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118)+番外
其实应该不会再复发了,这样说只是让患者安心。
小指末端的少泽穴是小肠经的井穴,可以清心散热,治疗头面有热,比如说结膜炎,咽炎。
而本来治疗“腰痛,腰扭伤”的后溪穴,更是治疗一切热病,小肠经入耳到眼,治疗耳聋麦粒肿,急性结膜炎等,非常的对症。
妇人扎过针,刺过血,也不知道是治疗作用,还是顾沐云那句无效再来不收钱让她宽心。
此时只感觉原本头脑闷痛,此时变得清楚,就连眼睛都明亮了,赶紧对着顾沐云连连感谢:“好,顾郎中你真是好人!”
顾沐云摆摆手:“不用感谢,这事你别说出去,悄悄去吧!”
妇人不再多说了,戴好头巾,低头从那些躲得远远的女人中间走过,径直出了金针堂。
等她走后,顾沐云把五十文钱放进钱箱,这才招呼翠青过来收拾落地的艾灰和用过的三棱针,这些需要煮过消毒。
其他患者也才聚集过来,纷纷说着刚才那个烂眼。
“哎呀,听说这是看见脏东西才长针眼!”
“啥,不是脏东西,是不该看的事……”
“什么是不该看的事,该不是……嘻嘻!”
“哎,刚才那人戴了头巾,也不知道是哪家媳妇,顾郎中,你刚才问过是哪家人吗?肯定也是镇上的。”
有妇人忍不住想要八卦,此时就问顾沐云。
顾沐云摇头:“我不认识,再说我问也是问病,不问是谁家人。”
“哎呀,可惜了,还以为你会问她公婆丈夫是谁,我们也好去打听一二。”
顾沐云不再接话,只继续下一个患者。
在老百姓口中,长针眼是因为看了污秽龌龊之事,会被人嘲笑的。
要是刚才的妇人被人认出来,又是一场口舌是非。
顾沐云就是知道,她也不可能说出患者身份的。
一直到太阳西沉金针堂才恢复安静,这一天处理十个患者,可把她累着了。
“早些关门,今天烧些好菜来吃,大家都辛苦了!”顾沐云发话。
听到有吃,小陆子赶紧去关院门。
顾二伯拎着一包东西回来,他现在每天要送孙子上学,顺带会从西院带些大伯母准备好的酱菜,堂嫂弄的糖糕来金针堂吃。
顾沐云也会把二伯买到的鱼虾或者肉骨送一些回西院。
两边这样不远不近的走动着,倒是亲热。
现在已经进入九月,早晚见凉,太阳一落山就是凉嗖嗖的。
消失一天的大猫鬼鬼祟祟回来了,依然是一副贼兮兮的样子,见到人就探头探脑东躲西藏。
不过嘴里叼着一只老鼠,放在水萍住的房间门口就跑,好像谁又要抓它似的。
天渐渐黑下来,金针堂的后院已经点上油灯,吃过饭,顾二伯又要送水荷回去。
水荷是偶尔在金针堂过夜,她每天早上还得帮自家娘浆洗几盆衣服才能来。
刚开花墙的栅栏门,爷孙俩就被门口蹲着的黑影吓一跳:“谁啊?蹲在这干啥?”
那人显然也被突然开门的顾二伯吓到,赶紧站起来,怯生生道:“顾家伯伯,我是来找顾郎中的。”
第102章 顽强的小媳妇
来人是王小媳妇!
见到是她,顾二伯很是不欢迎,两次开诊都没有得到一句好,而且还有一次白治一文钱没有收。
遇到她就没有好事,还是少来往。
于是直接道:“顾郎中今天累了,已经歇下,你有事明天再来。”
说着就关上花墙门准备离开,王小媳妇急了,赶紧拦在前面:“顾家伯伯,我来找顾郎中真的有事。”
“有事就跟我说,她真的歇下不见客!”顾二伯是个记仇的。
王小媳妇没办法,只好道:“我是想来告诉顾郎中,现在眼睛比以前好多了,能看清楚些,没有那么酸胀,在灯下做针线也不容易累。”
旁边水荷一听就嚷起来:“顾郎中给你说过,不能灯下做针线,不能坐着低头太久,你又这样折腾,眼睛是不想要了吗?可惜我师傅累了那么久给你治眼。”
她在学医,顾沐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牢牢记住的,近视眼不能灯下做细活,这样坏得很快。
王小媳妇苦笑一下:“小妹子,我得挣钱做活啊,光要眼睛有什么用。顾家伯伯,你就让我见一下顾郎中吧!”
水荷道:“我师傅已经睡了,这话我给你带进去!”
见顾二伯爷孙俩堵着门不让自己进,王小媳妇只好悻悻走了。
水荷见人走远,这才欣喜道:“小姑一直念着按摩有没有效,现在知道了,我这就告诉她去。”
顾二伯重新打开门:“对,快去告诉你小姑,我就在这等着。”
他怕王小媳妇去而复返,又把王婆子惹来骂人,直接就守在门口。
后院里,顾沐云正靠墙练“二指禅”,见到水荷突然又回来了,不禁有些奇怪:“水荷,你已经走了,怎么又回来,是有什么事?”
水荷乐滋滋道:“王芳草来了,说她眼睛不累了,感觉清楚些。
本来她说想见你,爷爷怕王婆子又追过来胡说八道,就没让她进来,现在人已经走了。”
听到自己按摩近视眼有效,顾沐云心里很高兴,虽然没能亲听听到也满足:“走了好,我真是怕了她家。”
这个王小媳妇真是一个奇人,看着软绵绵的,真正接触到才发现人很固执,脑子敢想,还有一股子韧性。
只是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是女子,她还半夜跑来干什么,明明白天有大把时间可以说。
虽然才天黑不久,但对没有夜生活的关口镇,已经是半夜,不适合一个单身女子走动,这个小媳妇还是丢下孩子来了!