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灭同人)[鬼灭]千里(94)+番外
不破原本的计划是回青竹居找矢吹真羽人,说服对方卸任柱位并前往国外的医院治疗。途径云取山附近时突然遇到了一只遍体鳞伤的鎹鸦,于是匆匆赶往此处击杀恶鬼。
“那只鎹鸦......”
停在他肩膀上的无量没有回话,于是不破没有再问。
“愿他们能够安息,早日成佛吧。”
三郎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二日正午,新雪初霁,天色也晴朗起来。自己正躺在熟悉的房间里,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啊!不破阁下,他已经醒了。”有一个穿着深色制式服装,脸上罩着可疑布匹、只露出一双眼睛的人离开了房间,喊来了一个少年。
三郎马上认出了来人:“你是昨天的......竹太郎呢?他在哪里!?”
昨晚斩杀鬼后雪又下了起来,隐虽然赶到了现场,但风雪交加的夜路非常难走,他们一直等到清晨才抬着受伤的丙级猎鬼人离开前往蝶屋治疗,不破和一名隐留在这里善后。
“我将他安葬在了后院,您要去看看他吗?”
宛如得知死刑的宣判,三郎不得已终于将心头最后一丝侥幸浇灭。如果昨晚发生的一切只是一场噩梦该多好。
不破陪着仿佛瞬间苍老的三郎来到后院,祭拜了死去的竹太郎。
“那种怪物是食人鬼,自古以来便存在于世。鬼会在夜间出没,以人类为食,惧怕太阳与紫藤花,只有用特制的刀剑砍断脖子才能杀死他们。”
恶鬼无时无刻不在制造悲剧。曾经欢笑着的孩子如今只剩一座坟茔,幸福的家庭仅仅一夜之间就变得支离破碎。
“抱歉,我们来晚了。”
三郎看着少年真挚的眼神,那些埋怨、迁怒的话语怎么也说不出口。如果你们来的再早些该多好,为什么你们没有将鬼全部杀死......恐惧、悔恨、无措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恐怕未来三郎都要怀揣着这些能够杀人于无形的利器独自活在这个世上。
“......不要这么说。”最终三郎扭开了脸,不去看不破的眼神。对方看起来也才刚刚成年,却一直在和这样的怪物战斗啊。
三郎突然想起了什么:“在山深处还住着灶门家,拜托你、去看一下灶门家的情况——!”
“住在山里吗?我知道了。”虽然“恶意”没有向那边延伸,但还是亲自去看一眼才放心。不破和隐交代完毕,跟着无量向山中跑去。
灶门家的位置很好找,顺着炊烟升起的方向,不破很快就找到了灶门一家的住处。他藏身在粗壮的树干后,利用树影隐去了身形。
没有鬼留下的“恶意”,周围也没有鬼出没的痕迹。确认灶门一家平安无事后,不破转身准备悄无声息地离开。
裹着厚厚衣物的赫发孩子拉开大门,有些犹豫地对着眼前“空无一人”的林地说道:“那个,这位客人,您在雪地里走了很久吧,来家里喝杯热茶吗?”
第32章
抬起的脚步停顿了片刻,黑发的少年猛然转头看向那个赫发红眼、额头有一块伤疤的孩子。
伤疤?与炼狱槙寿郎共同阅读的炎柱之书中曾说过,使用日之呼吸的剑士在额头有火红色的疤痕。在产生这样的联想之后,不破立刻打消了幻想。在想些什么啊,世上又没有这样的好事,他刚刚得知了日之呼吸的存在,马上就遇到了日之呼吸的继承者?更何况那个孩子也才七、八岁吧?
而且,对方究竟是如何发现自己的呢?在掌握了全集中·常中后,主动敛去气息的不破还从未被除了柱以外的人发现过。
灶门炭治郎感受着屋外争先恐后涌入温暖小屋的冷空气,轻轻抽动鼻尖。
“——咦!”他“闻”到了那位客人迅速变换的情绪。从最初的惊讶、怀疑,中间掺杂了一闪而过的攻击意图,但很快就消失了,仿佛那是炭治郎的错觉一样。
不破其实早就意识到了,自己能看见“恶意”其实是一柄双刃剑,而不破太过于依赖眼睛带给自己的便利。如同后天致盲的盲人,失去了从小拥有的东西,他对于“不存在恶意”的力量总是抱有120%的警惕,尤其是在这方面吃过亏后。
这种应激状态现在已经可以被勉强控制住,但是状态调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全完成的。发觉自己无意识地显露出了攻击意图后,不破马上将之压下,但还是被能够“闻”到情绪的灶门炭治郎捕捉到了一二。
不破将日轮刀藏回腰间,用羽织遮住,从树后走了出来。
“抱歉,吓到你了吗?”门边的孩子明显瑟缩了一下,他尽量放松身体,露出无害的笑容,“住在山脚的三郎先生托我来看看你们的情况。”
灶门炭治郎:“三郎爷爷回来了吗!竹太郎一个人在家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
“......”一般鬼的袭击事件需要尽可能地对不知情的人进行隐瞒,最常用的解释是野兽袭击,这次竹太郎的事情也被划归其中了。
然而这个灶门家的孩子实在敏锐得可怕,仅仅是一瞬的犹豫也被他察觉到了。
赫发的孩子露出悲伤的表情:“......竹太郎他出事了吗?”
不破:“是,我就是为此而来。昨天夜里有野兽闯进了三郎先生的家里,竹太郎不幸遇害了。三郎先生拜托我来确认你们的情况,平安无事就好。”
灶门炭治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郎爷爷得多么悲伤啊,唯一的亲人竹太郎也不在了。
“请您进来吧,麻烦您特意跑一趟。”他让开了门口的位置。
“......那就打扰了。”原本在确认灶门家没有遭到袭击后,不破就可以离开了。可是鬼使神差的,他应下了这个孩子的邀请。是因为对方额头上的伤疤吗?让他下意识地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