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诱惑!被京圈太子爷追要名分(34)
朱阿姨热忱地笑了笑,“举手之劳罢了。这屋子啊,不住人就荒得快,再不打扫更加容易破。”
“再说,你给阿姨发工资了。阿姨是心甘情愿。”
宋诗予问:“我奶奶最近还好吗?”
虽然前两日才在微信上问过朱阿姨。
朱阿姨笑道:“好着呢。除了记不住人和事,身体倒是康健,吃嘛嘛香。”
宋诗予:“那就好。这两年多亏朱阿姨了。晚上,我请您一家人吃饭。”
宋诗予住的是奶奶给她的房子,老小区楼梯房三楼。
自从她上了大学,将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奶奶送去疗养院,便请闲在家的隔壁邻居朱阿姨时常去院里照看奶奶,每隔一段时间打扫下屋子。
朱阿姨:“不用了。你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挣钱不容易。等你毕业后挣大钱了,再请朱阿姨吃饭吧。”
宋诗予笑笑:“我今年打了份大工,挣得比以前多。请阿姨一家吃顿饭还是绰绰有余。阿姨,我难得回家一次,您就答应了吧。”
朱阿姨:“好好好。”
朱阿姨见宋诗予心情不错,不由多问了几嘴,“这学期,你爸爸有联系你吗?”
宋诗予摇头,“没有。”
她的亲爸,自她满18岁以后,就没联系过她了。
从前,她为了不让朱阿姨担心,谎称爸爸时常联系她,关心她。
现在,她不想撒谎了。
她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照顾自己,无需通过爸爸这个角色,去证明自己不用人担心。
朱阿姨听罢,不再聊这个。
宋诗予这个孩子,自小长得跟洋娃娃一样,可她的爸妈因感情不好在她上初中那年离婚了。
夫妻二人在法院争执,谁都不想要宋诗予的抚养权。
为了让法院判离婚,宋爸爸还是接下了宋诗予的抚养权。
二人离婚后,宋妈妈立即去了国外。
宋爸爸接了宋诗予的抚养权,却不养她。将她丢给了自己的老母亲,也就是宋诗予的奶奶,便一直在外地工作。
不到一年,宋爸爸成了新家,生了个儿子。
自此,宋爸爸越发不回老家,除了每月给点微薄的生活费,就没露过面。
宋诗予便和奶奶相依为命,上学靠学校奖学金。
有段时间,宋爸爸失业,没给她打钱。宋诗予便和奶奶出门捡垃圾,卖废品。
后来哪怕宋爸爸按时打钱,宋诗予也习惯了捡垃圾的生活,卖废品补贴家用。
明明长得跟花儿一样的姑娘,却时常与废品为伴。
就算如此,她也会将自己和奶奶身上打理得干干净净,将家里收拾得整整洁洁。
朱阿姨记得上一次见到宋爸爸,是她奶奶决定将房子过给宋诗予。
虽然这是套老房子,但也是潭市市中心的房子,说不定以后会被拆迁。
宋爸爸自然不允许她奶奶把房子过给这个没有感情的女儿。
可奶奶坚持如此,宋爸爸便当场发了话,宋诗予满18岁后,他不会给她一分钱。
最后,宋爸爸摔门而出,再也未曾回来。
宋诗予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是高中放暑假在工厂流水线上打工挣的。
入校后,还申请了贫困生补助。再加上成绩优秀,获得了不少奖学金。
宋诗予才坚持到了大三。
朱阿姨这次见宋诗予气色好,穿得光鲜,也知她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年轻人啊,只要踏实勤奋,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朱阿姨从家里提来一袋水果,放到宋家的桌上,“多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
宋诗予没有拒绝,“谢谢阿姨。”
宋诗予稍微收拾完房间后,便去疗养院看奶奶。
奶奶是在她高考完后得了老年痴呆,就仿佛憋着的一口气散了,病情如开闸的洪水汹涌而至。
她要打工又要去京市上大学,不得不将奶奶送到疗养院。
第一年住疗养院的钱,还是朱阿姨垫付的。
上大学后,她不断给人做家教、打寒暑假工,拿奖学金,终于将钱还给了朱阿姨。
今年,有了自媒体这笔收入,她想让奶奶得到更好的照顾。
除了朱阿姨的日常看望,她还想为奶奶专门找一个靠谱的护工。
疗养院的位置在郊区,周遭环境安静,适合老人疗养。
宋诗予在大门口做好登记,进了院中。
冬天外边风大,老人们都待在各自房中。
宋诗予来到奶奶所住的房间,看见奶奶和暑假见过的李婆婆面对面坐在烤火架旁边烤火。
南方没有暖气,空调有时也不顶用,最好的取暖方式便是电烤炉。
第29章 奶奶
宋诗予在门上敲了敲。
奶奶和李婆婆同时回头。
奶奶笑起来:“你是来叫李婆婆回家的吧?”
李婆婆摇头:“我不认识她。”
奶奶惊讶:“我也不认识她。”
宋诗予早已习惯奶奶认不出自己,奶奶的记忆停留在她刚被送到奶奶家时。
“奶奶,我是您孙女宋诗予的老师。她叫我来看看您。”
奶奶一听笑了,“小予的老师啊。过来坐。”
奶奶颤颤巍巍起身,要给宋诗予拿凳子。
“不用,我自己来。”宋诗予连忙过去将奶奶按回。
奶奶等她坐下后,问:“小予在学校身体好吗?乖吗?”
“身体好着呢。”宋诗予竖起大拇指,“她是班上最乖最聪明的学生。”
奶奶听完笑得更灿烂了。
宋诗予看见奶奶的笑容,心里又苦涩又知足。
奶奶每次见到她,都会问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