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409)+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真好。

百姓安居乐业真好。

这样他才能在这躲懒打盹啊。

柳三美滋滋地睡了。

但他并没有睡很久。

只听到有人呼喊着:“下雪了!”

下雪?

放什么屁呢,现在正七月呢,七月流火的夏天,哪里来的雪?

可带着凉意的风到底是把柳三给吹醒了。

柳三迷迷糊糊睁眼。

只见遮云蔽日的树荫上头,开始飘着细细的雪了。

这夏日的翠绿和冬日的雪白,竟然在七月流火的月份,同时出现了。

不仅是柳三不敢相信,整座睢阳城的三万百姓全都不敢相信。

他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儿跑出来,好奇仰头张望着。

太阳不知何时偷偷躲在乌云之下。

瓦蓝到滴水的天逐渐泛白,细雪簌簌落下。

短短一个时辰,睢阳城的地面就有了薄薄一层的积雪。

甚至有稚儿欢呼雀跃,拿着木块铲子挖起雪玩。

一向严肃的大人在此刻也难得欢欣笑起来。

“睢阳下雪啦。”

“听刚赶来的路人说,就睢阳这里下雪呢,真美啊。”

“崔老汉,你忙着扫什么雪啊!”

“睢阳要新太守要来了,你忘啦?听说这新太守人好,爱民呐!”

“我也听说了,叫那个什么,叫张巡,是不是?”

“对对对,正是叫张巡呢!”

崔老汉依旧拿着自己的扫把,认真扫地:“睢阳可得以最好的面貌迎接新太守啊。”

此时张巡正在赶往睢阳的路上。

在接近睢阳的时候,他接住了一片为睢阳而落的雪。

是的,张巡知道,这七月飘雪是为整个睢阳的三万百姓而落。

“太守为何不答应皇帝留在京都?那可是大将军之位啊,太守此生之愿不正是报效朝廷吗?眼下正有机会,怎么拒绝了?”

一月前,到长安的张巡得到了李隆基亲自接见。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封升迁诏书。

可张巡最后还是请求先外放历练,待他是个成熟的父母官了,再回长安来为朝廷效力。

李隆基问他,想去哪个地方。

张巡回答,想去睢阳。

他不知道自己此番拒绝皇帝后,是否还能有第二个机会。

但他请愿用这诏书来换一次亲自弥补睢阳百姓的机会。

睢阳现在当然很好,皇帝是个贤明的皇帝,不仅是睢阳,各地百姓大多能安居乐业。

但是他想让睢阳更好,他想让睢阳的每一个人,哪怕是街上的乞儿,都能吃饱饭,穿的暖,有家遮风挡雨。

他对不起睢阳的三万百姓。

所以他现在来睢阳了。

随着张巡一点点接近睢阳,那簌簌的雪也停了下来。

乌云散开,太阳重新挂在天上。

带着希望的光束永远流进了睢阳城,如涓涓活水般流淌,生生不息。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也没那么虐,对吧,呜呜呜呜呜。好像你们最近被刀的很惨,我下章先把之前去世的封常清哥舒翰颜氏一家后续写一下,再写李杜,本来是打算把李杜塞进这个视频,但是这几个人的字数超过了我的估计(没错我是个不会估字数的渣作者TvT)

从个人,到家族,到一整个城,李隆基看的都差不多了。用杜甫让李隆基深入基层看百姓,然后用李白重新唤醒所有人对盛世的记忆,看盛世大唐。

第120章 (后续) 寻李白(前面刀的疗愈版后续)

睢阳陷, 大唐生!

这话让文武百官跟着流泪。

是啊,那不是小小的睢阳,在睢阳的将士们也不单单是在守睢阳, 他们在守长安,在守大唐。

正是因为睢阳那仅不到七千人将近一年守在睢阳,长安和洛阳战区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

睢阳陷的三日之后, 就是黎明。

张九龄意味深长道:“他们不是倒在了黎明前, 而是黎明因他们而到来。”

张九龄的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大家都拽起衣袖擦了擦眼角的眼泪。

有些流鼻涕的, 还用大袖子遮住自己的半边脸, 偷偷拧鼻涕。

整个大殿前陷入了一种无穷无尽,不知什么时候能止住的悲伤氛围。

【这期视频就先这样,本来想在把李白和杜甫穿插在这个视频之间的, 但是想了想, 还是决定分出另一个视频来讲。另一个视频已经做好,很快就上传。那这期视频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视频再见。】

天幕突出冒出来的这句话,让所有陷入自我情绪的人呆住了。

宇文融傻了吧唧:“啊?”

他难得有如此的共情心理。

这到底还是得归功于天幕的互通五感, 他现在明白守睢阳的将士们过的是何其艰难的日子,也明白了张巡和睢阳将士们所做的是何等义举。

天幕完全不管下头的人是不是反应过来了, 它像是到了下班点的社畜, 该消失的时候绝不多留。

天上光亮忽闪忽闪, 天幕倏忽间就不见了。

所有人被天幕弄得有一种要上不上, 要下不下的感觉。

天幕消失, 所有人的五感都恢复了正常。

没有人再有饥饿或者是疲惫的感觉。

李隆基咂咂嘴, 那满脑袋的烤鸭鸡腿也慢慢离他而去。

贺知章身子骨也好起来了。

他慢慢站起来, 混沌的脑袋也逐渐转了起来。

他好像把什么事情给忘记了?

贺知章在脑子里翻来覆去的扒拉着, 试图找到被遗忘的重要事情。

但他毕竟是年岁大了, 天幕的后遗症也到底还是有一些,他硬是没想起来有什么大事。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