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8)+番外
而且天幕之言的语气,不像污蔑,更像是熟知事情始末之后的评论。
早死二十年,为何不是十年,不是三十年,而偏偏是二十年。
这个在天幕上说话之人,是不是知道陛下活至何岁,甚至知道这盛世大唐哪一年开始,又是于哪一年结束?
若陛下真的如天幕所说,亲手将大唐的盛世葬送了,那么这样的君主,真的值得他辅佐吗?
一时之间,张说陷入了沉思。
但他一向谨慎小心,并未多言。
天幕没有因为李隆基的盛怒而停止。
这回不是弹幕了,这回是神音在戳李隆基的心窝子。
【只可惜,盛年不重来。
李隆基他懈怠了。
励精图治比不得享乐奢靡,繁华如乱花晃眼,他沉溺于盛世,沉溺于其中,难以自拔。
他开始安于现状,开始猜忌亲子,开始任人唯亲。
不过百年,盛极一时的大唐千疮百孔。】
若说前面天幕出现的文字是带着个人感情的污蔑抨击,此时出现的神音,就像是站在更高的维度,将事实进行总结,娓娓道来。
安于现状,猜忌亲自,任人唯亲,奢靡享乐。
这桩桩件件,乃至于每一个字,都像是铁板上的钉子,一根一根钉在了李隆基的心上。
神音空灵,像是与他远隔云端,倏然间又来到他的身边。
这声音带着并不明显的痛心和惋惜。
一句“不过百年,盛极一时的大唐千疮百孔”让李隆基从盛怒之中惊醒。
他讷讷的说不出话。
不过百年,不过百年。
他的大唐,仅仅百年?
天幕之上的画面转了又转,长安变了模样。
大敞的赤色大门之上只存淡褪的浮漆,宫殿不再富丽堂皇,没有年轻的胡姬旋转舞蹈。
儿时恣意欢畅打马球赛的郎君也已然暮年,苍苍白发,球场荒废,草几丈高,再无人骑马驰骋其中。
长安街道行人寥落,没有沿街叫卖的小贩,铺面木门紧闭,坊市间不再热闹。
那些心怀壮志,借着醉酒泼墨挥毫的才子生了华发,赞颂之诗变成悼亡之音,他们以笔代戈,试图唤醒沉睡的统治者。
李隆基沉默着,看着天幕之上,那个满目疮痍的江山。
那是他的江山,那是他的大唐。
而他,是那个让无数文人以笔代戈,泣涕痛心,想要唤醒的统治者。
烧到脑袋上的那团火,终于被浇灭了。
盛怒的李隆基冷静下来。
他不再因为神音的夸赞和天幕上的盛景而飘飘然,也不再因为那些辱骂之言而愤恨不满。
他开始仔细思索,这天幕,究竟是何物?
在背后执这天幕之人,究竟是谁?
冷静下来的李隆基明白了,天幕之景如此宏大壮观,不是他那区区不成器的政敌能够做出来的东西。
天幕之言在大事上完全贴合历史轨迹,可天幕之景却在细微之处与这真正大唐有所出入。
天幕究竟是什么?来自于何,为何知道如此多的事情?
此时的李隆基在竭力平复自己的心情,他让自己冷静下来,让自己的心绪不再受天幕之言干扰,让自己的判断能力重归于常。
可是神音又说话了。
【一日杀三子,废皇后,占儿媳,他的盛名湮灭在了博人眼球的情史之中。】
一天杀三个儿子?
废了陪他一路走来的皇后?
霸占儿子的媳妇?
这还是人干的事?
李隆基重新回归的理智又被他全部扔掉。
他双眼喷火,头发裂开。
冷静?他完全不能冷静?!
他李隆基英俊潇洒,深明大义,哪里会做如此猪狗不如的事情!
想要把他拉下马何至于此?
心思歹毒,令人发指!究竟是谁在毁朕的名声!
【作者有话要说】
推荐老婆的文《群穿综英美后如何 HE》,(现在更名为《和亲友一起穿越了[综英美]》)已完结,可以拿来宰,搞笑温暖又治愈,感兴趣的宝贝可以去看看~
第5章 (视频) 当王皇后知道李隆基要废了她
清宁宫内,王皇后坐在镜前梳妆。
她左右端详着自己的面容,总觉得不是那样满意。
这髻太过柔和了,弯弯细细的眉毛也与她原本的眉形不甚相合。
胭脂也有些浓了,涂在她的脸上,怎么看怎么怪异。
她手边放着基本诗集册子。
诗集虽然是放在她经常用的地方,但是看着很新,没有看过几次。
王有容那两条被画的细长的柳眉倒蹙,忍住想把诗集扔出去的冲动,还是不情愿地伸手将其翻开。
丫鬟在给她梳妆,她在看着这群不招人喜欢的字。
王有荣重重打了个哈欠:“我亲手炖的粥是否还放在炉上温着?”
宫女回答:“是的,娘娘,还在温着。”
王有荣放下心来,抬眼又看到镜中的自己,依旧不满意的皱眉。
她也不愿梳此发髻,上此妆面。
她更不愿意天天看这些没有用的劳什子诗集,真是一句有用的话都不写,到底不如她的兵书好看。
奈何陛下喜欢。
念及于此,王有荣心里更多了分烦躁。
皇帝登基之前养了个外室,她不是不知道,但他尚且不把外室带回家,她也并不多说什么。
但如今皇帝登基了,他的女人自然要随他一同进宫,多了个女人倒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女人还有一个七岁的儿子!
那是龙子。
陛下登基了,他的身份跟着水涨船高是没有错,但是别人的身份也一齐跟着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