深深叹息。

原来不是盗墓贼。

既不是盗墓之贼,那便没有办法了。

水浇地,地理因素。

天灾总是人为不可避免的。

这墓恰好建在了水浇地上,上官昭容的墓,也恰巧在一千三百年之后才得以现世。

一千三百年啊,何其漫长的年限。

他们能得以看到来自千年之后的天幕已然是比旁人幸运太多,看不到上官昭容的壁画,也莫要强求了吧。

只是令众人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神音话锋一转。

【但我认为这壁画没有保存并不是水浇地的缘故。】

【正常情况下,壁画是要有底障和白灰墙皮这些保护措施,才能使得壁画历经千年岁月仍然不被侵蚀地被保存下来。】

【出现的白灰水说明,这里曾经确有壁画的存在,只是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这样的疏忽是不应当出现在这种五个天井的高规格墓葬的。】

什么?

没有保护措施?

听到此言的文人们拧胳膊掐大腿,扼腕叹息。

这如何能没有保存呢?

这可是皇家之墓啊,不应当出现如此疏忽啊。

这个一睹上官昭容之墓壁画的机会,就放在他们眼前,可是因为造墓者的疏忽,这精美的壁画不见了。

文人们想了又想,把肠子都转了几百个结。

想不通啊,实在想不通啊,这样细小的疏忽是不应当发生的呀。

太极殿前的百官将目光齐刷刷看向李隆基。

皇室之墓的壁画因为未保存而出现了问题!

这问题在千年之后发现,已然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了。

但是现在不同啊!

他们是什么?

他们就是这天幕里的神音所说的古人啊!

一时之间,太极殿前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从未想过能因自己是古人而得到如此的快乐。

百官从未觉得改变历史离自己如此之近。

如果说上一次天幕降临,是为了警醒当今圣上,在位的君主。

那么这次天幕降临,想必就是挽救上官昭容之墓吧!

上官昭容已然故去六年。

若单独看着六年的光阴,的确并不短暂。

六年,足以让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变为懵懂稚儿。更为大户些的人家,孩子六岁,便当启蒙了。

可若将这六年与一千三百年的光阴相比呢?

六年何其短暂!

而现在作为后人口人的古人,他们可以将壁画保护完好以留传后世。

一时之间,李隆基感受到了众人探射灯一般的目光。

能有此目光的,大多是些不知晓当年唐隆政变细节的大臣。

而知道内情的姚崇、张说、刘幽求,全都沉默了。

李隆基也沉默了。

【墓道和天井的过道会设置壁龛,这里是放置随葬品的地方。随葬品的数量规格自然也与墓主人的身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壁龛转封门完好无损,这说明墓完好,没有被盗。】

【至此,可以排除盗墓贼盗墓的情况了。】

【但壁龛内的陪葬品,相对于上官婉儿二品昭容的身份来说,着实是有些寒酸了。】

【壁龛里散落着的陶俑东倒西歪乱成一团,种类少不说,而且制作相当简陋。陶俑的面部十分不清晰,甚至是背面有明显切割的痕迹。高等大墓的会出土的高级唐三彩,这里一件都没有。】

听至此,文人心寒。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