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463)+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钱堆出来的一个诗仙吧。”

【李白本以为他的人生不会再与官场有什么瓜葛,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李白在庐山安稳过日子,逐渐产生了避世的念头。】

【可命运再一次找上门来,这回找上门的不是李隆基,李隆基已经逃去了四川,他的儿子李亨也已经登基。找上门的是李隆基的另一个儿子,永王李璘。】

【永王李璘的位置很尴尬。李隆基下诏封他为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镇守江陵。此时李璘手握重兵。】

【而就在李璘受封不久后,太子李亨登基为帝了,李隆基没有反对,甚至把玉玺送给了李亨。于是手握重兵的李璘就成了李亨的眼中钉。】

【李亨下令让李璘去四川找李隆基,这是想让李璘放下手里的兵权。但李璘不听,他准备像东晋那样,割据一方。】

【李璘就是在这样尴尬的时期找上了李白。李白在大唐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读书人几乎都听过李白的大名,把李白招揽麾下,对李璘百里无一害。】

【而正好,此时的李白就庐山,庐山正是当时李璘的管辖地。】

【为什么后世大多数的人都说李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诗人,但绝不是一个好的政客呢,因为李璘所处的尴尬局面,李白没有看到。】

【李白看到的是李璘三顾茅庐想请他出山,看到的是李璘所许诺给他的位置,看到的是一个实现辅佐帝王梦的机会。】

【看,曾经的皇帝李隆基对他爱答不理,把他跟那些陪他玩耍的文人放在一起,想起他的时候才把他传唤过去,而现在的永王李璘,为了请他出山,甚至多次来庐山呢。】

【李白也没有明白李璘看重的其实也不是他的政治能力,而是他对全天下文人的感召力与号召力。】

【于是李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拉上了李璘的船。】

[其实李白也是政治斗争的工具。]

[是啊,就因为李亨差点把李白给杀了,我才那么讨厌李亨。]

[他跟李隆基争权害了多少人啊。]

[还有那睢阳之战,真是算着张巡什么时候死的才派的援军。]

[创死李亨!]

而刚刚,吆喝着李白不过是有钱才过的那样潇洒的人都默不作声了。

天幕说了,李白差点死了。

说那些话的人也大约都是读不懂诗,不知道李白存在价值的一些粗人。

他们不知道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但他们知道死亡的恐惧。

没有人想死。

文武百官瞠目惊舌。

他们原本以为诗仙李白会永远这样逍遥恣意过完一生,原来命运在这时候来了个惊天的转折。

诗仙李白,差点被杀了?

差点被李亨杀了?

李隆基的脂肪肝都在颤抖。

他连赐金放还都觉得是亏待了李白,李亨他怎么敢杀李白的啊!

李亨也傻住了。

他以为安史之乱结束后,天幕就不会再提他的名字了。尤其天幕现在又讲的是诗人,他更放心了。

他完全没想过半路一个李璘杀过来,把李白给哄走,然后还要跟他争权。

天幕说的话怎么看都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样子。

李璘是他带大的弟弟啊,养在深宫并不通晓争权之事。

李亨愤怒:一定是有人唆使了李璘!

李亨又惶恐:他要杀李白,完了,天幕不会大讲特讲吧。

后人已经想创死他了,他看到了,后人还开始讨厌他。

李亨开始焦虑地走来走去。

除了走来走去,他没有任何办法。

而李白往酒馆走去的步伐也缓慢了下来。

他追随永王而死?

天幕将李隆基,李亨,还有李璘之间的关系慢慢分析,而李白听着这些分析宁起了眉毛。

他只是想辅佐君主当个贤臣罢了,怎么皇帝跟他想象的不一样。

不仅贤臣这个位置和他想的有出入,现在皇帝之间为了权力的勾心斗角也让李白觉得几分厌烦。

而在李白听到李璘只不过是看重了他在文人之间的感召力后,李白对这样一个皇室彻底死心。

那不是他想象之中,能建功立业的地方。

而这里的皇帝没有一个赏识他。

或许天幕说的是对的,他并没有极高的政治天分,而那皇城也终究是不适合他。

杜甫心提起来。

他的偶像差点就死了?

碎嘴子的嘴巴也不碎了。

他换位思考了一下,若是自己的偶像杜甫因为身陷官场而差点死掉,那他的心也差不多快碎了。

想想之前在天幕看到,那在小小的一叶扁舟之上死了的杜甫,碎嘴子捧着心脏,心如刀割。

他现在十分能理解杜甫。

于是他又将帕子往杜甫面前移了移。

哝,擦眼泪。

【永王李璘并没有坚持很久,没多久后就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之中失败了,而李白也因为李璘的失败,被牵连入狱。】

[李白又不懂政治。]

[气死,我的李太白真的被李璘给坑惨了。]

[只能说李璘没金刚钻还非要揽瓷器活。]

[李璘也不是很懂这些,是他儿子唆使的。]

李亨:!

是他儿子唆使的?

李亨拳头握地邦邦响,感觉又有揍人的欲望了。

继揍完自己的儿子之后,他还想揍李璘的儿子。

杜甫眼巴巴看着窗外,几乎要望眼欲穿。

有没有人去救救他的偶像啊?

那可是李白呀,他不懂什么政治,天幕也说了,他被坑了。

而被李白的诗开导过的碎嘴子此时也真诚地希望有人来营救李白。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