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461)+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杜甫听着碎嘴子的话, 又多了些感悟。

天幕传来如流水般舒缓的作诗声。

“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

接着,这声音越来越大,其中夹杂几分笑意,又更添半分豪情,这诗的下半句倾泻而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啊!”

“哈哈哈哈,岑夫子,丹丘生,快快饮酒!”

天幕逐渐有了色彩,盛筵开席,推杯换盏。

这场筵席仅有三人,但这三人的欢快却挤满整个屋子。

杜甫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天幕上的李白在念诗,杜甫也跟着念。

“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一边本不甚高兴,甚至觉得李白比他的偶像杜甫还要差一些的碎嘴子,也不由把视线全部放在了天幕之上。

“天生我材必有用……”

曾经的记忆涌上心头。

周围的奚落跟白眼也都被想起。

“不能高中,有什么用?”

“就是个没用的人。”

“白家怎么养出个这么吃白干饭的人。”

“考不中回家种地吧。”

碎嘴子不觉得种地有什么不好,但周围所有人似乎都认为只有科考得中,他才能算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长期处在这样的贬低之中,自信被磨平,种地这个词听久了,他就真的觉得自己以后是该去种地的。

但他又心知,他心里不觉得种地没出息,可周围所有人都会觉得他脱下读书人的长袍回家种地,就是无用。

他想争口气,所以他到底还是呆在了京城,等下一次科考。

他喜欢杜甫。

杜甫这个人的存在就好像是在告诉所有人,看哪,杜甫不也是科考未中吗,不也是一生都没当上大官儿吗,但这不妨碍杜甫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有谁能说杜甫的书白读了,谁敢说呢?

那是未来大名鼎鼎的诗圣,那是被当做圣人一般的人呐。

现在,天幕上的李白又告诉这个碎嘴子:“天生我材必有用。”

他一定是有用的,哪怕科考未中,哪怕回家种地去,他也一定是有用的。

那无尽的谩骂又跑到碎嘴子的耳朵里。

“没出息。”

“白吃那么多的饭。”

“白家到你手上算是毁喽。”

天幕上,李白自信昂扬的面庞变得模糊。

碎嘴子眼眶湿润,又几分哽咽,他小声念道:“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不是没用的人,我很有用的……”

文武百官一并感受到了这筵席上的欢快气氛。

这声音如在耳畔,而鼻息之间,竟全都是酒的味道。

李隆基怎样的好酒没喝过,但此时他竟觉得这酒应该是比他曾经每一次喝过的,都要好喝的。

那个月下独酌,连喝酒都找不到的人的李白,在离开长安之后,如大鹏振翅重返蓝天,现在,他又能跟三两好友坐在一起,共同举杯饮酒了。

哥舒翰笑了:“说得好!”

天生我材必有用,谁说他四十几岁来开始醒悟过来有了建功立业之心就一定是晚了呢?

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家道中落,小时候挥金撒银的日子已经没了,但谁说他不能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再把那家业给赚回来呢?

此时的哥舒翰顿觉得自己年轻了二十岁,他还能提到上马,再为大唐干一百年!

天幕上的李白站起身子,他弃了手里的酒杯,抱起了酒坛。

这回不是他一个人自言自语,这回还有岑夫子和丹丘生,与他共同享受这样的美酒,感受这种冲天的豪情。

他闭着眼睛,酒意将他带到了山之巅,他看到了滚滚东流而永不停止的黄河之水。

他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筵席上的其余两个人也被李白的潇洒感染,站起身来,与李白碰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快快喝酒,莫要停杯!

被李白这份豪情感染的,又哪里仅仅是岑夫子和丹丘生两个人。

李隆基甚至流下两小滴眼泪。

他们好快乐啊,而他一个皇帝竟没有这样快乐的时候。

人与人的悲喜能互通,是单向的。

李隆基单方面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却没人感受到李隆基的悲伤。

唉。

李隆基拽起衣袖,擦擦眼泪。

他知道,皇帝之位不是用来享乐的,他坐上去,就得承担这份责任。

此时的李隆基心头逐渐开始冒出一份退位可行性分析。

可行吗?

再过两年,等他孙子再大一点儿,或许就可行了!

宇文融咂嘴。

这诗啊,很好懂。

所以他更觉得李白是个神仙。

他给李林甫分析:“你看啊,黄河水不往回流,头发立刻从黑变白,这不就说的是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嘛,时间啊,真快。”

李林甫瞥了宇文融一眼,道:“那是庄子哲学,那是道家思想。”

宇文融眼睛瞪大。

什么庄子,什么道家,李林甫跟他一样没有文化,怎么会知道这些?

宇文融龇牙咧嘴:“你背着我偷偷学习了?”

李林甫:“傻子。”

宇文融更凶了:“还骂我!你之前可不是这样的,你之前再讨厌我都会装作脾气很好的样子不说话的!”

宇文融总结:“你变了!”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