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362)+番外
[他真的一点怨都没有吗?]
[那个时代的赤胆忠心,是我需要敬仰的,我做不到。]
刚刚问出封常清怨还是不怨的那个官员,心里是说不出的难过。
不需要封常清本人来告诉他,究竟怨恨还是不怨恨。
这封遗表字字泣血,句句忠诚,通篇上下皆是他一腔热血与赤诚之心。
封常清至死的遗憾,是安禄山没能死于他的刀下,是没能亲眼看到大唐社稷复安的那一天。
天幕上,只见封常清在谏书上落下最后一笔。
“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他抽出佩刀,引颈受戮。
“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周围有人跟着封常清一块喊着。
在众人呼喊声中,封常清倒在了地上。
他写完的谏书,是他能为大唐做的最后一件事。
倒地的时候,封常清睁着眼,看着阴云密布的天空。
他能感觉到血从他的颈间流出。
他的视线越来越模糊了,他想起了自己军旅生涯的起点。
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也是这样一个阴云密布的天气。
现在还不是时候,需得再等等,等这云都堆积起来,等这雨簌簌往下落,淅沥小雨变成瓢泼大雨之时,就到时候了。
就在那场大雨里,他有了一个入军的机会。
血流的越来越快,封常清觉得自己越来越轻。
他慢慢笑了。
恍惚间,他好像飘过了这人挨着人的潼关,飘过了重重叠叠的山峦,飘过了一座又一座关隘。
他不再能听到呜咽哭声了,他听到雄鹰在振翅,战马在嘶鸣。
他飘到了安西,飘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噼里啪啦的雨点让他飘忽的身体有了重量,他又落回到地面。
他蹲在草地里揪草,守着那不远处灰色的帐子。
他知道,再过约莫一刻,这帐子会掀起一角,有个叫高仙芝的将军从里面走出。
他只要喊一声“将军好,愿为将军效劳”,就能得到一个入他麾下的机会。
从此后,他就会跟着这个高将军,征战沙场,以两个血肉之躯,在边疆竖起厚壁铜墙。他们二人,一人执枪,一人拿刀,犯长安者,立斩马下。
封常清的视线越发黑暗了。
他头歪在草地,笑着,嘴唇蠕动着,想说些什么,却发不出声,只有血沫不断从嘴里流出。
“愿为,愿为……将军效劳……”
天幕下,百官皆哭。
“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宇文融这样没心没肺的人心里都不舒服:“一个将军,和文人一样死谏了。”
萧崇痛心疾首,他眼泪如注:“封将军他哪里是死谏啊,他是不得不用文臣的办法为国尽忠,他再无去战场的机会,如何死战?”
宇文融讷讷不作声了。
封常清那死不瞑目的眼睛像是钉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封将军据守潼关的时候,他们在朝为官吗?
他们为官,可曾为封将军说过一句话?
若朝堂上能有一个为将军说话的人,是不是,就能改变他的命运,这个毕生都在守护大唐疆土的将军,或能有一个好下场。
哪怕不是寿终正寝,就是战死沙场,也比含冤受辱好千万倍。
所有人都在担心害怕,他们怕那时的自己就在朝堂,他们怕自己忠肝义胆一丝不剩,变成一个浑浑噩噩没有心肝的人。
不再为蒙冤者发声,不再为家国事操劳。
他们更怕自己变成边令诚那样,在逆贼面前摇尾乞怜的可怜人。
此时,所有人都在摸着自己的忠心,摸着自己的良心,为他们的心上了一层又一层锁。
眼见名将含冤而无人站出来为他发声,这才是真的悲哀。
封常清的死让所有人心里如被锐器击中。
他们担心自己是默不作声的旁观者,他们还担心……
自己是下一个封常清。
会是这样吗?
所有人都看向前面的李隆基。
忠心为国之心,必定没有好的结局吗?
【封常清死了,接下来轮到高仙芝了。】
【高仙芝从外归来的之后,看到的就是封常清满身是血,被潦草裹在一个草席里的场景。】
【边令诚还是害怕高仙芝的,他做高仙芝的监军多年,知道高仙芝的脾气远不如他的外表一样和善。所以在见高仙芝的时候,边令诚还给自己多加了一百多个带刀侍卫。】
【但其实高仙芝要是真有抗旨之心,这一百多的带刀侍卫也是没有用的。有句老话是,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高仙芝也是忠臣良将,他不会抗旨。】
[两个人对比起来,那宦官边令诚真的是太可笑了。]
[像个蝼蚁鼠辈,过街老鼠人人挨打!]
[我去百度了一下,边令诚之后被李亨给杀了,我爽了!这样跟汉.奸没区别的走狗,就是该杀!]
[他们父子两个难得有一个做了能让我顺心的事。]
[高仙芝是忠臣良将,不会抗旨,这话我听的很心酸,是啊,哪怕是赐死他的圣旨,他都不抗。]
[那个时候的李隆基已经不值得他们效忠了呀!]
宇文融恨恨:“边令诚那狗死了,实在是大快人心!”
李林甫接话:“谁说不是呢。”
天幕又变化了。
一声尖锐刺耳的声音从边令诚嘴缝里溢出:“陛下也给了将军圣旨。”
“高将军,接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