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270)+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十八郎……

杨玉环玉手捂住了微启的唇。

养在皇后膝下的那位皇子,也排行十八。

杨玉环走后,过了有一会,武惠妃开口:“他非要娶?”

王皇后点点头。

武惠妃又继续问:“一哭二闹三上吊?”

王皇后叹了口气,继续点头。

武惠妃冷哼一声:“没出息,让他吊死吧。”

她这般心向权力无心情爱的人,怎么会生出这么个恋爱脑的儿子。

武惠妃看了眼皇后。

都是皇后给他教仁慈了。

心中怒气消的差不多了,武惠妃逐渐冷静下来。

这孩子养在皇后膝下,但毕竟不是皇后的孩子,也更没有被冠以嫡子的身份。

立长立嫡的道理在这孩子身上的行不通的。

且还有他二哥在太子位上坐的好好的呢,再怎么也轮不上李瑁。

不争不抢的性格挺好的,以后不会遭罪。

但是。

武惠妃的眉头又拧起来了。

不争不抢不代表他可以是一个恋爱脑啊!

皇后给他找的那几家姑娘她都看过了,皇后倒是没有因为和她的恩怨就苛待了这个孩子。

结果辛苦给他选来的,他不喜欢,自己跑去找了一个。

“打听过了,幼年父亲去世,被寄养在了叔父家中,本是呆在洛阳的,叔父来京的时候带上了她,也是有意让她与京中的女娘们结交,没多久就回洛阳去了。”

王皇后将调查来的消息都告诉了武惠妃。

武惠妃想了想:“既要回洛阳去了,那便不管了。时间久了,那孩子的心思就消了。”

她又补充:“我会派人盯着,不让他们见面的。”

说完后,武惠妃想了想,没什么要说的了,起身离开了。

赵丽妃从后面走出来,一张脸上都是赞叹。

“美啊,真是太美了。”

这是在说杨玉环。

赵丽妃顿时明白了几分李瑁的心意:“也难怪十八郎他死乞白赖惦记着人家,要我是郎君,我也惦记这样好看的女娘。”

她笑着摇头:“你别说,和武惠妃还真是有几分相似的。”

王皇后赞同道:“武杨两家几代前就有姻亲关系,带几分相似也不稀奇。”

李隆基回到自己的书房,心才安定下来。

他一头扎进奏折的海洋,后宫是一步都不去了。

后宫不是温柔乡,那是埋骨地。

美人也不美,褪去皮相之后都是一架骷髅。

李隆基觉得自己经此一吓,是彻底参透了。

接连做了几天的噩梦之后,他恢复了一些元气。

但这元气满满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李隆基他收到了一个消息。

今年长安的粮食收成不怎么好,他得去洛阳了。

张九龄在朝堂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李隆基是一百个拥护。

没错!宰相说的多!百姓的粮食不够吃,我们去洛阳!

得去,他是一个明君,怎么能不去呢?

等到回书房后,周围除了高力士再也没有别人了,他的内心开始汪汪大哭。

那是洛阳啊,天幕说了,那是闹鬼的地方。

谁知道是不是此番前去,洛阳皇宫里就会闹鬼?

前段时间“美人骨”的脑补把李隆基吓得够呛,现在“洛阳鬼”的脑补也是一样让他胆战心惊。

牛仙客呢?牛仙客呢!

和籴法究竟想出来了没有?他快坚持不住了TvT

但不管李隆基有多不情愿,他都要踏上去洛阳的路。

去洛阳之前,他派人去视察牛仙客的工作。

有个人盯着,让他不要懈怠,赶快想出和籴法。

然后他还不忘把程伯献给带上。

天幕说了,这人仗着自己和高力士是结拜兄弟,搜刮民膏民脂,无恶不作,为非作歹。

他这回去洛阳就让程伯献护送,他到底得看看这究竟是怎么个事儿。

他要是敢胡作非为,就给他杀掉。

想到程伯献这个出气筒,李隆基快乐多了,气都顺了不少。

李隆基是快乐了,程伯献快吓坏了。

他之前干的那些坏事虽然没有被揭露出来,但是他害怕被揭露啊。

他试着去联系很久不联系的高力士,但送过去的拜帖石沉大海。

程伯献肠子都毁青了。

在他日渐放肆,而高力士逐渐跟他疏远的时候,他心里就应该警醒起来了。

如今悔之晚矣!

他现在就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水里是鱼是虾,还是蛰伏着蟒蛇鳄鱼。

原本为他保驾护航的高力士不在跟他交好。

他只能收敛起放肆的行为。

程伯献在心中默默发誓,势必不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很多人都在为这次的洛阳行而担忧。

李隆基怕鬼,他担心洛阳皇城里闹鬼。

程伯献怕李隆基,他怕李隆基一个不高兴就把他的脑袋给砍下来。

王皇后和武惠妃也在害怕,这两个在后宫中除非必要,否则不会见面的女人最近频频碰头。

她们共同担心的也是李隆基,两个人都害怕李隆基和那杨家的女娘遇上。

“她回洛阳了?”武惠妃问。

“是的。”王皇后忧心忡忡地回答。

接着她又补充:“十八郎还在闹着娶杨家姑娘。”

言外之意,你想办法管管你儿子吧。

武惠妃觉得自己一张老脸都要被这个儿子给丢尽了。

她肚子里出来的孩子不想着权力和江山,为了一个女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

武惠妃现在更害怕了,她不仅怕李隆基看到杨家女娘,还怕十八郎看到杨家女娘。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