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496)
高苏说:“我们的节目以「演戏」为主题,顾名思义,演在前,戏在后。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对学生这么说过,戏比天大。在您二位身上我只看到了,因为对自己人格方面有过高的追求而忽略考虑角色的感受。戏排成这样,指导老师当然要承担责任,但是如果一位演员连分别戏的好坏的能力都不具备,我相信他也不能够成为优秀的演员。”
雷纬明点头,他看着已经落泪的张妮和楚茂,做最后总结:“我们的综艺当然不能算什么,我们的话也只能成为建议。我希望二位老师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进一步。”
雷纬明的话,算是成全了他们的最后体面。
按流程,现在轮到余寻光发言了。他看着两位和他对视的演员,霎时间,还是说:“演艺之路其实是一条很难走的路,大家摸索着前行,行进的路上难免会犯错,失败是成功之母,犯错不要紧,只要改正了,还有重来的机会。二位老师既然能够被观众们熟知,肯定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希望您二位能尽快从迷失森林走出,迎来事业的第二春。”
可以说,刚才被宣判死刑的张妮和楚茂又被雷纬明和余寻光的两段发言救了一下。
二人当然不敢再有其他心思,红着眼睛鞠躬感谢。
等他们走下舞台,高苏再一次叹气。
“其实好好演戏就好了呀。”
雷纬明点头,“旁门左道终归不是正道,大家要想在行业里立足,一定要有真本事。”
聂梵说:“还是那句话嘛,演员的作品才是演员的门面。”
节目到这里,播放了还未上台的演员们在后台的反应。趁着这个机会,网友们也热闹讨论起来。
[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此册封雷纬明和余寻光为心软的神。]
[认真点评的老师没错,心软救一手的老师也没错,大家目的不同,但都是为了大环境好。]
[真好,我能够感受得到导师们的恨铁不成钢,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真诚祝愿。]
[就是说啊,好好演戏不就得了,我相信张妮和楚茂哪怕是照着原作演,也不会被淘汰。]
[李传英没有骂错的,楚茂对角色的理解太油腻了,他简直没把雅君当人。]
[张妮也太傻了,美名其曰主动奉献,其实是投鼠忌器了吧?给你女主角的机会你不中用,烂泥扶不上墙,我雅君真是造大孽遇到你这种演员。]
[我相信余寻光刚才哭不仅仅是为陈敏笙,也为了华雅君。看见这么喜欢的角色在他人的表演下被抹杀人格,换我这个暴脾气,我直接开喷了。]
接下来,其他上台的表演者的表现都尚算可以,几位导师的脸上也终于露出微笑。
尤其到演《刑事大案》部分,几位导师都对徐天乐的表演者表现出赞扬。
“你是叫……”
“各位老师好,我叫唐勉。”他说话时,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余寻光。
余寻光瞬间想起来,“是你呀。”
唐勉立马笑了,“余老师,你还记得我。”
“记得的,”余寻光点头,同时对身边的几位评委说:“他在《密信》中客串过。”
《密信》的男主角雷纬明倒有些恍然大悟。
总体来说,余寻光参加的这期《大舞台》,节目效果还是拉满的。虽说中间出了点差子,但其他部分都挺好。余寻光也在点评诸位同行的表现中,提出了很多有理有据,中肯且专业的评价。
在观众们心里,如今的余寻光,已经开始逐渐脱离“小生”的范畴了。
第138章 《大树下的儿女》播出:丧彪咪咪,云开大哥……
整个暑假, 余寻光虽然没进组,但综艺接综艺,仍旧在工作忙得脚不沾地。
在这种情况下, 《大树下的儿女》的热播也算是聊有慰藉。
央视的剧一般都是不缺大盘的, 只要剧的质量不错,基本上能够保证稳定的收视。《大树下的儿女》在一套贡献的成绩也算亮眼,首日播出的第一二集的收视为2.1,第二天三、集的收视为2.3,往后的集数更是全部稳定在了2.5左右。
在剧宣期间, “韩雅琴”的名字同《大树下的儿女》紧紧绑在了一起。更多的人从多方渠道知道这位“伟大的母亲”, “可敬的好人”。在了解到原型之后,观众们便也明白这部电视剧制作的用意就是为了宣扬真、善、美的社会价值观。
现在的人们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下, 太过迷茫,他们需要一些更理想化的东西。
用意虽好, 但哪怕是央视制作方也无法干涉观众们用怎样的心情去看剧。由于剧的布景到位,有很多观众都把这部电视剧当成了年代剧来观看。
《大树下的儿女》第一集第一幕就通过韩雅清和小姐妹们面临的工人下岗潮,介绍了背景环境。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计划实施,众多工人接连下岗,掀起时代的浪潮。80年代本来就是一个有很多故事可以讲述的年代,这个时期的大家精神面貌开朗、活泼, 有很多人热爱那个年代,所以《大树下的儿女》甚至吸引到了一些老人的回忆。
讲述完韩雅清的生活后,镜头一转,来到了劳改所,在几个镜头之后,郑云开拎着背包站在铁门前。他剃着平头, 穿着的确良的衣服,仰头看着太阳,眼睛微眯。
《大树下的儿女》第一集采取的是双线并行的剪辑,以各种小角色串联起了韩雅清和郑云开等三个小孩的生活。比如说这个人刚才在韩雅清那儿买过油条,下一刻他走过的街边,就露出宋金红的小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