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41)+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而他坐了这皇太子之位不过四个月,就有“太子非长,不当立”的谣言传出来了。】

【这话是谁放出来的呢?是太平公主。】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李旦的长子李成器没有任何错处,他才是顺位继承人,李隆基登上太子的位置,一是靠唐隆政变的功劳,二是靠他哥哥李成器的谦让。】

【所以太平公主找准了痛点,直接踩了上去。】

又来了又来了。

李隆基已然习惯,被掀飞到已经没有任何表情。

他已经不是那个第一次听到黑料的自己了,他现在已经成长了,已经成熟了。

此时的李隆基在心里盘算着天幕还可抖落出哪些事情出来,并且疯狂想着等天幕结束之后的应对之法。

有些皇室辛秘,听着听着就习惯了。

宣政殿前的众人仰着脑袋竖着耳朵,天幕能说,他们怎么不能听呢,毕竟法不责众啊。

刚刚他们听了那么多的事儿,也不见得陛下气急败坏要把他们通通拉出去砍脑袋。

此时天幕之下的人带着隐约的期待,甚至想找点瓜果蜜饯垫垫嘴。

宁王李成器原本早就放下来的心又悬了起来。

这事已然过去了那么就,如今被天幕重新扯了回来,不知是否会让陛下心生芥蒂?

【流言就是来无影去无踪,谁听到了都想议论两声。能有混淆视听的作用,那太平公主的第一步也就成功了。】

【接着她策动朝中大臣,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她直接将目光对准了重臣,策动宰相。这也是我之前说的,在这个时候,以抬高婉儿之名声而收买一些寒门文人是没什么大作用的,此时需要得到的是重臣的支持。】

【太平公主做的第三步,是收买李旦的长子李成器。只要李成器有一点夺嫡之心,那李隆基这个皇太子的位置就坐不稳了,太平公主尽可以高坐幕后坐山观虎斗,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推波助澜就可以。】

【太平公主还做了什么呢?她还利用了星象和术士。在公元712年出现了彗星,彗星在当时寓意除旧布新。太平公主令术士对李旦说:“彗所以除旧布新,又以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没有一个皇帝能容忍自己的儿子谋权篡位,如果李旦对李隆基生了猜忌之心,这就够李隆基喝一壶的了。】

弹幕兴奋起来。

【接下来怎么样呢?】

【太平公主不愧是政治家,真的是各方面都考虑到了!】

【光是长子要跟他夺嫡,还有唐睿宗对的猜忌,都够李隆基苦恼了。】

【是真的直踩痛脚啊,太平公主每一招都不是白出的。】

李隆基想着自己苦哈哈的,当皇太子的日子,皮笑肉不笑。

这哪里是给他喝一壶,这是给他喝了好几壶。

要他说,幸好太平公主最后死了,她若不死,现在朝堂之上是什么样尚且难说呢。

这不是什么美妙的回忆,李隆基十分不愿意想起。

【所以太平公主最后为什么会败啊?我觉得不应该啊?】

神音叹了口气。

【要不为什么说古代帝王登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呢。】

【李隆基他运气真好啊。】

第24章 (视频) 整个长安齐颂: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长安城, 看到天幕的众人纷纷竖起大拇指。

“高啊,实在是高啊。”

“太平公主女中英杰啊,不愧是镇国公主。”

“她的父亲母亲都是帝王, 两个帝王生出的女儿,哪里会有差的。”

宣政殿前一些直至如今才知道政变内情的官员在听到此事之后,也不由扬眉。

但是李隆基在前, 他们不敢说些什么。

只能在李隆基的背后偷偷交换着惊讶与赞许并杂的眼神。

【首先我们要感叹, 李隆基有一个好哥哥。李成器自始至终没有生过夺嫡之心, 李成器不生此心, 那太平公主的离间计就没有用了。他不仅没有生夺嫡之心,他还把太平公主的离间计告诉了李隆基,让李隆基有了提防之心。】

想到这里, 李隆基猛猛点头, 在心里偷着乐。

对的对的,感谢大哥。

当时的情况万分凶险,他是日夜都担心自己的大哥对自己心有不满,幸而大哥心中并无皇位, 只有他这个弟弟啊!

【李隆基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知道, 自己得做些什么, 唤起兄弟之间的感情。他命人制作了一个可供五个人躺下的, 巨长无比的大被子。他要让他的兄弟们清清楚楚看到他的态度。】

【看, 五个人躺的大被子, 我们兄弟五个日日在一起尚且不够, 还要夜夜在一起彻夜长谈。全世界只有我们兄弟几个天下第一好。】

【他们兄弟几人小时候就一起被关禁闭, 整天在一起, 自然产生了不比寻常兄弟之间的感情。尤其是李隆基和宁王李成器, 他们虽然不是一母同胞,但是他们的母亲是同一天死掉的,这更让他们之间有了一份真情存在。】

四王纷纷想起了李隆基尚且还是皇太子时为他们制作的锦被。他们兄弟五个人那会的感情着实是不错啊。

记忆回溯至五人一同被关押囚禁之时,那时是何等惴惴不安,害怕惶恐。

最小的薛王叹了口气:“陛下虽不是我们长兄,但那会,也确实拿出了一个兄长的气度。”

歧王表示认同:“还是陛下教我寄情于诗书乐理,以此来舒缓心中郁结之气,我这一手好琵琶也是多亏了陛下啊。”

宁王感叹:“当时虽不得自由,但兄弟之间吟诗奏乐何尝不是另一种自由,犹记那时我吹笛,老四弹琵琶。还有陛下那一手羯鼓,打的甚是漂亮。”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