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295)+番外
周围漆黑的天逐渐出现几缕亮光,这是托举天幕的阴云在慢慢消失。
张九龄彻底着急了,他上前几步,声音更大了几分:“陛下三思啊!”
刚刚劝谏的大臣们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在天幕摇摇欲坠即将消失的时候,他们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杀不杀安禄山其实不是决定唐朝灭亡与否的根本因素,能决定大唐兴衰的,只有陛下,大唐的皇帝,李隆基。
安禄山不重要,但天幕不能在这个时候就消失。
于是刚刚劝李隆基的那些人又纷纷站出来,恳切道:“陛下三思!”
安禄山绝对不能死。
李隆基几乎要把命令说出口了。
该如何说,用怎样的措辞,他甚至已经在心里酝酿好了。
但不知怎么的,他的脑海中,倏然又想到了那个空悬的皇位。
寂静的黑暗里,那皇位明亮且尊贵,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恍惚间,李隆基再一次听到了铺天盖地的呼号,那求救的,是大唐的子民,被刀枪贯穿的,是大唐子民的身体,正在流的是大唐子民的血液。
这一切的根本,不是安禄山是死是活,这一切的根本,是那空悬的皇位。
安禄山究竟该不该杀?
他这样仓皇下达杀安禄山的命令,除了希望摆脱天幕的背刺,还隐藏的怎样的情绪?
他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想让安禄山消失在这个世界?
李隆基叩问内心。
因为他害怕。
他怕安禄山再一次攻打过来,他怕自己的皇位成了安禄山的坐下之物,他害怕历史重新上演,而他李隆基,依旧被永永远远钉在耻辱柱上。
可现在的安禄山,仅仅只是一个偷羊贼啊。
为了这个小小的偷羊贼,要用天幕消失为代价?
他李隆基究竟对自己有多不自信?
李隆基渐渐想明白了。
他知道了安禄山的谋反心,知道了安禄山的谋反时间,他如果能再次让安禄山谋反成功,那他这个皇帝当的也实在太过废物了。
李隆基最终打消了立刻杀掉安禄山的念头。
天幕重归于常。
此时的安禄山完全不知道自己又在鬼门关晃荡了一圈。
他依旧执着认为,这普天下,只有自己一人能看到如此神迹。
他看到神迹之中,他安禄山带兵来到皇城之中,作为皇帝最信任的臣子,和皇帝还有贵妃共舞。
他垂涎的目光不断放在杨贵妃的身上。
再接着,他一身明黄衣裳,带着整齐有素的军队一步步逼近皇位。
而皇位之上,空无一人。
这是什么预言吗?
预示着他安禄山可以当皇帝!
安禄山心跳如擂鼓,欲望幼苗破图而出后急速汲取阴暗的养料,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皇帝,他安禄山能当皇帝!
他才是那个天命之子。
至于神音所说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安禄山脸上再次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什么东西,看不懂,不管。
【《长恨歌》至一半的时候,安史之乱出现了。先前的浓情蜜意的粉红泡泡被兵戈一个个戳破,白居易将二者放在一句,前后排列,对比十分鲜明。】
【这句“千乘万骑西南行”是美化了的手法,西南行,翻译成白话那就是往西南的方向逃窜。】
[李隆基这个没用的,就知道跑。]
[跑的可狼狈了呢,我记得吃口饭都困难。]
[丢人,真丢人,我最喜欢的大唐出现了这样的皇帝。]
“吃口饭都困难……”
李隆基的表情一言难尽。
他觉得他至少也是一个皇帝,无论怎样都不该如此吧?
一口饭都吃不上,这是不是也太过夸张了些。
李隆基表示不相信。
张九龄看着天幕,倒是希望天幕能将这其中的细节给讲出来。
他看了看前面李隆基并不怎么相信的表情,心里这样的希望越发强烈起来。
大唐,不会想要一个临阵而逃的皇帝,他们,也不愿追随一个兵临城下只知抱头鼠窜的皇帝。
张九龄心里默念:说出来,说出来,说出来……
希望陛下看过天幕之后,能长长记性。
【李隆基是打定主意要跑了,但是他不能堂而皇之逃跑,他对外宣称,自己要御驾亲征,让大将军为他准备了九百匹战马。事实上,这马不用来打架,是用来逃跑的。李隆基还把皇宫的钥匙都交给了一个宦官,做着让宦官帮他保管好银钱的美梦。】
【但事实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李隆基他自己都逃跑了,他还能算个皇帝?还能有做皇帝的威严吗?当然没有了。既然没有皇帝的威严,那皇帝的命令在小宦官的眼里也是不甚重要的东西了。所以,在安禄山刚进长安,这个宦官就拿着钥匙,一溜烟跑到安禄山的身边去表忠心了:给,你的钥匙!】
【安禄山都攻破长安了,区区钥匙算什么,整个皇城都是他的。】
[李隆基这个时候还要顾忌自己的面子啊?]
[虚晃一枪玩的很溜的。]
[李隆基要是不那么说,估计也跑不掉。]
[那时候他都多大了,还御驾亲征,不怕闪着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儿。]
安禄山不再坐着了。
他的一腔热血没有地方抒发出来啊,他得站着,让自己的气往上走。
“一溜烟跑到安禄山的身边去表忠心。”
这宦官很有眼力见,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