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雨天我会想你(45)

作者: 一夕月 阅读记录

班主任带着笑意跟他们说:“你们应该也明白了吧。今晚就可以上官网报名了。在学校里赶紧认真写作业啊,回家就去填资料表。那资料表巨长,填起来要废好大的成功。”

他指着班上两个数学最好的同学说:“清华数学占比更大,你们去更有优势。剩下的几位同学,你们就去北大吧。好好加油啊!”

大家都按捺不住兴奋。可又迅速被班主任的话浇了一头冷水。

“不过呢,夏令营的题难度比较大,都接近强基难度了,和我们平时做的题差异还比较大。时间还早,八月份你们才去。所以,学校统一安排你们整个七月份做一个强化集训,多了解了解题型。”

刚刚还眉开眼笑的大家纷纷开始叹气。

余澄也不觉两眼一黑。

不是...又来?

一整个七月,余澄和其他同学们都埋头在题海中,做往年师兄师姐们回忆出来的真题。

她和同样要去夏令营的同学们已经自觉地不看空间里同学们在天南海北拍的照片,防止自己受刺激。

学校专门腾出了一所向来空荡的教室为他们做集训。也不光是余澄她们班上的将近十个人,还有二三十个理科班的同学。大家从早到晚地做着题,仿佛不知疲惫的样子。

学校可能是为了给他们营造一种背水一战的氛围,将往年学长学姐回忆真题的纸质版都打印了出来,贴到了教室周围的墙上。

这其中,自然就有当年分最高的贺颂之的回忆。

余澄学累的时候,总是会假装在墙那边徘徊踱步,实则去看墙上贺颂之的那张纸。

他的字迹,她其实已经无比熟悉了。

自从第一次在光荣榜上见到他的答题卡后,每一次他们模考,她都会在那里驻足。

他回忆题目写的很认真,将所有自己记得的东西都写了下来,还对语文考的一篇奇怪阅读《动物园里的鳄鱼》进行了有礼貌的吐槽。

甚至在回忆题目之余,他还对学弟学妹们进行了到那边之后生活方面的嘱咐。

“北京有时会下大暴雨,我们去的时候就是。当时没有带伞,所以被浇成了落汤鸡,格外狼狈。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忘记带伞。”

“教室里空调很足。所以大家考试的时候,记得要带外套啊。不然很容易被吹的感冒。”

余澄将他的嘱咐读了很多遍。

一切都会很顺利的,她想。

结束了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余澄和同伴们踏上了去往北京的旅程。

她们这次可以在校内住宿,吃饭也可以刷临时的卡。因此没有什么家长需要操心的。

甘茯苓平时工作很忙。

余澄不想让她请掉本就为数不多的年假,因此便是一个人去的。

夏令营的行程其实安排的并不是很密集。前两天就是介绍校园和互相熟悉。后面几天白天是去听各种大师的讲座,晚上才考试。

说实话,余澄觉得提前集训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试题难度超乎大家的想象。基本上就是看谁蒙对得多,运气好点而已。

只有在考历史的极多课外知识的时候,她才颇有些如鱼得水的感觉。

夏令营马上就要结束。在北京呆的最后一个晚上,和余澄一起前来考试的同班同学突然将她拉进了一个群。

余澄一看群名:“一中一中我们爱你!”

......

究竟是谁在爱学校啊?!

这个同学和余澄在夏令营的时候是一个宿舍的,只是刚刚拉她进群的时候刚好出门了。

等她回来,余澄就赶紧问她:“这什么情况?”

同学一边在衣柜找着衣服,一边跟她讲:“走走走,赶紧出门。学长学姐们要请我们吃饭!”

余澄仍然一头雾水:“啊?”

同学继续耐心地和她解释:“这好像是咱们一中的一个传统吧。每年夏令营的时候,在这边的学长学姐们都会请过来的学弟学妹们吃饭。大家聊聊天,他们再分享一下学习经验什么的。”

余澄点开群,在里面没有找到她想看到的那个人。

可能就是i人吧,觉得没有必要把心力放在与学长学姐们打好关系上。觉得缘分这种事情是强求不得的。社交多了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她看向那个同学,语气迟疑:“所以......是必须去吗?”

同学二话不说,把她拉了起来:“走走走,最后一天了,就放松一下嘛。大家都去呢,你不去多不合群呀。”

余澄半强迫地被她拉出了宿舍,搭上北京的地铁。

拉着扶手,被周围人挤得摇摇晃晃的时候,她不觉地想——

他现在是在哪里?

所有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基本上都来了。再加上学长学姐们,足足坐齐了两大桌。

幸好学长学姐提前订好了包厢。

理科那边的同学余澄认识的很少,学长学姐们更是一个都不认识。

她便只是和周围的同班女同学小声地聊聊天,心里觉得无比拘谨。

早知道,自己就不来了。

饭菜上了,大家说笑着。

余澄却觉得这顿饭吃的有些没滋没味。

可眼见周围的人都在积极地社交,没有一个人玩手机,她也不敢做那个特立独行的人。

这个漫长的晚上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正当她觉得无比昏沉难捱之际,包厢的门“轰”地一声打开了。

一个清透的声音温柔地笑。

“实在抱歉,我来晚了。”

第22章 第三场雨【“贺颂之学长”撤回了一条……

余澄有些不可置信,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快穿:开局当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