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292)+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花灯在长安齐齐点亮的那日,杨家的气数,就已经到头了。

花团锦簇之下是烈火油烹的煎熬,只可惜当时的局中人,无一人看到。

[这都是李隆基一手造成的。]

[姚崇最开始还让他吸取外戚专权的教训呢,他全忘了。]

[他现在能记住什么,在美人堆里乐不思蜀了都。]

[他对得起二凤打下来的江山吗?]

[等李隆基下去了得被他的祖宗们摁头锤死。]

[越接近安史之乱,我就越想让李隆基早点下去陪祖宗。]

李隆基正视天幕,第一次,他不再试图躲避天幕的背刺。

他终于明白为何后人提及他占儿媳的事情如此愤怒。

后人不单单是站在道德的角度来批判他占儿媳的行为,他们是知道了历史的全部始末,看到了外戚专权的危害,故而愤怒,故而忧伤,故而郁气结于胸中难以抒发,所以后人找到了外戚专权的罪魁祸首,他,李隆基。

因为惋惜,所以愤怒,所以谩骂出声。

“希望李隆基早死二十年。”

谩骂的背后是他们的遗憾,和恨铁不成钢。

后人们希望的不是他早死二十年,他们更希望的是,大唐的繁盛能如高山巍峨绵延,再延续二十年。

不,不仅仅是二十年,他们想看到的是盛唐那颗璀璨的明珠,一直被放在它应该存在的高度,永永远远璀璨下去。

【当然,凭借杨贵妃的恩宠显贵的那些人中,是能排出个一二三的名次的。杨家的所有人中,有一个人的成绩远远超过了所有人,他最后坐到了宰相的位置。这个人就是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唐朝著名奸相,杨国忠!】

杨国忠!

所有人的头都抬起来。

在第一次天幕中,这个名字就被提起过。

李隆基将每一次天幕的笔记都反复看过多次,尤其是第一次天幕,每一句他都烂熟于心。

“杨国忠!”

李隆基几乎要把一口牙给咬碎了。

他甚至不管天幕是否结束,当即吩咐左右:“去杨家,掘地三尺,都要把这个叫杨国忠的给我找出来!找到后,立刻带到我的面前。”

李瑁虽然不擅政治,但他知道“大唐奸相”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

不出意外的话,父亲很快就会派人来找这个杨国忠了。

“玉娘可有一个名为杨国忠的兄弟?”

杨玉环的眼睛里带着几分迷茫。

杨国忠?

没听说过杨家有这号人物啊?

她摇摇头:“未曾听说过。”

李瑁有几分着急。

他不确定父亲在知道杨家的那些斑斑劣迹后做什么,但是他想尽自己所能保下玉娘。

所以他谆谆引导着杨玉环思考。

“这是关乎社稷的大事,若是能把这人找到,送到父……陛下面前,或许能一解陛下怒火。”

杨玉环知道这很有可能是关乎杨家生死的事情,所以她在绞尽脑汁想。

“玉娘不要怕,我会求父……我会求和父亲相识的朝中重臣,保住你的。”

杨玉环几乎在脑中把族谱过了一边,还是摇了摇头:“杨家确实没有一个叫杨国忠的人。”

而此时,河中府永乐县,一个吊儿郎当,走路晃荡的地痞流氓拿着手里的钱颠了两下。

今天运气真好,赌钱赢了!

喝酒去。

走了两步,他停下了。

天生异象?

他拨开额前遮住眼睛的碎发,看了又看。

“杨家的所有人中,有一个人的成绩远远超过了所有人,他最后坐到了宰相的位置。这个人就是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唐朝著名奸相,杨国忠!”

杨钊把自己的碎头发扒拉回去。

“嗤……”

真是稀奇,在长安才会出现的金贵天幕,出现在这种穷乡僻壤来了。

杨家,出了个当宰相的杨国忠。

天幕是觉得他姓杨,就能跟这样富贵的杨家搭上什么关系了?

宰相那是何等人物,而他杨钊,就是一个小混混。

至于这天幕。

杨钊无所谓挥了挥手。

这没用的东西,浪费他的时间,还不如多赌两场能给他赢钱来的实在。

杨钊看了看手里叮当响的银子,转身又回赌场了。

赌瘾又上来了,再赌两把,银子翻倍!

杨钊意气风发往赌场去了,一个人走出了要和别人打架的气势。

没多久,杨钊被赌场两个腰粗膀圆的大汉提溜着胳膊腿扔出来了。

“哎呦哎呦,小心着点,我的屁股,啊……”

“没钱,没钱来什么赌场,滚吧滚吧!”

杨钊爬起身来,看着两个壮汉走了,在他们背后啐了一口。

“呸!也就是个给人打工的,装成二五八万的样子,等你爷爷我阔了,回来弄死你!”

扭打过后的衣裳皱巴巴,有几处还被撕烂了,杨钊并不管。

他在为自己输了的钱而难受。

“等我有钱了,都赢回来。”

他如是嘀咕。

雄赳赳地进去,被揍地跟狗熊一样地出来。

杨钊暂且放下心思,托腮看天幕了。

宰相杨国忠……宰相啊。

命真好。

可怜他呦,贱命一条。

【所以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民间也有歌谣吟,“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在重男轻女的当时,这句话出来并不是意味着当时所有人都对女性改观了,更不是他们思想进步,摆脱蒙昧。】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