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雨天我会想你(55)

作者: 一夕月 阅读记录

贺颂之一直认真听了老师与余澄的对话。此时闻言便道:“之前是聊过的。”

老师有些讶异:“啊?你们认识?”

贺颂之:“这我学妹。都是一中的。”

他没再继续叙旧。把自己的手机递给了余澄。

余澄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下意识把他手机接了过来。

亮着的界面是蓟大历史学院的。

她边看着,贺颂之边给她补充道:“我和历史学院的人接触不多,但也算认识些人。”

“蓟大的历史学专业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治学氛围也很浓厚。相信你来了的话不会后悔。”

甘茯苓在一旁又想起了什么,赶紧问老师:“蓟大的水平我们当然是放心的。”

“只是,老师,我哥哥家的孩子也在咱们学校。向我们说过这个...宿舍情况好像不太好。”

“下一届会住哪儿呢?”

老师想了想,突然失笑:“唉,那你哥哥家的孩子是纯属倒霉。应该被分到最东边的那片了吧。”

“你放心,这届会住西边的宿舍。环境还是比较好的。”

她又看向贺颂之:“这届大四搬走的女生应该是住你们对面那栋楼的吧?你来介绍一下。”

贺颂之答:“好像是。”

他介绍道:“有楼内浴室。旁边就是食堂、外卖柜和快递站。总体来说还是很方便的。”

甘茯苓这才松了一口气。

几个人又聊了些关于蓟大其他的问题。

离开的时候,老师说:“你们可以加下学长联系方式。有什么事情可以在网上直接问他。”

贺颂之笑道:“已经有了。欢迎学妹来多多咨询。我随时奉陪。”

余澄和甘茯苓走出酒店门时,甘茯苓不自觉地感叹道:“你看看人家学长多像大人。我怎么看你还像个小孩。”

余澄:“人家比我大了两岁啊。这都是阅历堆积起来的。我以后也会成熟的。”

甘茯苓却灵敏地捕捉到一个信息。

“比你大了两岁?”

“刚没提到这个信息吧。对了,你们之前见过,这是很熟?”

余澄心中警铃大作。

“不熟,一点都不熟。”

“我高二的时候他大一,回来宣讲的啊。这不一算就能算出来了。”

甘茯苓没再提这茬,又感叹道:“唉,想到你摆柜子里那一大串蓟大的周边,还真有种缘分妙不可言的感觉。”

话语一转,她又把关注点放到了女儿的终身大事上:“你眼光放高点,到了大学里就要找这样的男生。”

余澄涨红了脸:“啊?干嘛突然说这个。”

迎着风,甘茯苓感叹道:“你大了,马上就要一个人去陌生城市了。再过几年,也许就要有自己的家庭了。”

余澄还是觉得脸上的热度消不下来。

“妈,别说了,我压根没想过这些。”

两个人就这样边说边笑回到了家。

晚上,她们又去了另外两所学校的招生咨询会。

在分足够高的情况下,文科生选择学校的选择其实没有那么多。基本上把自己的位次与去年的对照,就能知道自己大概在哪一所高分学校了。

余澄的成绩够不上清北。刚好在蓟大范围的中下游,去这两所学校则是最好的专业随便挑。

可要学历史的话,可以就会亏上十几二十几分。

这些倒是其次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这两所学校的历史专业学科实力都没那么强。

余澄

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报蓟门大学。

她不是为了一段飘渺的感情就可以不顾一切的恋爱脑。

坦白来说,她选择蓟大,确实是有一定贺颂之的因素。

但就目前这个情况来说,如果她从不认识贺颂之,她的最优选择也依旧是蓟大。

余澄没有再过多纠结,在网上高考志愿填写的那个网页上,将第一志愿填上了蓟门大学。

而专业,她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提前批里的历史。

第27章 第三场雨又看到了那个再熟悉不过的纯……

等待投档的日子里,余澄其实并不是很紧张。

她把蓟门大学放到了第一志愿,甚至还报的是提前批。

这就说明,她上蓟门大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尘埃基本落定,余澄的心情也好上了不少。

她将许久都没有打开的社交媒体都打开了,一条一条将别人给她发的消息都回复了。解释了是因为自己前段时间心情不好才没有及时看消息。

当然,她自己也没有去刻意问其他人的高考成绩到底如何。

不过还是从舒怡月那里听到了几句。

舒怡月考的也很不错。与明霜一起约定了报南方很有名的一所大学——汀洲大学。

她向来消息灵通,和余澄打电话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余澄也因此对她们班其他人的情况知道了一些。

心里还是不由得感慨。

高考真的是一件随机性极强的事情。

她感觉,能够正常发挥的也只有一部分人。

剩下的人,有的超常发挥,拿到了自己之前根本没想过的位次。

也有的发挥不佳,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成绩。令大家都很惋惜。

虽然余澄在做题中也有许多遗憾,之前也经常在想,会不会她哪几道题再多想一点或者少想一点,就能进清北了呢。

但她现在却释然了。

甚至还有些庆幸。

幸好结果是好的。

幸好...她还能去北京,去一所很好很好的学校。

去...他的学校。

虽然只是在一所学校,可能见也见不上几面。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快穿:开局当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