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吻春风(113)
高考是高中的结束,毕业就是和高中所遇见的人的结束。
她迟来地想说些什么。
但话到嘴边什么都说不出口,什么都多余。
人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同一个人。
张素心和姜民达对跟董霖相关联的人表达出强烈的抵触。
张素心让姜知杳算了吧。
她说人不能同时拥有贫穷和对贫穷的认知,会感到煎熬、不快乐,相处的每个瞬间除了喜悦就是蒸汽般无孔不入的敏感。
姜知杳的十七岁,像是披着华丽毛毯的荆棘地。
她站在里面,看着迟盛的视线从她身上移开,然后转身去了门外。
这是高考前的最后一幕。
之后连续两天的考试像是无法休止的高热。
大脑成了光速运转的机器,容纳不进多余的情感。
电视台里央视新闻主持人说今年相较于去年,高考人数新增11万人。
金属扫描仪的滴滴声和广播里传来的考试提醒音萦绕在耳边,直到有人说终于考完了,所有的声音才彻底在姜知杳耳边消失。
从考场回到教室,收拾属于自己的东西,搬离待了一整年的教室。
温琦趴在桌上用完了一整包纸巾。
随林抱着教案走到讲台上,王志强带头喊了一声随总,然后大家起身,像过去吐槽过无数遍刻意煽情的毕业视频一样,齐声对她说:“老师辛苦了。”
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好像没人说过完独木桥之后应该怎么样。
桥的那边是怎样的风景,又应该怎么和一起过桥的人道别。
大家将分道扬镳去往怎样的未来,未来又是否还有这么一座桥让他们再度相遇。
所有的未知构成了此刻面对离别的悲伤。
随林笑着说:“以后还会再见面的。”
然后咳嗽一声,跟往常那样,唉声叹气地吐槽他们:“但你们真的是我遇见最难带的一届,因为太困难了,所以同学们放心吧。”
“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窗帘被唰地一声拉开,金色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落在堆着椅子的桌上。
教室上的高考倒计时天数被擦掉,下面的值日生名单定格在考试前一周。
不再有让人头疼的三节连上的数学课,也不用去猜晚自习是否有突如其来的考试。
她已经走完高考,不再与王后雄和天利三十八套如影随形。
教室里没有堆积如山的试卷、作业。
汤景贻站在门外喊她:“回家了姜知杳。”
她抱着箱子,应了一声后又忍不住回头。
后墙上挂着的布袋被风吹动。
里面放着考试前随林让大家写的纸条。
或是心愿,或是高考后想对自己说的话,或是想对别人说的话。
没有人往这边看,大家都忙着道别。
姜知杳感觉手心濡湿,最终还是没能抵御心底的声音。
她走过去,在最底部找到皱巴巴的一张,偷偷放进了口袋。
转身准备离开时,对上男生漆黑的眸。
王志强站在他身边,没有意识到他的走神,还在兴奋地说着暑假的安排。
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她,视线慢吞吞地落在她的外套口袋。
该有道别的时刻,桌椅推搡发出的刺耳声响让几人横穿在他们之间。
中间空出来时。
迟盛已经跟王志强从前门离开。
唯一被带走关于他的东西只剩下口袋里被汗水浸湿的纸条。
她在没有开灯的卧室里,借着窗外的光线打开。
在这张好像随手撕下的草稿纸上,看见了男生潦草的字迹。
没有祝福、没有心愿。
只是简单到不能更简单的两个字:
——算了。
第60章
下雨了。
面包店生意惨淡。
一起兼职的小怡见店长没来,打完卡就拎着东西溜了,走前拜托姜知杳为她通风报信。
姜知杳点头答应,此刻还有半小时下班,她在微信里告诉小怡今天一切安全。
小怡回了一个小狗点头的表情包,连说了好几声谢谢。
玻璃窗外雨水连绵,马路上偶有几辆跑车飞驰而过,惊起的水毫不留情地浇在路边停着的共享单车上。
姜知杳微微叹气,打开小程序看见最近一趟回学校的公交车在三分钟后到达,下一辆写着未知,切换去打车软件,上下车地点都输入完成后价格从平时的二十飙升到四十。
舍友叶宜适时发来微信,她刚跟男友约会完,待会儿会从这边路过,问要不要把她捎回学校。
姜知杳迟疑片刻,还是拒绝了她的好意。
叶宜的男友是隔壁中外合办大学的,说是隔壁学校,但跟医科大学之间相差三十分钟车程,姜知杳刚入学那天,带班师姐就对她们说跟那边学校非必要别来往,如有必要的情况请务必绕着走。
叶宜属于绕着规则走的那个,军训刚结束就跟那边的人谈起了恋爱,每天浓情蜜意,光是视频通话都是一小时起步,弄得宿舍另外两个女生苦不堪言,在戴上耳塞和用冷暴力抗议均无效后,宿舍发生了第一场矛盾,身为宿舍长的姜知杳无奈调停,两边讲和。
分明是和稀泥的行为却被叶宜当作橄榄枝,她为此多次向姜知杳示好,安利朋友圈所有人来她兼职的面包店照顾生意,好心的举动却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她男友的朋友在买了个菠萝包之后,对姜知杳开启了死缠烂打的追求。
富二代追人的招数烂俗。
送花、送包、送首饰。
姜知杳一概拒绝,启用不听、不看、不理会三大政策,男生越挫越勇,当初的追求已经演变成了征服,俨然成了一场自尊心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