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缠吻春风(121)

作者: 白日飞鸦 阅读记录

就是心气不平,樊乐琪讨厌别人骗她,也讨厌别人玩弄她感情。

很不凑巧的是,汤景贻两头占全,所以他成了她最讨厌也最难忘的一个。

做梦都想让他付出代价,让他哭着对她道歉,经历跟她同样的难过。

具体手段没想清楚,但得先见到人。樊乐琪频繁打车过来时,想法就是这么单纯,直到现在见到人,并且上了同一辆车,她才问他:“你去哪儿?”

汤景贻起初是对樊乐琪有愧疚的,只是人都自私,时间一久便多了很多说服自己的理由,连带着当初的愧疚都成了理所应当,男人更是,长久的愧疚需要爱做养分,他没有,便只觉得烦躁,如同对其他缠着他的女生用姜知杳做挡箭牌说:“高铁站接我女朋友。”

樊乐琪手心钝痛,却笑着点头:“巧了,我也去高铁站接我男朋友。”

迟盛收到樊乐琪消息的时候刚睡醒。

昨夜狐朋狗友过来狂欢,闹到凌晨三点才走,早上八点阿姨过来做卫生,没能保持往日的冷静,打开门就惊呼一声:“天啊,怎么脏成这样?!”

迟盛听了一小时的歌又打了几把游戏才又睡着。

算时间不过三小时。精神不好,脾气也连带着变差,他毫不犹豫地将樊乐琪拉进黑名单,手机丢到一旁,安静不到一分钟,又震动起来。

微信名为「天降雨」的人用表情包一个劲儿地轰炸他。

——你为什么拉黑我?

——你知道我现在在哪儿吗?

——我一会儿要去买刀砍死汤景贻,你要是想在监狱见到我,你就继续不理我!

“......”

樊乐琪小号。

忘了什么时候加的。

一直没聊天,躺在微信列表,直到现在才让她发挥了烦死人不偿命的余温。

迟盛盯着屏幕看了三秒,神色恹恹地回了条消息。

樊乐琪小心翼翼地在车上点开。

随即没忍住骂了声操。

她那跟她同城、被家人千叮万嘱要好好照顾她的表哥,在听见她说了那样让人担忧的话后,毫无人性地对她说:

——你为什么觉得我会去监狱看你?

樊乐琪咬牙切齿地在微信上骂他,转而切换大号找其他朋友做备选方案。

接男朋友这样的话都说出口了,戏就得继续演下去。

高铁站门口站着全是接人的。

汤景贻仰头看了眼大屏,又垂眸看手机。

樊乐琪看最近的列车是十分钟后到,又在微信里催了朋友几句,朋友表示自己马上就到,让她耐心等等,樊乐琪又叮嘱:你打扮帅一点!

朋友:你放心,我照着牛郎打扮的。

樊乐琪:那也别太牛郎,显得我们的恋爱关系不太合法。

朋友:老子卖艺不卖身行不行?

樊乐琪哪有跟他逗趣的兴致。

她心里窝着火,哪怕膈应汤景贻也不想让他痛快。

强撑着等了二十分钟,朋友还没来,许久未见的姜知杳拉着行李箱从里面走出来了。

姜知杳面容疲倦,见到汤景贻身边的樊乐琪只是脚步停住,随即便恢复寻常,温声对她说了句好久不见。

樊乐琪烦透了这句话,放在外套口袋里的手指恨不得把手机捏碎,让朋友从里面蹦出来。

这种堪比修罗场时刻,她孤身一人站在这里像个失败的可怜虫,准备好的话一句都说不出来。

她烦躁地应付着,拖延时间跟他们走进了临近马路边的一家冷饮店。

借口点单拿出手机,却看见朋友发来一串哭泣的表情包,告诉她出师不利,刚开出家门口就撞上围栏,现在人被交警扣着,让她赶紧另觅良人。

樊乐琪只觉得天要亡她,眼前一黑,当即想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今天不行还有明天,她总不能所有朋友都是马路杀手,再见两个字刚要说出口,听见刺耳的喇叭声。

滴滴滴滴,响个没完。

心情烂到谷底的樊乐琪皱着眉转头,就看见路边停着辆熟悉的、招摇的车。

副驾驶车窗摇下来。

隔着被店员擦得透亮的玻璃。

樊乐琪看见她表哥那张英俊的脸。

多雨转晴。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她的表哥在微信上说了那么没有人性的话后,还是来了。

感谢血缘,感谢亲情。

她气势回温,冲着菜单大手一挥,对面前站着的二人豪爽道:“我男朋友来了,想喝什么随便点,他来买单~”

第64章

高铁站门口的冷饮店不是叙旧的好地点,更何况姜知杳还提着大包小包。

汤景贻拒绝道:“改天吧,我们得先回学校。”

樊乐琪说也行,笑着提议:“我们送你们啊,这会儿也不好打车吧?”

姜知杳还没来得及拒绝,汤景贻就已经说了声好。

场面有些荒谬。

姜知杳想起刚才打开车门时,迟盛投过来的一眼。

冷冷淡淡,看不出任何情绪,也没有什么波澜。

仿佛对在这里碰见她这件事毫不意外。

毕竟两人这几天见面频率可以称得上诡异。

樊乐琪坐在副驾驶,一上车就关了他的车载音响,嚷嚷着很吵,又对他车内的香氛评头论足,言辞间透露的全是亲密,说完就问姜知杳,汤景贻是否这么难搞。

姜知杳猜到汤景贻拿自己做挡箭牌,对樊乐琪的误会有些尴尬地开口说还行。还行是一个很中性的词,通常意味着不愿过多交流。

樊乐琪执意让汤景贻和姜知杳难堪,好让他们明白当初瞒着她让她做小丑是一件过分的事情,于是话题总刻意地往迟盛身上引,无意间透露许多,比如他就读的学校、专业,以及如今养成挥金如土的不良习惯,换着开的车和总是请朋友吃饭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