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474)

作者: 寻光小筑 阅读记录

这些话从来没有人对余寻光说过。

在他踏进演艺行业后的第二年,他就开始接受李传英、廖敬春等人的思想。非常幸运,这两位前辈都很好,他并没有受到恶劣方面的影响。又因为他在之后收到了陈敏笙馈赠的“对知识的追求”buff,他通过读更多的书完善了自己的三观,补齐了这方面的缺失。

余寻光不确定傅文光未来是否会像他一样幸运,他出于过来人的角度,把这番建议说给他听。

一个人只有自立了,才能自强。

而且傅文光现在本来也还是个学生呀。

“去看自己的书,去走自己的路。如果你有梦想,那就努力不懈地坚持下去。”

傅文光在不少剧组里摸爬滚打过,“早慧”是他在这个行业里自己获取的第一份礼物。

他当然能够听懂余寻光的话,由此他的心情更加复杂。余寻光叮嘱他多读书,对他讲述读书的重要,他像沈老师一样对孩子们循循善诱。这太奇妙了,怎么会有演员和自己的角色这么相象呢?

要知道这些话他是头一回听到。在以往,甚至连父母都不曾跟他说过。

这一刻,在傅文光心里,他对余寻光的情感不再是移情,他是真的这样认为:余寻光就是个沈竞先一样好的人。

3月的津市还是有些冷的。

虽说有黑夜帮忙遮蔽,但余寻光在出门穿搭上还是用了点心。最近狗仔跟拍得勤,余寻光也学着别人往衣柜里添了许多黑色的衣服。他今天就穿了件黑色的冲锋衣外套,戴着宽边渔夫帽和口罩,连眼睛都被过长的头发遮了半拉。

这样应该没人能认出来他吧?

潘泽永挑了一家带帐篷的露营烧烤,兼具了私密性和透气性。

两人在小桌子前相对而坐,一盅热酒,几手肉串,从香气和热气中感受生活。

“现在圈子里以年轻人为主角的正儿八经的剧本,太少了。”

现在流行拍小说改编,对于年轻的男演员来说,最好的选择是男频的“大男主”,其次是女频的“感情戏”。

“其实已经变多了,在我红了之后。”这句话不是自夸,是真实情况。

余寻光红了之后,一些制作公司为了获得他的青睐,创作了很多适龄的男主剧本拿给他。

潘泽永觉得奇怪,“怎么没见你接?”

余寻光实话实说:“大部分都没能过我经纪人那一关。”

易崇一直在贯彻余寻光的原则:不选择不完善的剧本。

现在好多剧组立项时剧本都不全,把演员骗进组里边拍边写,还美名其曰是为了效率。

潘泽永听得直点头,“对,这也是圈子里的怪象。”

他一直认为创作是不能够被干预的,可现在这种“半部剧本”的情况太常见了。剧组拍到后期,通常是这个主演有这种想法,那边的资方又想塞进来一个人。为了能赶得上进度,编剧还是以团队形式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拍出好剧?能够保持第一集和最后一集主角的内核一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潘泽永拿了一根烤串,油滋滋的,放在嘴里嚼,“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很困难?你一直缺少合适的对手演员,不能够经常为你提供感官上的刺激。”

余寻光不饿,他吃得很斯文,“还好?我演戏的成就感不在这上面。”

“那在哪里?”

“能够尽我力所能及,完整塑造一个角色的灵魂,我就很开心了。”

潘泽永微低着身子,盯着他,“所以你不会放弃表演?”

余寻光失笑,“我为什么会放弃表演?”

潘泽永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脑补,“天才都是有自己的追求的,我怕你会因为觉得没意思,所以不干了。”

“不会啊,我至今仍旧对表演充满激情。”

这倒是真的。

光是余寻光花在角色上的心思,潘泽永就足够佩服。

《天才算法》是一个涉及到数学的剧本,为了防止漏洞,剧组特意请了京市十分出名的数学教育团队来做艺术指导。一般有做题讲题的戏时,这群真老师就会在现场旁观,负责及时指出工作人员注意不到的漏洞。剧组里,一概涉及到数学的方面全由他们负责,他们教小演员,教剧务,唯独没有教过余寻光。

用老师们的话来说:“余老师的水平够用。”

他是真的拥有初级竞赛水平的数学功底。

并且他还融会贯通,提前准备教研,自己早就练习好了怎么给学生讲课。

他在讲台上的台风,专业人士都挑不出太大毛病。

“余老师真的和老师一模一样。”——这是那群真老师的原话。

接下来潘泽永没再问了,当他明确的知道余寻光对表演的热情,其他的一切疑问将不复存在。

潘泽永解决完自己内心的疑问,余寻光反而又有了问题。

他啃着一根肉串,幸福地眯起眼睛,“我最近发现了,我有某方面的进步。”

“嗯,具体是指……”

“我会开始判断对手演员演的戏。”

“像傅文光这种水平的,不在你的判断内吧?”

余寻光笑了笑,他发现这群导演在背后都挺毒舌,“我最近在琢磨甘琼老师演的戏。”

他跟潘泽永说自己的间离法,说《大树下的儿女》,说韩雅清,说郑云开。

“我以前很少有把我自己代入他人角色的角度去思考,也不是说很少……是时有遗漏。最近我会把[韩雅清]这个角色翻出来私下自己演,然后跟甘老师的演法进行对比。”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陆教授的恋爱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