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392)+番外
[也是,一个皇帝都放弃了守城,还指望下头的人出力呢?]
[说句不是很好听的,这是李家的江山,又不是这些小将士的,他们也只是想活着。]
[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人都是为自己考虑的,那些守着家国大义的人才显得格外珍贵。]
天幕之上,一个又一个士兵露出犹豫的表情。
“陛下逃去了蜀中?”
“长安沦陷了……”
有士兵把手里的刀扔在一边,自暴自弃地抱怨:“长安都没了,我们赢了有什么用。”
“皇帝都逃了,这天恐怕是要变了。”
整个雍丘城上空,弥漫的是无尽的抱怨与叹息。
这样的低迷气氛像是瘟疫,传染了一个接着一个的人。
原本踌躇满志的士兵们,气骨顿哀。
李隆基看着天幕,也一并感受着满城的低迷气氛。
原来他的弃城而逃,影响不仅仅是长安,也不仅仅是贵族皇室,相距长安甚远的小小雍丘也会被影响,尚且在作战之中的每一个士兵,也都会被影响。
李隆基鬓角花白。
这城内的气氛实在压抑。
他被天幕包裹着,也一并感受到了士兵心中的迷茫和无望。
皇帝逃跑了,但小小的城池像是要把这些底层士兵永远地困在这里。
李隆基也如同被天幕拉进了小小的雍丘,就在此时,忏悔自己的罪过。
天幕下,张巡双目坚毅。
他丝毫没有因为天幕上那压抑的气氛而动摇半分。
他心如明镜。
若是此时此刻,他就出现在雍丘,他张巡绝对不会背叛李唐皇室。
【被李隆基弃城而逃消息影响的高级将领有六个,他们组团互相为自己打气,一起去找张巡,希望张巡开门投降,不要再做无谓的抗争。他们是结伴去找张巡的,打的也是法不责众的主意,现在城中正是用兵的时候,张巡杀一个人不影响什么,难道六个人一起,他也敢杀吗?】
【这六个人几乎以为自己是要成功了的,因为张巡认真倾听了他们所有人的话,然后表示了无奈,点点头,同意了他们投降的建议。】
[什么?张巡投降,不可能。]
[张巡的睢阳之战我现在都还记得呢,那样的人怎么可能投降。]
[肯定是有内情啦,这六个人看起来和令狐潮一样傻。]
宇文融面露担忧:“这个叫张巡的不会真投降了吧?”
李林甫道:“天幕不是说,还有睢阳之战吗?没有投降。”
宇文融总想呛李林甫:“你又知道了?”
李林甫不说话,但脸上一言难尽的表情已经很好的说明了一切。
只有宇文融这个傻子才不知道。
萧崇听着天幕说睢阳之战,心里慢慢出现了一副地图。
地图之上,睢阳在雍丘的后方。
张巡这是退守了?
战况会更焦灼吗?
【张巡嘴上是答应了这六个人投降,没多久,就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包括这六个人在内。张巡手里拿的是一张李隆基的画像,他把画像张贴在所有士兵百姓都能看到的地方,然后带着所有人,对着画像拜了又拜。】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在跟李唐皇室做最后的道别呢,所以大家都拜的十分用心。想起了皇帝背弃他们逃跑,想到了从此即将转移阵营,变成安禄山的人,很多人都哭了出来。】
【就在这时,张巡把这六个唆使他投降,且闹得城中人心惶惶的人揪出来,当众斩首。】
【经过这件事后,一些有投降小心思的,把所有的心思都收了起来,而一些忠心于李唐皇室,但却深受低迷气氛影响的士兵,也因为这件事振奋起来。张巡的决心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获胜的希望。】
萧崇赞叹:“果敢刚毅,果然是人才。”
韩休点头:“当时的形式已然相当严峻,以少对多,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士气。士气不坚,军心溃散,必败。”
萧崇再次感叹:“这样的人才,只当个县令,当真是屈才了啊。”
【但是雍丘毕竟是被围困的小城,他们连长安沦陷的消息都要从敌军那里获得,更不用说一些军用物资和粮食了。粮食倒还好说,雍丘粮食储存还是充足的,但弓箭手没有箭可用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了。】
【在一个又一个士兵来跟张巡反应箭不够用的问题之后,张巡丝毫没有着急和不知所措的情绪,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令狐潮冷哼加嗤笑。
整个城都被数万精兵围困的死死的,连个苍蝇都进不去,怎么可能找来箭?哪里来,凭空变出来吗?
萧崇明显来了兴致:“这就有些意思了。”
他欢快地捋着柔顺的胡子。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仍旧能想到办法弄来箭羽,那属实难得。
他看了看张九龄,又看了看李隆基,决意若是张宰相不引荐此人,待到天幕结束之后,他也一定要把这个叫张巡的给弄到朝廷来。
这样的人才,应该予以更广阔的天地,让他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某日夜晚,燕军发现雍丘城墙上有一群狗狗祟祟的黑色身影,他们顺着城墙放绳子,把自己吊下来。燕军赶快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令狐潮。令狐潮睡梦之中惊醒,听到燕军的汇报后,叫嚷着,这是偷袭,偷袭!迎战!】
【一声令下,所有睡梦里的燕军迷迷瞪瞪的,全被薅了起来。他们拿起弓箭就对着那批狗狗祟祟的身影射过去。】
【箭射到人了吗?乌漆嘛黑的谁能看的到啊,不管。那还要继续射吗?当然要啊,没看到人还站在那里嘛,一个个唐兵还挺有毅力呢,在密集的箭雨之下都能屹立在城墙头,一动不动,敬他是条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