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310)+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禁军不仅仅在守护着那两人,禁军在守护着这整片区域。

这是,长安。

“长安回来了?”

“回来了,一定是回来了!”

“逆贼终败啊!”

安禄山舔着个大肚子,皱眉冷哼。

什么?逆贼终败?

谁是逆贼,他安禄山是逆贼?

安禄山往小土坡上吐了口唾沫。

“呸!放他的屁!”

拜了这怎么可能,他,上天选中的天之子,怎么可能拜?

胜负兵家常事,他应该只是不在长安了,他才不会失败!

安禄山是如是给自己壮胆的,但是心底最深处是有疑虑的。

长安又重新回到那无能的李隆基手里?

文武百官振奋。

自长安被逆贼攻陷,皇帝逃跑,百姓流离失所之后,文武百官看天幕皆有揪心之感。

那是长安,那是他们的京都,那是他们日日夜夜生活的地方。

朝鼓而起,暮钟而息,他们奉为信仰的地方朝夕见溃散。

这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

现在,长安回来了!

他们的信仰就都还在。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整颗心都变得轻盈起来。

他们甚至在讨论天幕里最开始出现的那两个人是谁。

宇文融傻了吧唧:“最开始出现的那两人,是陛下和太子吧?”

李林甫看了宇文融一眼,为傻子解释:“不错,天幕说,此时陛下已成太上皇。”

萧嵩感于父子二人之间的深情:“陛下将黄袍亲自加于太子之身,想必是认可太子的地位吧。”

韩休满意点了点头,难得跟萧嵩搭话:“太子拒不接受这衣袍,想必心中更想将皇位还给陛下的吧?”

张九龄看到天幕,不疑有他,感叹:“真是一幅感人的父慈子孝的画面啊!”

【“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

【李隆基回到长安,这个他曾经为了活命而弃之不顾的京都。短短的时间内,他和李亨的身份就调转了个。走之前,他是皇帝,走之后,皇帝变成了李亨,他成了手无实权,该安享晚年的太上皇。】

【李亨早早就算着时候,过来接李隆基,尽管这个时候的李亨是皇帝,但是他脱去了龙袍,穿上了紫色衣服,就好像皇帝还是李隆基,而他,仅仅是李隆基的儿子一般。李亨表示,现在长安回来了,皇位也该重新还给李隆基。】

【李隆基坚决不接受:“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天命和人心都在你身上,你能让我保全余年,已经是你非常孝顺了!】

【真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啊。】

李隆基感觉不太对劲。

天幕的语气不太对劲。

的确,这画面是父慈子孝,但是天幕最后一句,怎么听都带着一些讽刺的意味,是还发生了什么吗?

【这样看,的确,两个人看起来感情真挚,关系极好。但是不要忘记这两个人都是做戏的也一把好手。不要忽视李隆基身边的那群禁军。】

【如果把时间回溯到一个时辰之前,把地点放在距离长安几百里的扶风,我们可以看到李隆基的禁军,他们手上的兵器被全数上缴,六百多个禁军,不仅仅被拿走了武器,更是被三千精兵给替代了。三千精兵以迎接李隆基回长安为由,代替了这六百禁军的位置,将李隆基团团围住了。】

【这三千精兵是谁派来的呢?唐肃宗李亨。】

【李亨是什么时候来跟李隆基上演这场父慈子孝的大戏呢?就是在确保这跟随李隆基的六百禁军毫无作战能力之后。很明显,李亨他担心李隆基威胁到自己的安全。直至李隆基真正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他才放心和李隆基团聚。】

【这回,李隆基是真正开始了他安享晚年的生活了。】

李隆基自嘲一笑。

安享晚年?

安享?

究竟哪里安,又是哪里享?

他之看到父慈子孝画面背后那涌动的野心和小心。

一个野心勃勃的帝王,和一个只能在新帝王手下讨生活的老人。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李隆基回到了兴庆宫,这里“池苑皆依旧”,看芙蓉的时候,李隆基想起了杨贵妃的面容,看杨柳的时候,李隆基想起了杨贵妃的一双柳叶眉。】

天幕之中传来凄婉动人的曲调。

湖边,亭子里,书桌边,昏昏灯影下,处处都是李隆基和杨贵妃的身影。

彼时他们不知长安不曾沦陷,那时没有战火,那时没有新帝,那时的皇帝满身权威,他有心腹大臣,满朝文武皆为他所用,他有最宠爱的贵妃,为博贵妃一笑他可以用最快的马,运来最鲜甜的荔枝。

而如今,处处都是贵妃的影子,可处处不见贵妃。

旧时帝王依旧在,可他白发苍苍,佝偻肩膀,他没有心腹大臣,朝廷成了新帝的天下,他没有最宠爱的贵妃,那荔枝,也只能在梦里回忆味道。

那一帧帧的幻影像是夜晚的湖面上的月,一触即碎,又如飞过青鸟的蓝天,鸟飞过了,便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李隆基在怀念杨贵妃。

李隆基在怀念那个他一手缔造的开元盛世。

李隆基在怀念那个意气风发说一不二的自己。

时光易逝,年岁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东西,就连盛世都回不来了。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