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缠吻春风(153)

作者: 白日飞鸦 阅读记录

“你听过一句话吗?近墨者黑。”

“我还听过洁身自好和出淤泥而不染。”

这人有时候是真的毫无破绽。

姜知杳临睡前想起周三要去见他父亲。

强忍困意对他说:“我周三有点事。”

迟盛看她困得几乎睁不开的眼睛:“睡吧,我也没说那天要找你。”

姜知杳用最后的力气咬了他一口,然后被人拉进怀里捏了捏后颈,力道实在是过于舒服,她闭着眼,慢慢在他怀里睡着了。

-

周三是个晴天。

姜知杳下课后回宿舍洗头发、换衣服,才下楼跟汤景贻一起往学校门口走,路上汤景贻开玩笑,问她跟他去见家长,迟盛知不知道。

“你这个玩笑有点地狱。”姜知杳说。

汤景贻耸耸肩:“放松一下逗逗你而已,别那么紧绷,OK?”

姜知杳没法儿不紧绷,她没见过迟盛的父亲,只见过他的妈妈。

美丽华贵,是很符合电视剧里所描述的豪门富太太形象。

她理所当然认为迟盛的父亲是一个不苟言笑的霸道总裁形象。

然而推开门见到的却是一个过分年轻的男人,他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看见她后没有半点奇怪,语气温和地问她饭前甜点是想要布丁还是提拉米苏。

汤景贻问:“迟总这么忙吗?约好的时间都还没赶到。”

男人温和地笑:“路上有些堵车,迟总让我先来招待你们。”

等待的时间让姜知杳感觉自己回到高中,那会儿是在大礼堂等校领导,现在是在餐厅等迟盛的父亲。百无聊赖地打开手机,在百度搜了下迟盛的名字,跳出来的链接并不多,她又搜了下自己,结果跳出来一个微博链接,在评论区有人提到她的名字:汤景贻女朋友?说的是医学院的姜知杳吧。

点进去看见这人所有微博都跟汤景贻有关,偷拍的照片里也藏着她的身影。

博主用悲伤的文字诉说这段暗恋,评论区有人问这真是他女朋友?博主回了个小黄人哭泣的表情:是的。

姜知杳上一次使用微博还是在高三上学期。

后来太忙便卸载,如今重新下载,用手机号登录。

打开却看见有一条评论,是微博名为Oracle的人对她说谢谢。

她已经忘了自己当初评论了她什么,点进去看见:

——你是灿烂的、热烈的、耀眼的,不是我的。

才慢慢想起:啊,原来是这个。

于是回复她:好久没上微博啦,打开才看见你的回复,不用谢的,祝你幸福!

回完她去找到暗恋博的博主,给她发了私信:你好我是姜知杳,你能删掉关于我的照片吗?我现在有男朋友,他如果看见会觉得很困扰。

刚发过去就听见外面响起服务员的声音说就在这间。

她收起手机,看见门外进来一个中年男人。

他个子很高,看起来约有四十多岁,可能更大,但因为从发型到衣服都一丝不苟,而模糊了真实年龄,一身黑西装给人压迫感极强,像电影教父里的主角,只不过他看起来没有抽雪茄的习惯,他的眼睛从她身上经过,便落在为他拉开椅子的助理身上,交代了几句公司的事情,助理站得笔直,应了声好,便跟着服务员一起出了门。

包间里只剩下他们三人。

姜知杳看着面前的布丁,将看向他的那几眼变成一张静态照片,在心里跟迟盛的样子放在一起。

单从五官来说是相似的。

但气质完全不同,迟盛高中时候开朗爱笑,大学变得内敛,可目光始终清澈,哪怕沉默,也不会给人这么强烈的压迫感,仿佛刻意用一种姿态让人知道什么叫做地位悬殊,这种感觉并不会让人感到舒服。

汤景贻似有同感,他在迟磊落座后就变得沉默,脸上的表情全都消失,目光淡淡地落在面前的桌子上。

迟磊毫不在意跟两个沉默的小孩儿同桌。

他用和助理交代事情的语气问汤景贻高考是多少分。

汤景贻空有情绪,缺少阅历。

“问这个干什么?我考多少分与你有关?大一上学期都快结束了才想起我高考是吗?”

姜知杳在心里叹气。

汤景贻平时给人感觉成熟,情绪稳定,似乎不会对什么产生波澜。

如今面对迟磊,说的话却是质问中带着显而易见的委屈,像个摔跤很久才被扶起来,开始闹脾气的小孩儿。

迟磊果然笑了笑,看着汤景贻说:“你说话的语气跟你父亲很像。”

汤景贻脸上的愤怒转为困惑。

他有些没听明白他的话。

他的父亲难道不是他吗?难道不是他亲口承认过的吗?

现在又是什么意思?

“我有个弟弟,他叫迟逸,早些年花天酒地不成体统,在那时认识了你的母亲,直到弟妹怀孕,才改过自新回归家庭,那时我们都不知道你母亲怀有身孕,之前他妻子身体不好,为避免意外,没有告诉你真相。”

每一个字的语气都差不多,没有抑扬顿挫,也没有情绪起伏。

看向汤景贻的眼神都是平淡的,丝毫没有考虑他会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只不过起到告知的义务,停顿片刻就又说:“他妻子目前在国外就医,他孤身在国内,我想这段时间安排你们见一面,你是我们迟家的孩子,迟早得认祖归宗。”

无伤大雅的小谎言。

迟家不缺孩子,但是缺一个成绩优异的高考状元。

他提出了一些让聪明人无法拒绝的条件:“听你母亲说你现在住着学校宿舍,你学校附近有商品房,环境不错,你愿意的话我会买一套放在你名下,另外,你有考驾照吗?虽然高峰期堵车,但是出行比起公共交通工具还是开车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