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297)+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天幕为何会这么说?”

小糯米团子扬起脑袋,认真问李瑛。

李瑛摸着下巴,把那些先生跟他讲的道理告诉自己的儿子。

“你想啊,皇帝为何能号令百官?”

“因为皇帝有权力,因为百官信服皇帝。”

李瑛摊手:“所以逃跑的皇帝还有权力吗?百官还能信服吗?”

糯米团子想了想,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无能到面对敌军只能逃窜……

那他确实是不认可这个皇帝的。

“如果皇帝被不认可,那么会怎么样呢?”

李倩是一个生机勃勃汲取知识的小糯米团。

李瑛收起一贯吊儿郎当的模样,神情严肃起来:“如果皇帝不被大臣认可,那么大臣就不会追随于他,他们会另择明主。”

“如果皇帝不被百姓认可,那么……”

“那么什么?”

李瑛又薅了一把李倩的小揪揪:“这个你去问先生,请教一下先生,何为君舟民水。”

李倩点头。

他的小揪揪已经被李瑛给揪松了,随着他点头的动作一晃一晃。

“我记住了,阿耶。”

一只会主动汲取知识,且相当乖巧的糯米团子。

【咸阳的县令逃跑了,他不仅自己跑掉了,他还拉着渝州的县令一块跑。这就像我们小时候,一个人逃课胆战心惊,但是两个人一块逃课,瞬间安心了很多。两个人手拉手逃跑了,没有人接待这么一大批的人。】

【杨国忠会做人,他就是靠着讨好皇上一路上到宰相的位置。我们俗话说的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在杨国忠心里,只要皇帝吃饱,其他人就可以不用管了。所以杨国忠拿着钱去城里给李隆基买了几个胡饼。】

【李隆基,一个要用冷链全国各地运输美食,什么贵吃什么的皇帝,现在只能沦落到吃两个胡饼的地步。但是李隆基的长安都被攻破了,不快点跑小命也要丢,现在能吃什么就吃什么吧,不要挑了。】

[居然还能有胡饼吃,不错了。]

[要啥自行车,有吃的能填肚子就知足吧。]

[我算是知道那些禁军后来为什么要闹军变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禁军也是人啊。]

[农民都知道想要马儿跑得给马儿吃的好,李隆基他不知道。]

杨国忠又开始指指点点了,他听了天幕的分析,像个拾人牙慧的马后炮:“嗤,杨国忠这个傻子,光让那没用的皇帝吃饱了有个屁用啊,禁军没吃饱,听到了吗,禁军没吃饱!”

“这些人,根本不把我们这种底层人当人看。”

“我看那杨国忠迟早得下台!还宰相呢,真是个没用的东西。”

“行了,他下去,让我上去当当,我也感受一下当宰相的滋味,大家都是姓杨的。”

李隆基心里那点不相信的反骨,终于被天幕的背刺磨平了。

他现在老实了。

虽然很不愿意相信,但是他得相信,他李隆基真的有这么落魄的时候。

李隆基的眼睛里有几分怅然。

想他从登上皇位到现在,挥斥方遒,意气风发,尽管被天幕背刺的时候很狼狈,但是被天幕背刺的狼狈哪里能比沦落在大街上吃胡饼更狼狈。

此时的李隆基并不知道,他还有更狼狈的时候。

【当官的县令跑了,那么李隆基带的那些公主啊皇子啊怎么办呢?李隆基是有饼吃了,这些人还没有啊。】

【这时候,周围的老百姓围过来了。李隆基这个时候也顾不上皇帝的排场了,他放低身段问百姓有没有什么吃的,不管是细米还是粗粮,只要有都拿过来吧。李隆基甚至打起了感情牌,说自己的孩子们已经饿了很久了。】

【百姓听皇帝这么说,纷纷回自己家里拿粮食。这些公主和皇子终于能垫垫肚子。】

[他的孩子们可不得饿了很久,有饼他先吃了。]

[这些百姓,真的是,李隆基都跑了他们还愿意给李隆基吃的。]

[或许他们是对李隆基这个皇帝失望了,但是他们没有对大唐失望啊。]

[他们是相信李家人,相信李家子嗣吧。]

[毕竟二凤的辉煌在那里。]

[唉,李隆基你真的沾了好多你祖宗的光啊。]

[百姓其实是最朴实的,他们只是想吃饱穿暖。]

听到这里,李隆基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胸中蓦然升起了几分歉意。

一种没有好好当皇帝的歉意。

他所挥霍的那些银钱,皆是出自百姓身上。

而他享受这百姓的上贡,拿着百姓的税收,却没有尽到一个皇帝的职责。

兵临城下,他弃城而逃,不顾百姓,不管江山。

他抛弃的哪里是长安城里的臣子和百姓,他是把全天下的百姓,都抛弃了啊。

可现在这些百姓不计前嫌,仍然愿意在战乱的时候分出自己所剩不多的食物。

越往深处想,李隆基的内心越是难受。

“毕竟太宗的辉煌在那里。”

想起了自己的祖宗,李隆基更觉得毫无颜面。

他如果真的是天幕说的那样,他有何脸面去见祖宗们?

深信神鬼论的李隆基认为,人总是要死的,所以,他总是要见祖宗的。

想了想自己南征北战,马背上闯出威名的曾祖,李隆基吓得哆嗦。

他要是真下去了,那不得被摁住揍死啊?

毕竟他武功并不算一等一的好,只能打打马球什么的。

现在天天在书房处理政事,更是疏于锻炼。

可他的曾祖,战马就是他的玩具,战场就是他的后花园。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