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465)
小米说, 信息组的人分析这是别人故意恶心他们, 留下的后手。
“不是没影响到男喜嘛,他们索性把风向往下次带。由于没说什么重话,所以很多看到相关评论的网友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是这种「啊,这次就算啦,要是余寻光没有好好演下部剧我就要脱粉啦」之类的言论看多了, 大家都会潜意识里接受这种想法, 觉得自己很宽容,小余要是没做好就该天理难容。”
这种雷可以埋相当长的时间。
谁能保证自己一直不出错?
有时候娱乐圈的“越扒越有”, 也存在别人刻意留下的坑。
小陈光是想想,都觉得余寻光承受的压力让人窒息。
至少两年间, 他的作品不能出问题。谁能保证啊?
小米都觉得难,但他仍旧嘱咐:“崇哥说,千万别在小余面前提这个,他不需要知道这些。”
“知道。”
头部演员需要承受的职业压力是难以预估的量,易崇一直想的是能为余寻光避开一些算一些。
小米说:“我们开会分析过,组长说小余会遇到这种困境,很大程度是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具体性格。网络时代给人打标签还是有用的, 小余身上的标签太少了,很多人对他的喜欢都是基于角色。我们以往又没用什么[提纯]、[虐粉]手段,导致小余的路人盘虽广,但粉丝粘性不强。”
小陈瞬间明白了言外之意,“公司要给小鱼接综艺吗?”
“还在观望。”
“要是接的话,一定要好好挑。”
挑平台, 挑制作团队,挑共演嘉宾。如果是常驻嘉宾,一定要挑最靠谱的。
小米拍了拍胸脯,“知道知道,我们办事是专业的,你放心。”
叶兴瑜带着演员和经纪人开完会,又组织其他各组开会,公司其余人便也知道了小余和小马的事。
对于一同进入公司的两位“吉祥物”发展成这样,大家很是唏嘘。
“怎么就是这样的走向呢?”
“真是世事无常。”
叶兴瑜工作室的氛围很好,员工基本少有离职。大家确实是在为顶在前面的艺人服务,可也正是艺人们带来的资金才保证了工作室的运营。此事一出,员工们都暗戳戳的想着“还好留下来了一个”,又想着余寻光最好能一直留下来,稳住老板的事业运。
既然走了,那就不算自己人了。有不少信息部门的员工回了工位还在嘀咕:小马都是别的公司的人了,他们还得为他刷通稿,控好社交平台上关于他转公司一事的负面影响。哪怕他身上还有叶兴瑜投资的剧没播,这活干的也不得劲。
大家都是很排外的。
正不自在时,组长回来给大家发开工红包。大家高兴得吵吵嚷嚷,手机又震动起来。
是余寻光在群里发红包。
今年是他当小股东的第一年,怎么说都得表示一下。
连发十个红包,余寻光收获了一堆“老板大气”,又被叶兴瑜带着去请公司的其他演员去酒店吃饭。
叶兴瑜没忘记答应过余寻光的事,教他场面上的人情世故,教他在外跟人来往的道理。
叶兴瑜是现在才知道去年底余寻光跟张第源去玩的第一天是他付的钱。几乎不用谁解释,她就理解了余寻光这么做的动机。
他不想占人便宜,更不想欠别人。
对于他们现在这种实现财富自由的人来说,钱是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反之,人情一旦欠下,还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余寻光还记得当初《群鸦风暴》那会儿,由于叶兴瑜为了帮他欠了江肇明的人情,而导致她后面在余寻光的问题上不好拒绝,直到她吃下《梦里三千》的投资和余寻光的客串才算了解了这回事。
余寻光一直引以为戒,他觉得自己不欠别人,就能挺直腰杆做人。
所以他会不在意自己对别人的好,而去特意回避有些人对他的好。
因为他从潜意识里就没打算跟他深交。
叶兴瑜轻声问:“张第源当时什么态度?”
余寻光回答:“他怪我不该跟他抢单。”
叶兴瑜笑了起来,“你知不知道他本来就是想花钱跟你做朋友?”
余寻光重新回忆起整件事,“……我没想那么多。”
他很多时候做事都是凭借本能,他的大脑具有极强的自我保护机制,能够驱使他在当前情况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叶兴瑜不知道他这样做是否是在关于“朋友”的方面有洁癖,她说得委婉,“小余,我们有时候,会在环境和工作的选择下交一些……表面上的朋友。”
余寻光点头,“我知道,阶段性的朋友。”
余寻光有这样的朋友。
他真正看重的朋友,他会自己去社交。
他不是一个能把谁都能放在心里的人。
叶兴瑜便继续说:“有时候我们出去做事,适当的欠别人一些,他会更开心。”
至于什么时候该欠,什么时候不该欠,又是一门学问。
没有谁能在一夕之间忽然长大,余寻光盼望着长大,他就需要明白成人世界的规则。非常幸运的是,叶兴瑜、王文质,还有他身边更多的人都在帮助他,他们承担起了余寻光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
余寻光为了做好,还买了一些书回来看,诸如《人性的弱点》,还有一些学说话的公务员必备书籍。
书里的知识未必都有用,余寻光看的时候会自己筛查。
马霁明多少是个流量,这回换公司,在热搜上挂了一整天。
尽管双方发言都很体面,网友们还是发出了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