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404)+番外
哪怕是稳重的李林甫,也不由自主捂住了自己的右手。
在场所有人都在经历着南霁云所经历的痛苦。
李隆基并没有苛责宇文融殿前失仪。
因为李隆基也在捂住自己的手指。
都什么时候了,还苛责殿前失仪!
李隆基眼泪汪汪,委屈成一个傻子。
哦,朕的肚子!
哦,朕的手指!
他现在又饿又疼,一双手不知道捂肚子好还是捂手指头好。
李隆基就这样带着眼泪看着天幕。
天老爷,他不会就这样死掉吧?
萧崇看着自己的手,忍着痛若有所思:“还是减轻了……”
有人问他:“什么减轻了?”
萧崇是上过战场,挨过刀剑的将军。
他重复解释道:“手指连骨连筋,断指之痛绝不仅仅于此。”
韩休惊诧:“难道天幕传递的感受,是已经削弱过的五感吗?”
这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李隆基流着眼泪。
萧崇在说什么?这样的结跟疼痛,已经是削弱的五感吗?
他现在不仅有饿又疼,他还满身疲惫。
他太累了,他很想好好睡一觉。
但是李隆基抬眼望了望周围的大臣,哪怕是已经到了致仕年纪的贺知章,都在顽强地站着。
李隆基检讨自己。
是他不好,说到底他过的还是太过于舒坦,他没有过过苦日子,现下跟他的朝臣们相比,他实在是太不能吃苦。
李隆基甚至庆幸,庆幸到天幕讲到睢阳之战的时候,才开始让看天幕之人与天幕里的人互通五感。
若是最开始就互通,那么封常清和高仙芝之死,哥舒翰之死,还有颜氏一族饱受折磨后而死,他通通要经历个遍。
挺好的。
李隆基如是想。
有对比才有差距。
这样的苦痛不算什么,现下已经很好了。
朝臣们也是疲乏不堪。
但皇帝李隆基都没说什么,皇帝尚且承受这样的苦痛而站得稳如磐石,他们如何能先一步倒下。
因为与天幕之人互通五感,所有人都设身处地体会到了南霁云所经历的一切。
而正是因为亲身经历了,他们才知道南霁云所走的每一步,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何等的艰难,是何等的高义之举。
【但天无绝人之路,南霁云连夜离开了临淮,在经过宁陵的时候,与张巡曾在这里留下的三千士兵会和。于是南霁云带着这三千个人,又重回睢阳城。】
【这三千士兵是在张巡驻守睢阳前留在宁陵守城的,现在情况紧急,燕军将视线都放在了睢阳身上,这种情况下,宁陵相较于睢阳是安全的。】
【在南霁云出去借粮借兵的时候,张巡就设想了粮跟兵都借不到的情况,张巡在南霁云临走的时候吩咐他,若是能借兵成功,宁陵的兵力就原封不动,若是借不到,就把宁陵的兵调回来吧。】
“张巡他竟然还留了后手!”
萧崇赞道。
李隆基眼里也满是赞叹之光。
张巡像是永远能给人惊喜一般,在所有人都以为此战必败的时候,又通过智慧手段扭转战局。
【可这三千的士兵,在到睢阳城的时候,就仅仅剩下一千了。】
群臣又是一阵默然。
只剩一千……
是啊,张巡总能逆风翻盘,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奇迹,可这每一次的奇迹背后,代价都是在太大太大了。
天幕上,是一群牛。
文武百官揉了揉眼,皆以为自己看错了。
这数百头牛有死有活,活的,被三千士兵驱赶到包围圈中间,死的,被士兵们用绳子拴着拖在马后。
无论牛是死是活,都严重延缓了士兵们前进的速度。
而在前面等着他们的,是围在睢阳城外的大批燕军。
这三千,是睢阳城的救兵,这数百头牛,是睢阳城的粮草。
而围着睢阳城外面的士兵,是不可能让这些人完好进城的。
可南霁云以及这三千士兵也绝不会退缩。
他们比燕军们更理解,三千兵力和数百头牛对现在的睢阳城意味着什么。
就是现在,前面有刀山,他们也得翻过去,有火海,他们也得趟过去!
队伍最前面的南霁云没有多言,他只是更紧地握住了手上的刀。
“杀。”
画面宛如修罗地狱。
随着两军交战,不断有人身上中箭挨刀,不断有人倒下。
血腥味于文武百官之间弥漫开来。
所有人都像是身处这修罗地狱。
燕军的刀砍死了前面的士兵,很可能,下一刀砍的就是自己。
所有官员心中本能生出惧意。
被那么多燕军围攻,要从这样多的人中撕裂开一个口子,护送着数百头牛进城,这何其艰难啊。
有人闭上了眼睛。
可血溅在颈侧的温热感依旧清晰提醒着他们,这是真实发生的历史,有人就切实经历过这样的恐慌,面对这样的死亡。
所有安然坐在朝廷安乐窝的官员,此时此刻都感受到了战场的残酷。
李隆基缓缓闭上眼睛,眼泪却随着眼睛的动作滚了下来。
长安,长安,所有人皆知在长安做官儿才好啊。
长安当然好,这里没有死亡,这里没有战场,这里没有温热的血溅在身上。
黏腻的触感密密麻麻爬满了全身。
那是一条又一条鲜活的人命啊。
“柳三,放下那麻绳吧!已经被燕军砍断了绳子,这死牛你带不回城里的!”
天幕上,有人在喊着。
这只是三千之二,两个最为普通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